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臧峰宇 《理论导刊》2008,1(2):25-28
政治理想致力于对政治现实的超越,力图改善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命运,任何理想都具有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马克思政治理想同样如此,它是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逐渐成熟的.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考察可以追溯其政治理想之源,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性借鉴,马克思确立了哲学变革的价值指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的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政治理想的期望所在.马克思对柏拉图主义以来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通过对政治哲学的颠覆实现的,在此过程中确立的"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在政治实践中生成.  相似文献   

2.
赵华飞  陈飞 《学理论》2010,(21):94-95
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批判思维方式在其本质上是实践,它是通过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思维逻辑对相关哲学理论展开批判的;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思维方式在其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了不同的形态:一、思辨的哲学批判思维方式,二、“现实”的哲学批判思维方式,三、实践的哲学批判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实践批判思维方式的确立,使传统哲学由仅局限于单纯的纯粹理论批判向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谭立衡  李钢 《学理论》2013,(7):26-29
马克思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摒弃以往哲学家纯理论推理的思维方式,把哲学的根基建立在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思想的确立,对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挖掘马克思哲学超越于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合理性,理清发展脉络,同时,确立感性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意义地位。  相似文献   

4.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以"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实现了存在论的彻底变革。其当代意义展现出马克思的精神实质——实践,理想和现实,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张力是马克思哲学的要义。马克思存在论变革,使马克思哲学在社会现实问题上与时代展开对话。马克思仍是我们同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6.
蒋楼 《学理论》2010,(1):69-71
合理思维方式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关键。马克思人道主义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亦即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由于其存在巨大的思维局限和不合理之处,于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既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蕴意,更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实质。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因而,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即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合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是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提出实践和现实的人的。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实践与现实的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规定、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赋予现实的人以现实性根基;而现实的人则赋予实践以丰富内涵。脱离实践,现实的人就会被抽象;而脱离现实的人,实践同样会陷入抽象化、甚至神秘化境地。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初步展示了这种新思维方式,也进一步显示了实践与现实的人的关系。理解马克思实践与现实的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树立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否则,依然会陷入传统哲学的抽象思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贯穿着一条内在逻辑:自身世界观思想未成型之前,以他人的哲学原则为前提来研究现实问题;随着对现实问题尤其是对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发现哲学原则的荒谬和无用,就离开"哲学的基地",转向"实证科学"研究。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中,"实证"强调研究"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基于实证研究历史而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是"实证科学"。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侯海燕 《学理论》2009,(8):19-20
哲学思维方式是人对哲学问题的理解、把握和评价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实践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站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节点上,对中国共产党具体运用实践思维方式而形成的建设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加以论述,无疑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2)
马克思哲学观的核心是实践观思想。马克思把实践视为哲学的最根本原则,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颠覆了传统哲学理论性质和方式,完成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华丽转身,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开辟了新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思维方式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实践思维方式的深入研究,既是对传统习惯性思维方式的突破,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实践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提升,更是对马克思所开辟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对学术界有关实践思维方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实践思维方式探讨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学者们对实践思维方式的探讨大体在三个方面展开:(1)实践思维方式的含义及特点;(2)实践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以及对二者的超越;(3)新世纪实践思维方式的地位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哲学史意义在于马克思哲学不仅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者,更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拓者。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拓者,马克思哲学成功地引领了西方现代哲学进入全新的研究域,使哲学研究主体从宇宙本体转向现实的人,研究对象从思维世界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研究范式从知识论范式转向生存论范式。这是把握马克思哲学真精神、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相对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以朴素辩证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古代朴素辩证法,以思辨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近代思辨辩证法,马克思新哲学辩证法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实践辩证法,是相对旧哲学辩证法的、马克思新哲学的辩证法的属性和功能。实践辩证法对旧哲学辩证法的超越,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超越,这种超越使马克思新哲学对辩证法相关问题的提问方式、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实现了对旧哲学辩证法的全面性超越。  相似文献   

14.
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逻辑主线,对生活方式变革的理论观照实际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马克思"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致思理路,不仅标志着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分歧,展示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逻辑,也蕴含着对人的现实困境及其解放途径的价值诉求,彰显了"改变世界"的社会革命逻辑。正是依据人类生活方式的衍变存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以生活方式变革为主线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主要在三个向度上展开:一是思维变革——从抽象理性转向唯物实践;二是主体关注——从抽象主体转向现实的实践的人;三是制度变迁——从资本现代性转向人类解放的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清算,确立科学唯物主义的批判原则;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和现代资本主义弊病的揭露,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解构,从而建构人类解放的现代性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最高理论成果。与传统哲学的致思逻辑截然相反,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从而展现出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深刻彰显了"真正的共同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旨归意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人的自由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在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意蕴中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对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逻辑梳理,不仅展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底蕴,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明确了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7.
杨荣 《学理论》2013,(4):67-6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革命地实现了人到类的思维转变,而这种转变则是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出发,找到了主客敌对的根源———异化劳动,并在克服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主客统一的途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现了人到类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王娜 《学理论》2011,(31):48-49
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因为马克思终结了思辨的独立的哲学即抽象思维哲学,创建了感性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不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抽象理论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导向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性"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核心议题的背景下,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进路与理论逻辑转换中提炼出公共性范式变革的维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马克思在公共性基本范式上的变革包括:在公共性内涵上,实现从理性公共性、自然公共性到社会公共性的转换;在公共性历程上,实现从思辨历程到现实历程的转换;在公共性载体上,实现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转换;在公共性动力上,实现从神学动力、理性动力、自然动力到生产动力的转换;在公共性标准上,实现从抽象标准到现实标准的转换。深刻把握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对于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公共性建设来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马克思科学实践概念的确立是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总结与扬弃。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科学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变革,给后世思想家以深刻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上的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