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顺治年间立"崇儒重道"为清朝基本文化国策,雍正帝即位后,他"崇师重道",亲诣先师";践行儒道",多次御经筵";崇尚教化",践行儒道。然而他的国家意识并未掩盖他的民族意识,他在践行儒治的同时还制定了"国语骑射"政策,他重开满洲翻译科考试并将这一政策贯彻于八旗教育中。世宗对"国语骑射"的维护并没有阻止这些技艺的衰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它们趋于普遍化、日常化,更有利于满汉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相似文献   

2.
契丹民族在向封建化过渡的过程中,武力强盛一时,但也面临着如何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化社会过渡的问题。面对中原汉族的封建制度文化,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奴隶制生产、生活方式,还是积极学习借鉴汉族文化,实行封建化。历史证明,辽代统治者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而儒学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自然成为辽代统治者倾力推崇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朱秋菊 《学理论》2012,(1):103-104
随着清末"新政"在全国的推行,黑龙江地区的教育改革顺时而势地拉开了序幕。在这场空前的历史剧变的影响和推动下,黑龙江地区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化不同于科举考试《四书》、《五经》、八股文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模式,也不同于各民族所接受的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而是一种以汉语教学为主,以普及近代科学知识为宗旨的新式教育体制。新式教育的推行促进了黑龙江地区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暴磊 《学理论》2013,(9):140-142
封禁政策,是清朝政府为保护满族风俗习惯、防止汉化、维护本民族利益,在东北地区实行的长达二百多年的一种统治政策。它是清朝总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清朝政府实施与维持分而治之方针的主要途径,但同时它也造成了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关于东北封禁政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试图通过对封禁政策相关问题的梳理,以期得出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刘茜茜 《侨园》2015,(1):45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指"充满智慧的神职人员"。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态,诞生在北美、北欧和东北亚地区。吉林省长白山脉的萨满文化是世界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已有500-1000年的历史。萨满教有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及祭祀活动仪式。满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他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而对此加以崇拜。满族的先人,随着  相似文献   

6.
裘真 《学理论》2008,(21):75-76
清军入关后,满族统治者便把东北地区封禁起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下列几个原因。其一,东北在满族人眼里,是"龙兴之地"、"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这一"龙脉"、"根本",故应封禁。正如乾隆皇帝在《老边诗》中所说:"征战纵图进,根本亦须防";其二,保持满族  相似文献   

7.
从1906年到1945年,日本政府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日本方面称之为"满洲移民"。以日本"满洲移民"的生活实态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移民的基本生活、日常生活形态的变化和业余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日本移民当局十分关注移民的具体生活,其目的是增加移民的稳定性,使移民永久居住下来,为实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地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蒋圣力 《学理论》2013,(11):108-111
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干涉"由于以"实施武力干涉或以武力干涉相威胁"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遭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否定。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发展及其自身实践的愈加丰富",人道主义干涉"已不再局限于武力干涉行为。并且,作为国际人权保护的一种手段",人道主义干涉"亦有其存在的正当性;而其正当性则需要国际法规制的保障,即应当通过国际法对实施"人道主义干涉"的标准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包括满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古老的满族文化如何应对时代变迁,将延续了几千年的满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精神保存和传承下去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管理中的一项课题。网络传媒的出现为挽救濒危的满族文化提供了契机。民族文化事业管理和有关方面应当正确依托和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挖掘、涵养、增强健康的满族文化的生命力,以开放的视野融入全球化大潮,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2)
善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善和至善的行为是现代伦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当今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和节奏加快的过程中,社会中隐藏的善发生了异化,随着体现的语言现象即各种消极的"屌丝"、"房奴""、矮矬穷"等词汇也在网络这种公共领域中流行。通过分析消极网络语言产生的伦理背景和善的三种异化形态及其一种独善其身的宿命性质道德生活状态,我们应该通过交往活动、社会管理和文化规范去除世俗功利主义的遮蔽,构建善的社会、文化和人及其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大一统思想,它自孔子首倡,经世代相承,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追求统一、维护统一的思想精华,而且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一般靠武力实现统一的模式,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思维模式,主张两种社会制度共生并存,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追求整齐划一的思维模式,主张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实行尊重现实的政策,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文龙 《学理论》2015,(8):86-87
东北地区铁路沿线遗留数量不多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人们习惯称其为"喇嘛台"。这个名称的由来与俄罗斯文化怎样传入中国有关系。当年北京传教团把东正教教士称为"喇嘛",教堂称为"喇嘛庙"。清末,俄罗斯文化随同中东铁路来到中国。经中国人口口相传,"喇嘛台"成为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教堂的俗称。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8,(Z2)
正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于1989年,是全国颁金节的倡导者。现已出版了《八旗源流》《满族风俗史》等多部书籍。大连满族同胞约有33万人。联谊会每年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活动,弘扬满族文化,得到广大族胞的真心拥护和热情支持。大连市满族联谊会针对许多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的现状,把抢救、整理高龄非遗文化传承人珍藏的古文献与口述历史摆在了优先位置。通过对传  相似文献   

14.
高洋 《侨园》2020,(2):17-19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长期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东北变为其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九·一八"事变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长期推行的向东亚大陆进行武力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国力衰弱、任人宰割的中国无法绕过的最终结局。甲午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开放豆禁,允许将东北地区的大豆三品(大豆、豆油、豆饼)销往国外。  相似文献   

15.
满族珍珠球,源于传统的采捕珍珠的渔猎活动.后来,满族人民把这一生产活动演绎成为一种逐渐规范化的竞技活动--珍珠球比赛,用这项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该活动历史悠久,是满族极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遗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老人的减少,满族珍珠球活动已处于濒危状态.多年来,满族故乡的各级政府和满族有识之士,积极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目前,满族珍珠球已经进入黑龙江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有序的保护.发掘与开发这一文化遗产,使之融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之中,极具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干部工作实践表明,要在社会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通过探索和建立"文化养老"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层次,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其对"文化养老"生活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焦向英  邢敏娜 《民主》2012,(4):40-41
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发行初版,由于它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选的材料清新且隽趣,处处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耳目一新,旋即广受好评,一年内便印行多次。有人进行统计,1932年至1949年间,《开明国语课本》一版再版,多达四十余次,影响巨大且持续,堪称语文教材出版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在带来人们物质生活迅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多元文化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所谓的"90后"群体正成长于这样一个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在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在该群体身上凸显出的诸如"火星文"、"非主流"、"炫富女"等现象也引来了众多非议。因之,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如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人格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3)
12世纪初,阿骨打带领满族祖先女真人起兵反辽建立大金国,并联手宋朝军队在很短时间内灭亡辽朝。这一时期的女真与契丹族、蒙古族和汉族的交流更加广泛,满族进入空前民族大融合期时期。女真和汉族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丰富了两个民族的生活。汉族的婚俗文化对金代女真婚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女真的婚俗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京旗移驻是清政府的一项国策,调拨北京闲散旗人到拉林阿勒楚喀及其周边地区,让他们到满洲族的发祥之地学习农业和练习国语、骑射,恢复本民族旧俗,既能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又可延续国祚,是清代中叶实施的一件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举动.这项决策始干乾隆九年,历经乾、嘉、道三朝,持续近百载,成为清政府的两次重大由中央向四周地区的移民国策之一.乾隆年问的移驻规模大,人数多,形成了京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嘉庆、道光年间的移驻其虽规模不及乾隆年间,但其作为清政府京旗移驻国策的延续,对京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深入研究嘉、道年间的移驻,对开发京旗文化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