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应对巨灾风险的实践中,各国政府纷纷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多样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对外国实践经验和有效作法的学习,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必须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参与的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着力加强以巨灾保险基金为核心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再保险市场和巨灾风险证券化市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保险:难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依然失衡,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两方面.有效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努力:坚持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发展模式;加大财政和税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完善相关农业保险立法;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构建风险再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农业巨灾风险会借助涉农产业链扩散,破坏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扰乱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损害脱贫攻坚成果,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实现。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再保险机构和政府部门三方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巨灾风险分散功能的条件下,能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领域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当前我国尚未构建统一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可借鉴国内外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构建六级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框架,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以保障机制的高效运行,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4,(6):48-50
<正>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机制,在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代替直接补贴对农业合理有效的保护,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为涉农文件,并多次提出要加强农业保险的发展。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更是填补了农业保险在法律上的空白,对于有效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天津作为特大型城市,具有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特色,近年来,随着农业机  相似文献   

5.
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外流严重;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民贷款难极为普遍.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严重;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金融结构单一,市场效率低下;农业保险严重缺位,没有起到对农村经济发展应有的保障作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相互补充和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支持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0,(1):114-119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家庭照顾的能力和意愿在持续弱化。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需求与照护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照护已经成为一项新的社会风险。政府提供长期照护保障既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又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增加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但是仍然存在财政筹资政策不健全、筹资水平不充分和筹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基于能促型国家的视角,急需强化财政投入水平、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从供给侧来看,应以大财政的视角,综合运用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完善财政支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从需求侧来看,应发挥财政在长期护理补贴中的托底责任、长期护理保险中的财政补贴责任、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我国制定的农业保险政策与制度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保障、经营、服务的框架基础,保费补贴政策和实践呈现“预热+初次试水、推广应用+改革、优化升级+减负”的演进过程,政府提倡适度的市场竞争并将专项检查和绩效考评作为经营资格管理的主要途径,农业保险产品种类及服务更侧重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为实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未来路径应以“多险种+多层次”保障提高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以“地区间+品类间”差异化补贴政策实现保费补贴相对公平、以明晰的政府权责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结构、以“向内监察”和“向外公开”方式加强监管合规和社会监督、以动态费率的制定和实施补齐农业保险基础设施短板。  相似文献   

8.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作为完善的一种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由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地震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巨灾保险,特别是地震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组织承担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的同时,增强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并实行全民共建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有效应对不可抗御的地震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9.
对完善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亟需完善巨灾保险立法。从国际经验来看,比较可行的巨灾保险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国家财政提供适当的财政资助,保险公司广泛参与,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再保险风险转移手段,形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视域下的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并,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合并后提出的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补贴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财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养老金各地区不统一导致的待遇相差悬殊;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不明晰;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导致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投入不均;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够明确,并提出了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经济观察报》2月8日报道,分税改革20年后有望再启。财政部已经将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提上了议程。按照财政部的安排,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目前我国中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8.46亿元,按9亿农民计算人均不到1元中国保监会要求其确定的试点公司8月15日之前必须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和生猪保险工作。保监会的紧急通知要求,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定为每头1000元,保费为每头6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担48元,保户自负12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由中央政府支配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过程引起的,地方政府被动服从中央政府确定的财政分配利益格局,缺乏实现财政分配利益的权力和权利治理机制。应尊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和诉求,完善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政治权力治理和政治权利治理,以法律形式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性经营和政策性经营是农业保险的两种基本实施方式。从我国国情和国力以及农业保险发展规律出发,农业保险实行以商业经营为主、以政策支持为辅,商业性经营与政策性经营相结合的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8,(2):50-5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存在事权范围不清晰、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划分缺乏法律依据、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不足等问题。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属性,科学界定央地事权范围;理顺各层次政府间关系,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责任划分法治化;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充分调动并激发双方积极性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自试点以来,发展缓慢。农民参保意识不强,投保率低;乡村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行政推动力度小;保险公司正在建立农业保险网络,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加快发展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显得非常重要和相当紧迫。其路径主要有:政府强力推动;典型示范激励;创新缴费模式(四种模式);健全保险网络;加快土地流转;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  相似文献   

17.
王晓红 《理论探讨》2020,(1):102-107
优化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提升补贴效率,对于实现精准扶贫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角度对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至2018年的农业保险补贴效率情况展开分析,发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存在地区性差异,通过不断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机制、提高农民保险意识、防控道德风险、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模式等措施,能极大地提升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助力精准扶贫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洛忠 《理论导刊》2000,(11):13-14
本文在纵向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动情况。作者认为,要重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实行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的混合体制。为此,要在科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还要发挥法律和政策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琬  杜正艾 《行政论坛》2011,18(5):38-43
各级政府间财权、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即各级政府事权、财权、财力分配中"内外不清";政府间事权划分缺乏制度规范,事权范围划分随意性大;事权与财权、财力之间没有建立起刚性互动机制;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清;转移支付体系总体设计不尽规范,监管力度不足,出现异化倾向;权力配置上存在头重脚轻,财权、财力划分上存在头轻脚重等现象。建立健全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应处理好五个关系:正确处理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坚持以事权定财权;正确处理事权与财力的关系,坚持以事定支的原则;正确处理财权与财力的关系,坚持财权划分为基础、财力转移为辅助的原则;正确处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关系,坚持适度分权的原则;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具体的举措是: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事权关系,为建立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奠定基础;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税种,适当扩大地方税权,增强地方财力;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采取差异性的财税政策;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加快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缩减政府财政级次;完善《预算法》,保证财权、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农业保险在世界各国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视和支持,其原因即在于农业生产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发展农业保险既是农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的客观需要,又是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