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框架内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农村经济发展是形成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动力.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条件,规模化经营的相对优势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关键因素,土地产权制度的清晰与稳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核心条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制度保证,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前提条件.农地产权交易制度需要在产权制度、土地供给机制和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军  刘丽杰  刘惠 《学理论》2014,(23):73-74,93
合理配置农地使用权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国有农地使用权的有效配置,黑龙江垦区实行了有别于地方农村的"两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平分土地、经营分散化和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缺陷,但在实践操作中这种模式仍然存在着土地承包期限短、承包费用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为此,应当在牢固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通过深化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的创新形式等措施,以实现垦区国有农地使用权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律不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随着农村房屋一起自由流转,限制其自由流转的原因在于方便获取农村的土地资源用于城市化发展,从应然角度看,宅基地使用权应当随农村房屋一同流转。我国《物权法》应当立法确认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一同自由流转,在《物权法》第153条增加两款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几个问题○丁建中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涵义农地使用权,是指对农用土地的使用权利,其主体是农民个人或法人。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是指将农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交易的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的买卖、抵押、有限期转让(到时收回的转让...  相似文献   

5.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的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翠英 《理论导刊》2005,(10):43-46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地的细碎化经营、产权混乱、管理不规范、违章征用土地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分配制度不完善、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开征农村土地使用税和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是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二轮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使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走出困境,流转收益倒挂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农地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农地经营的净收益低下是农地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自发流转,存在流转登记制度不规范,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只有规范流转登记制度,健全中介组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闫海  唐屾 《理论导刊》2012,(4):21-23
为化解农地征收中国家与农民日益尖锐的冲突,应当在我国土地权利体系中引入农地发展权,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检讨与完善农地征收立法。农地发展权应当归属于承包该土地的农民所有。基于农地发展权,农地征收目的应当限定为公益用途,并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等程序性权利。农地征收补偿应当坚持全面补偿并兼顾生存权补偿原则,提高现行农地征收标准,增加对农地发展权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生产力释放遭遇瓶颈。农地作为不动产不能分割、变卖。为了盘活农村土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学界和业界提出了三种农地金融发展模式。在比较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以土地证券化为基础优化设计出了一套新的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农地生产力的释放,在农村地区早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迅速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升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方式有出租、买卖、征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进城发展需要、休闲养老需求等方面。而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主要存在的法律规范滞后、审批管理不严、交易纠纷不断等问题,增加了依法管理的难度。应加强立法,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建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着眼经济全局深化改革重要的一环,又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的聚焦和升华。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重头戏是产权改革。土地要素配置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和关键点。农地确权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基础,也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土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前提。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农地确权不仅是对不同群体之间土地产权关系的重构和确认,还是一个资源、时间和精力消耗的过程。实践中,各地农地确权试点进度不一、特征各异,且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把握农地确权的政策含义与实践特征,妥善解决确权工作中暴露出的关键问题,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土地要素资源配置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地过度非农化与地方政府行为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非农化的实质就是农地资源由农业利用转为建设利用的重新配置。由于农地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农地非农化一般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会造成大面积的农地资源流失,因此农地非农化进程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农地并没有合理适度地非农化,而是呈现出过度非农化的状态,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各类失范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不能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一致,所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足点是农地上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我国的农地物权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社会保障属性,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我国农地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是平等、安全而非效率,表现在土地立法上就是重视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社会保障性物权的制度安排中充满了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的财产属性和社会保障属性的冲突。化解社会保障性物权中的内部冲突途径唯有"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物权化和以物权化促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上看,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在农村内部,主要是集体所有的农地制度约束;在农村外部,主要是城市发展限制。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基本战略应当是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通过社区建设发展城市,发挥和加强中小城市的关键地位与核心作用,在城乡和谐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韦祎 《理论导刊》2007,(3):70-7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地权利体系中致为重要的一环,立法上对它的规范将直接关涉广大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对贵州金沙县农村土地法律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可知村集体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法律规范缺失急需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的耕地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严重不足,西部地区尤为严重,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和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我们应当结合西部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双秀  王金贵 《学理论》2012,(30):142-144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我国相关法律将宅基地使用权人限定为农村村民,这在实际上是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就其宅基地使用权单独转让、出租或者设定抵押。这种限制,一方面使农村的不动产难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的融资手段,继而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在城里购置了房产的农民无法转让闲置的空房,将会造成农民房屋的长期空闲,不符合"物尽其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允许农村村民对自有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设定典权,且不限定典权人的身份,以实现物尽其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翔 《党政论坛》2010,(17):35-37
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按照用途可划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地非农化就是将农业用地转变为各类非农用建没用地,这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农地非农化的实质就是农地资源由农业利用转为建设利用的重新酉己置。由于农地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农地非农化一般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村历史,就是一部农民与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大体包括了三个历史转折,即1949年土地改革、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地制度的多个因素中,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制度安排的核心基础说明了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奠定基本的产权基础,并保证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