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感谢生活     
痛苦之前我感谢生活,他给我平安。痛苦之后我感谢生活,他给我幸福。痛苦之中我感谢生活,他给我体验。繁华之前我感谢生活,他给我安宁。繁华之后我感谢生活,他给我沉静。繁华之中我感谢生活,他给我高潮。  相似文献   

2.
张恒 《民主》2004,(11):39-39
我是您春风吹绽的鲜花一朵 我是您春雨染绿的翠柏一裸 我是碧波里您轻轻托起的风帆一叶 我是晨光里您深情牵引的朝霞一抹 啊!我的组织 我是您苍莽丛山一道浅浅的澳流 我是您金色沙滩一片小小的贝壳 我是您融融暖意催醒的一只雏燕 我是声声哨音系在您心口的振翅蓝天的白鸽 啊!我的组织 欢欣时,您是挂上我眉梢的祝福 苦痛时,您是洒落我胸间的润泽 成功时,您是启迪我灵感的生机盎然的约丽 拉折时,您是我艰难玻沙中遥遥远望的瑰峨 是您温裸宽厚的怀抱 抚慰了迷蒙的我,赢弱的我,稚拙的我 是您浮朴无华的肩头 扶持了期望的我,奋飞的我,炽热的我 于…  相似文献   

3.
赵丽宏 《民主》2015,(1):60-61
<正>近日,现代出版社出版了我的18卷文集。面对着眼前这一大堆书,我自己也感到惊讶:这难道都是我写的?我写了这么多文字?打开书卷,迎面扑来的文字,是我熟悉的,每一行,每一句,都会勾起我的回忆。这是我人生的屐痕。面对这些书,我在想,我为什么会写下这些文字?在少年时代,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精彩的文学作品带给我的快乐,使我毕生都回味不尽。在当一个阅读者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沈阳,我的家     
正来中国留学一年,对我来说,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也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决定。出发之前我没研究过我的目的地,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来中国前我真的不知道将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到这我才发现,无论我怎么想象,都无法想象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因为中国太丰富多彩了。我在中国的经历无法用一篇作文概括出来,这根本不够。虽然我来这儿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我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志成 《侨园》2014,(12):26-26
我独自一人在水深40英尺处潜水。我很清楚自己实在不应该一个人下水,但我当时自信满满,心想冒个险也无妨。直到胃痉挛的那一刹那,我才明白自己是多么愚蠢。我试着解开装着铅块的腰带,但是因为身体弯曲得太厉害,以致于始终解不开来。我逐渐往下沉,心中愈来愈慌乱而动弹不得。看着手表,我知道时间不多了,氧气只够我支撑几分钟,我试着按摩腹部,但没有用。那一刻我想,我不能就这样走啊!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7,(7)
正我前年夏天去北京留学了半年。到北京之前我的心情有点儿复杂,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我的汉语水平也不太高,所以我很紧张。但我又有一些期待,想象着在中国生活会有多么新鲜!来到北京,我发现现实的中国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父亲 对"杜月笙的儿子"这个身份有什么特殊感受,坦率说,这问题我好像从来没想过.早期我出去做事也没人认识我,知道我的人我也不是常碰见,所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自从做古钱收藏以后,知道我身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会奇怪,因为大家认为我是个家庭背景很复杂的人,不可能有这种嗜好.我的出身不是我能选择的,我也没办法逃避这种命运.  相似文献   

8.
红薯的记忆     
汤礼春 《侨园》2014,(11):41-41
1961年正是三年大灾害时期,为了度过饥荒,我父亲不知从哪里搞到几麻袋红薯,这可成了我家的救命粮。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的主食就是红薯,每天母亲按人头蒸几个红薯,每天午饭时一人发-个。那年我8岁,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晚了些,等我回到家,父母已经上班去了,我习惯地揭开锅盖,里面虽然还有热气,却没有-个红薯了。难道母亲忘了给我留红薯了吗?我委屈地哭起来,大哥赶紧过来问我为什么哭,我告诉他没有红薯了,他就问我二哥是不是偷吃了我的那份红薯,二哥禁不住大哥的审问,只好承认他没吃饱,就把我的红薯也吃了。大哥气得打了二哥一巴掌,二哥大哭,我也跟着哭起来,我哭是因为我饿呀!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月,我被诊断患有乳腺癌,躺在北京肿瘤医院的病床上等待手术。我对大夫说:“我请求你让我活到九七年,我好去香港,亲眼看到香港回归。”我多么渴望能活到1997年7月1日。我终于活过来了,已听到香港回归的脚步声了。我1922年出生在香港,  相似文献   

10.
简化生活     
我 有一种感受 :当我迷恋读书或沉浸写作的时候 ,我的日常生活就被大大地简化了 ,有时候简化到只剩了三顿饭甚至两顿饭 ,而每顿饭也折扣成了一袋即食面或是面包夹果酱。不过我并不因此而觉得委屈了自己 ,反而有一种充实的满足与快慰。这个时候的我便有了对生活的幸福感。我还有一种感受 :当我远离着读书与写作的时候 ,我的日常生活便孜孜不倦地生发着繁琐。因为信不过毛衣编织机 ,我一针一针地丈量每一个夜晚 ;因为怕冲撞什么人 ,我尽量搜寻得体的话来完成我的表达。结果 ,我还是兢兢业业地耽误了一些事 ,小心翼翼地得罪了一些人 ,我为时光…  相似文献   

11.
偶尔听到两个「下岗」干部侃大山: 甲:我这辈子,领导就和我谈过两次话,一次是我提干的时候,一次是我被免职的时候。 乙:嘿!你还比我强呢!我这辈子,领导就找我谈过一次话,就是提我当官的时候。我被免职后,见到的只是一份冷冰冰的文件,哪位领导也没再各理过我。  相似文献   

12.
青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身体迅速生长和性发育成熟,使青年开始把自己当作思考、认识的主体,使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便油然而生,“自我”便产生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青年的“自我”分为“主我”、“容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理想的我”;代表生物本能的“本我”等等。其中,“主我”、“客我”所构成的一定关系,构成了人的心理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种“自我机制”。“主我”即主体的我,“作为知觉者的我”,“客我”即客体的我,“作为被知觉的我”,英语中的主格Ⅰ和宾格me表示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12)
正三年前,我从泰国来到中国辽宁省,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经过三年的留学生活,我对辽宁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我喜欢热情的辽宁人。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了满街的人,他们向我微笑,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很亲近。当我跟他们打招呼时,虽然我的中文水平还不太好,但是他们微笑地对我说:"你慢慢说,不要着急,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可以帮你。"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外国人的热情。我喜欢中国美食。在中国,我吃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菜,比如:锅包肉、饺子、小笼包、牛肉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1,(44)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和他对我的教诲,我写了《怀念》  相似文献   

15.
"谢谢你"     
丘思佳 《侨园》2011,(8):26
我叫丘思佳,来自印度尼西亚。我目前在辽宁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来中国之前,我在美国生活了大约6年,之后我已在中国生活了将近两年。我第一次来沈阳是在2009年9月,当时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来辽宁大学学习一年汉语。这笔奖学金带给我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使我能够专心于学业。中国沈阳给了我很好的机会,不仅使我汉语变得流利,而且让我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不是党员干部,但我是党培养的干部,我投身的是党的事业,我是经人大代表选进政府工作的;虽然我是民进会员,但我在政府工作中不是民进的代表,而是人民的公务员,我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陈慧来坐在北京,  相似文献   

17.
我敬爱的朋友冰心,走过二十世纪九十九个春秋,离开了我,我很悲痛。我多么想再手捧一束红艳艳的玫瑰花,和她叙一叙我俩将近70年的友情。我与冰心相识在1931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应聘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7)
正我是前几年到新西兰留学的,当时我就想靠打工赚取留学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我在国内长到二十几岁基本没干过什么活儿,现实促使我必须靠劳动换来我的生活所需。于是,我找了一家菜店的收银员工作。从早站到晚很辛苦,但和其他工种比,已经很轻松了。因为菜店离家近,我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但在那里干了两三个月我就不干了,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因为工作影响了我的学习,刚来新西兰,学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整天唉声叹气,当时我的房东批评我太娇  相似文献   

19.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算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在国外每次我去医院看病,都会遇到类似的尴尬情形,即当医生问我问题时,简单一些的我还能理解和回答,但遇到难些或很专业的问题时,我就会感到茫然无措了。更让我困惑的是,我不知道如何用英文准确表述我的病症。虽然每个医生的脸上始终都挂着谦和的微笑,却没有给我任何帮助,相反更加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每每此刻,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国内看病就医时的种种方便,起码在语言上没有任何障碍。为了方便起见,我选择了一个和我有着一样黄皮肤的华人医生做我的家庭医生。遗憾的是他不会说普通话,就诊时间也在我最不方便的下午,而且每周只有星期三一次。十多年了,都是我在迁就他的时间,而他那张黄面孔不过是我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说心里话,我早就想换个医生,起码不用在时间上迁就他,但总是碍于面子,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快八十岁了。许多关心我的亲友劝阻我不要做长途旅行。我想,我姐姐白竟凡已八十二岁了。她都能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我怎么就不能去呢?其实,我心中自有打算。名义上,我是去参加国际会议——《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我还交了一篇论文《从大阪的反华丑剧看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