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韩丰 《行政论坛》2008,(2):55-57
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基础有:诚实信用原则;法的安定性;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和确定力.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应用表现为:立法中的应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司法中的应用和守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辉 《行政论坛》2008,(5):67-68
比例原则最早出现于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使之完备.从法律思想的角度看,比例原则是正义的表现形式之一.比例原则以人权保障为最高价值追求,强调在达成目的的手段的副作用过大时可放弃目的的追求,是法治国家原则之一.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揭示了行政权的实质,同时,比例原则体现了行政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李常竹 《学理论》2009,(30):155-156
源自于德国的比例原则要求强调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它的实质在于规制国家正确行使权力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行政执法作为一种公权力的行使理应受到比例原则的约束,行政执法的目的、手段等方面均要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行政指导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行政论坛》2010,17(5):58-61
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方式,行政指导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学界逐渐兴起。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采取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特定行政目的的一种行政相关行为。其原则主要有四:合法性原则、正当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必要性原则。其程序有:告知程序、听证程序、检查评估程序和备案程序。任何行政法制度都可以粗略分为实体和程序两部分,具体到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之中,实体问题对应的就是责任分配,而程序问题对应的就是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5.
浅析宪法对行政权品格之塑造——以人权保障原则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宪法的基本要义是限制国家权力以维护公民个人的权利。行政法作为宪法的下位法,其使命在于根据宪法的原理,规范行政权的行使。人权保障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和终极价值追求,塑造了行政权的品格,对构塑行政理念、指引行政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对此,从行政法理论上应如何解读,如果保留该体制,以后应如何改革,其改革原则是什么等问题都是目前亟需澄清的.特别是如何运用正确理论,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中的问题进行甄别,辨清其中哪些规定是好规定,哪些是该废除的规定.哪些是需要完善之处.本文在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行政法相关原理为指导.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曹永森 《行政论坛》2001,(6):50-50,75
行政法有哪些原则,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认为基本应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等.效率原则能否作为行政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值得商榷.从现代政府理论、法律依据、法治政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来论证效率原则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现实性极强.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之一 ,它往往反映了一国行政法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行政法基本原则在我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至今尚无定论 ,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认识的差异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确立标准的重新思考 ,可以概括出下列应确立的几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行政执法权具有天生的扩张功能,只有对其进行必要的行政法制约才能保证其合法有效运行,而落实对行政执法权必要的行政法制约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与制度,尤其必须确立和贯彻好职权法定与越权无效的法律原则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比例原则是近年来行政法学备受关注的论题之一,其作用在于控制行政自由裁量的滥用,规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私益。这一原则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适用。但在我国,比例原则却鲜有研究,仅把它作为合理性原则的子原则之一。同时这一原则通过何种方式在我国得以适用,在行政执法及行政诉讼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因此,探讨比例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行政判例在诠释行政法真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然正义、信赖保护原则显示出行政判例对维护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在司法实践中 ,行政判例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依然起着主导作用,由此引发了不少行政纠纷。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处理这些投资纠纷,可以援引行政法的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以及信赖保护原则,以规范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行政行为,并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外国投资者的信赖利益。地方政府应该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同时,更应注重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对外商的投资者利益给予充分的信赖保护。"招商"重要,"保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生命力不在于条文的规定,而在于现实中实现,只有正确的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行政诚信由伦理的要求发展到法律的原则,表明了国家对此问题的认可并将强制实施的决心。行政诚信原则于2004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得以首次明确规定,开创了行政诚信立法的先河,开始了全面引入行政法并加以具体适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转化使用,当然这要坚持一定原则。从转化的形式要件看,必须是难以再行侦查取得的行政执法证据方可转化;从转化的实质要件看,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应当是支持控诉所必需的证据;同时,转化还应遵循比例原则,协调控诉利益和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而与量刑相关的行政执法证据和有利被告人的行政执法证据属于以上转化条件的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15.
周向阳 《行政论坛》2011,18(5):77-82
随着近年来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各类暴力事件的增加,城管行政执法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甚至该制度本身都受到了质疑。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在其权力来源的依据、权力主体资格、权力内容、权力行使程序和方式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政法治精神相违背的地方。由此造成的合法性问题成为该制度的致命性缺陷。要根本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弊端,首先必须清除城管制度为权力服务的思想,树立法治理念,以法治精神指导其改革,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法律规范,解决其合法性困境,以达到治本清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交管部门普遍实行的隐蔽执法模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隐蔽执法暴露出了自然公正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公开原则和比例原则等行政法原则的缺失。对隐蔽执法进行法律规制,应强调“人性化执法”,建立公民个人针对隐蔽执法的拒绝制度,规范隐蔽执法的相关执法程序,同时,要加强对隐蔽执法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目前行政执法和解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执法和解立法上规制的缺失、执法观念上转变的长期性、具体程序设计上的技术要求较高等。行政执法和解必须以秩序、效率、正义为价值导向,遵循合法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和相对人权利保护原则。和解的制度设计涉及行政执法和解的一般构成要件、适用范围、适用前提、具体运行设计及程序保障等,静态层面上,是要在整体上系统地建立执法和解制度,动态上是提出——协商——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履行的执法全过程。在具体制度建构中,应该注意如何保证和解协议效力与和解协议的有效履行、警惕执法和解适用错误倾向以及执法和解监督机制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颖 《行政论坛》2005,(5):59-61
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行政权侵犯公民隐私权益的事件,因而如何在行政法的视野内保护公民的这一权益就有探讨的必要了。行政法领域中的隐私保密权概念,是从对隐私、隐私权的解析中得出的。在对隐私保密权与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行政主体的公权力之间的关系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他们之间利益冲突的措施,即: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应把握“比例原则”和行政相对人可行使程序对抗权制衡不法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8,(2):107-111
行政法治的推进需要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同时展开。在实体法规定已经比较全面的基础上,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关键,其基本原则是正当程序。在制定专门的行政程序法典之前,很多行政法指导性案例都以正当程序原则为指向展开司法探索。指导性案例38号(田永案)第一次专门集中表述"正当程序原则",指导性案例6号、26号、41号和69号等分别强调该原则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行政法指导性案例贯彻正当程序原则有着重要价值和优势,包括尊重立法权限,积累立法经验;有效回应司法实践的需要;警示行政机关合法实施行政行为;提升行政相对人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等。数量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指导性案例,为正当程序原则的实践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信赖保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赖保护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中的运用 ,它是防止政府失信的有力武器。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可以保证市场经济有序地发展 ,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