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鹏 《理论视野》2023,(3):5-11
政党领导在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长期被西方政治学或经济学理论遮盖忽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揭示出西方先发国家政党的资产阶级阶级属性,深刻指出后发国家需要先行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这个政治前提,才能建立民族国家进而推进国家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遵循着这一理论逻辑,展示了历史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理论体系,创造了两大奇迹,在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不是泛指“中国的道路”,不是泛泛地谈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而是特指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实质在于探索后发国家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即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深层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学说、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运用和体现.它的意义在于,一是突破现代化只能走西方化或美国化道路的偏狭之见,破除了现代化只能移植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模式的思想障碍,彰显了不同于西方的多样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结合本国实际实现现代化的样本;二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现实可能性,这种复兴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是寻求世界霸权;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有力驳斥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6)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2015年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承担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的历史重任,新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法治先行、生态先行。从江北新区立法、执法、司法三个角度,分析决策中智库力量建设、执行中行政力量建设、守法中监督力量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发挥新区主要力量,打造新区法治生态圈。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特定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整体性变迁。依据西方学术谱系中的政治发展理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等多重元素。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既接受了西方学术传统的合理内涵,又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作了创造性的阐释。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现代化理念以及现代化建设诸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热点话题,但也受到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思潮的影响,出现不同话语的解释学。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论和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等重要战略决策为引导,通过引介和改造"历史语境"方法、"话语理论",构建起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体现的历史语境,在治国理政途径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阐释逻辑。这是与西方协商民主相区别的关键,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道德退化、粗放惯性、政绩标签等严重失误,并进一步引发了信仰混乱、规则冲突、执政麻痹症传染、国家权力正常功能弱化、膨化式增长、价值迷失、结构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作为新一轮全面而深刻持久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在起步之际理应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以免重蹈覆辙。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对新农村建设的警示主要有三:教化先行、农民为本、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全面推进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关键是要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50年代中期.当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就不失时机地带领我国人民探索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进程彰显着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历史性嬗变,同“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具有深刻内在一致性,其道路走向反映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指向与现实形态。中国现代化运动被动启发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球扩张,最终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主动选择、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且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世界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成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辩证融通、双向互动,是由相对落后国家开辟的现代化新道路,革除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魅影的“绝对统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可靠性,表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标,为有效解决世界历史的新挑战和全球化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毛泽东没有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了解掌握他在探索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正确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进程,而且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一、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演变1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以来,为推进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走工业现代化之路就成为摆脱贫困的阳光大道。为此,无数有识之士苦苦探求强国之路,他们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作为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进程,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全面性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现代化进程,实质上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巩固并发展其在世界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现代化进程既有共性的发展趋势,也会呈现出个性的发展特征。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和经验总结是人类共同财富,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是,西方不等于全球,个性不等于共性,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真理,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理应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条件去选择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从事的现代化比较研究中,传播论与非传播论两种学术见解的分野十分引人注目。传播论以罗斯托和帕森斯为突出代表,主要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文明的传播过程: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非传播论者则认为现代化主要是各个国家自身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各有特点,不可能是西方化或美国化。本文上篇主要对持非传播论的布莱克学派和巴林顿·摩尔的见解加以评述,并以此为参照系,在下篇中,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蔡之兵 《理论探索》2023,(3):98-105
西方现代化道路勾勒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共性,是“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形成的现实基础。然而,后发国家难以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大量事实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日益明显的遏制意愿,也使得后发国家开始反思甚至质疑“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论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粗放型生活模式导致的资源竞争、利润导向型生产方式导致的产业竞争、不平等交换型发展模式导致的制度竞争以及后发国家在构建发展道路、引入发展外力、培育发展内力等层面上的两难选择,是后发国家难以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为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从发展认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实践等维度来有效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现代化基础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历了自近代以来中国迈向现代化之旅的必然逻辑。中国先进分子的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者首先开启了关于中国梦的探索之旅,其立足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层面进而扩展到经济维度的西方现代化,最终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而遭受失败。中国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的应有之义,蕴涵了毛泽东邓小平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现实图景,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美好愿景和前瞻性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归宿。  相似文献   

17.
刘海龙 《学理论》2023,(6):39-44
封建时代,以王权统治为表征的专制政治是长期阻滞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模式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根源。近代,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面临破除传统政治积弊的历史任务。梁启超通过对中国传统“群治”体系中权力本位逻辑、官僚体制结构以及重“术”轻“道”思想等问题的揭示与批判,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濡滞背后的“天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能够为当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鉴往知来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5)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文明建设,故中国应"感激"西方帝国主义。本文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上述错误观点,并就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给以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一)我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进一步向共产主义伟大目标前进的历史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高不高,组织性纪律性强不强,是否精通本职业务、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工人阶级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十分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围绕如何将中国由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农业国,争取在尽可能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课题,毛泽东在批判吸收、综合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两条道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论述、观点和主张,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场景中,在人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