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一股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热"在我国悄然兴起。深入分析特色街区建设的现实背景、主要特征和基本方略,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形象塑造要强化文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品味、水准和价值追求。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要强化文化意识:一是强化文明意识,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二是强化“文化规划”意识,注意从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城市形象问题。三是强化特色意识,有针对性地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四是强化美学意识,注重城市的整体和谐和艺术美感。五是强化生态意识,特别注意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4.20"雅安芦山特大地震使雅安瞬间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其城市形象也因地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危机营销的观点出发,这也是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前所未有的机遇。雅安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有效地计划和实施灾后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工作。针对雅安实际情况,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应从城市形象系统、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等方面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程度。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在成功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物业管理进街区”,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科技依托、人文管理”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市场和市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繁荣+有序”、“美化+文化”、“卫生+民生”、“清洁+整洁”、“平安+和谐”的“花同街区”之路。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在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形象历史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形象树"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战略,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文化城市、生态城市、冰雪城市"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为"活力冰城"。最后,揭示了其城市形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塑造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象树"理念而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对其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形象关系着一个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魅力的重要表现。城市建筑形象的培育和形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城市诸建设中的基本和重要建设。哈尔滨是中国北方的大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表现较突出的城市建筑形象特色是中西合璧、冰雪文化建筑特色鲜明、教堂建筑集中的城市建筑形象。保护和培育哈尔滨城市独有的建筑形象,要唤起大家对哈尔滨独有建筑形象的保护和认知、新建筑中要注意反映和配合哈尔滨建筑形象、建设好必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标志性景区、注意气候和冰雪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于皓 《学理论》2009,(6):109-110
永州城市发展缓慢,处于旅游阴影区。本着城市形象建设发挥地方特色、主导功能的原则,进行集山水风韵与文化底蕴于一身的形象定位,着力打造永州城市品牌,促进其全面发展,可做为欠发达地区形象建设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认为,虽然在单位制时期的街区经常看到的是强势的国家和原子化的居民,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基层社会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维权性集体抗争的兴起.以发生J市的一次"垃圾压缩站"事件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的逻辑一是通过媒体声援将特定的地方性问题变成公共话语;二是运用说服性沟通策略使抗争行动合法化;三是建构共识性危机使潜在动员者变成实际参与者.最后将街区集体抗争与乡村集体抗争作了简略比较.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中的流动摊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历史街区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不仅增强了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营造热闹的气氛.通过对历史街区流动摊贩经营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它与流动摊贩之间的关系,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2)
工业遗产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当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工业遗产型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另一方面,其保护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历史沿革、整体布局、历史与现代价值三个方面对唐闸工业街区进行介绍。分析了其发展现状:街区发展获得各方支持、工业气息浓厚、文化氛围浸润着街区。同时分析了存在问题:街区开发力度尚弱、整体宣传不到位。最后提出了街区的发展前景与新时代新任务:明确街区定位,增强文化自信;做大做好宣传工作;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刘轶梅 《学理论》2009,(21):65-66
城市形象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反映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绩及城市综合实力。本文论述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并对提高哈尔滨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方世凤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与城市形象》认为,如何将城市的发展战略纳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既定目标,这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其本质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完善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国际化人都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公关与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关、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给公关界、行政管理学界提出的崭新课题,它们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政府公关始终贯穿于城市形象建设中,而城市形象的建设又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中的新热点,与旅游营销紧密相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看到城市旅游已成为当前城市形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塑造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城市形象塑造力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反映,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塑造力。当前我国城市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着国际化建设的规划力、整合力与推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为此,城市应合理规划城市国际形象概念体系,积极开展城市国际形象塑造行动,协同强化城市国际形象宣传力度,激发城市竞争活力,切实提高城市"软实力"、"硬实力"与"巧实力",进而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塑造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发展动力,是塑造"城市人"的关键因素;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二者统一于城市有机体之中。城市建设既要懂得它的外表之美(建筑),也要注重它的内心之美(文化内涵),只有将物质化的建筑和灵妙化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南锣鼓巷拥有着极具北京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富有混合、独特的文化气息。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交融,中式与西式在这里相碰撞,南锣鼓巷因此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老北京民俗风情、感受流行文化的首选。通过分析南锣鼓巷这一典型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7.
衣霄 《各界》2008,17(4)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户外广告满布城市街道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宣传商品外,好的户外广告可以美化、亮化周边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形象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户外广告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城市形象.本文主要论述户外广告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位、现存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接信  张雁影 《理论导刊》2006,19(10):85-87
作为一种现代理念,城市营销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城市营销问题在中国有其特殊性,城市营销的主体、客体和方式都与普通产品不同,因此,城市营销过程中要运用系统效用研究:城市治理中城市政府与运营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双方在城市建设投资上的博弈行为;城市产品的市场扩散方式和广告促销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张志勇 《学理论》2010,(14):67-68
城市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城市伦理和城市形象。一个城市要塑造其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要紧紧围绕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城市伦理和城市形象这些要素来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培育城市精神、确立城市特有的价值观、营造独特的城市伦理、建立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来塑造某一特定城市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0.
网上最近正热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意见里提到的今后可能不再封闭建小区的话题,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虽然城市规划管理意见只是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但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部分小区"拆围墙"是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做好开放式小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之策,是警务工作顺应城市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只有前瞻性研究布局,前置性把握规律、特点,强化依法治理、筑硬法治围墙,强化凝心共治、筑实人防围墙,强化风险防治、筑好源防围墙,强化良性而治、筑牢心防围墙,才能有效应对小区建设革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治安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