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0,(3)
长征精神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它作为我们党和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可或缺;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在传承长征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依靠群众和牢记宗旨在党的建设中仍然需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今天,长征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4)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于20世纪30年代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形成的,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象征。长征精神具有崇高理想、甘于奉献、实事求是、团结友爱、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等丰富的内涵,她赋予当代中国大学生健康成长以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等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一次伟大壮举,在其过程中所酝酿形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还有着广阔的外延,并且在不断地发挥着其时代价值。长征精神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一伟大号召,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中的"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才能走好新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2)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讲话,由此又一次把长征精神推到了世人的眼前,我们应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我们今天的长征路。文章对长征精神和新长征路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弘扬长征精神的基础上走好今天的新长征路,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以人民为重、统筹全局、强国强军、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视角,但大多都做到了以历史为主轴,根据长征的历史进行提炼和概括。长征精神内涵丰富,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时代价值、教育意义、导向作用。因此,长征精神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甚至超越了意识形态,成为我们党永恒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9)
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精神谱系",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等。"雨花英烈精神"与之一样,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形成的,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本文在梳理"雨花英烈精神"("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弘扬与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曾斌  赵绍成 《学理论》2013,(13):20-2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为崇高的革命信念而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创新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精神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可靠的精神资源,对推动革命老区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8)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生动反映,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虽然这一伟大的壮举已经过去八十多个春秋,但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淬炼之后的长征精神愈发历久弥新,回味甘醇,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对广大官兵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上形成了共产党成熟的领导集体,对下形成了雄厚的群众基础。高校开展长征精神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温润滋养。高校开展长征精神教育要特别注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事求是精神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1.
洪圣达 《学理论》2015,(2):116-118,121
采用文献法对红一方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挖掘、整理、归纳、研究。结论:首先,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增强官兵身体素质、组织纪律、预防疾病和提高运动作战能力,为长征目标任务服务;其次,对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把苏区体育运动方法与长征军事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内能;第三,长征体育文化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重温长征史,回顾体育情,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中国特色的新长征路上,谱写体育强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2)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的光辉典范。筑牢学员军魂意识,必须充分运用这一宝贵资源。要旗帜鲜明地批驳重新评价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坚定学员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要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历史的伟大价值,努力增强学员的价值认同;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强固学员忠诚于党的军魂意识。  相似文献   

13.
抗战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实现国家强大的精神动力。它继承和发展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丰富和升华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建构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体之上的,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深远的承继关系,并在本质上、逻辑上以及历史上形成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研究总体呈现繁荣态势,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此将学术界近五年来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和在新时期如何承扬长征精神等三个问题进行梳理。长征精神研究要全面,在内容上,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聚焦的方向;在方法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写到: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的确,长征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精神仍会带来许多重要启示。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胜利的关键,必须始终坚持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  相似文献   

16.
时代精神,就其属性而言,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我们有过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当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在大力弘扬这些时代精神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乃至淡化和侵蚀时代精神的现象。其尤为值得关注的,当属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6,(11):45-4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这些特质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强劲内驱力,也是带领人民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中华大地上那充满传奇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群从肉体到精神都用钢铁浇铸过的工农子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困苦,越过万水千山,铸造出光照青史的长征精神。6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一精神,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军崇高军人价值观的孕育和形成的历史过程,同时,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也为当代军人应以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去走向未来,点燃了明亮的灯塔。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培育的太行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85年的发展史造就出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军队产生出伟大的精神和优秀的传统,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孕育出独特文化传统和精神积淀的军队,最为显著的精神特征即为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大会上所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