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灿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5):10-13
政治参与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政治参与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发展水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部分,而在政治参与中,农民却变成了政治参与的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农民在政治参与中存在诸多困境,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是其解决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3.
三农问题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得靠农民的自身发展,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特点,探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困境,并就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区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社会生活过度组织化与弱组织化、组织性质的自治性与行政化、组织生长能力的先天不足等方面的矛盾困境,这严重抑制了它们自治主体角色的体现和自治功能的发挥。而当前社会结构的变迁、政府管理理念的冲突、社会文化心理的现状以及社会中间阶层力量的弱小等社会现状构成了社区自组织自治困境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5.
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形式,它在主体、客体和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有别于其他政治参与形式的独有特点。以各村民群体参与村庄治理活动的状况为标准,村民自治大致可以分为"干部支配型"、"能人主导型"、"群众自治型"三种模式。现阶段,村民的公共参与实践与其制度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偏差,并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于小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3):82-84
应急管理作为基层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对基层社会组织公共治理能力的挑战。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基层社会组织因受其地位、职责、管理手段的影响。对资源掌握的能力有限且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参与应急管理中面临诸多困境。只有充分了解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困境,才能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民政治参与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都有重大突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着参与需求高但渠道单一并存,参与意识高但参与能力低下并存,政治参与冷漠与参与热情并存和宗族势力、贿选和换届不换人等困境,本文从制度、农民自身素质、传统文化及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变化等因素出发分析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新农村政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保障农民话语权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国家承认农民享有话语权,但在实践中,农民话语权得不到有效行使,有制度具体操作偏颇、集体行动的自然弊端、农民参与意识与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培育农民的公民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理路寻找从集体行动的困境走向集体行动的帕累托最优累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11.
公众参与的协商民主价值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耀南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5):14-16
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践中我国公民参与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蕴含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价值。我国公众参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公众参与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应当实现效率与民主价值的恰当平衡。在执政党、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推动下,公众参与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薛桂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6):39-42
网络公众参与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利于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由于存在的问题和非理性趋势而给社会政治环境带来消极效应.必须对网络公众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并从社会价值预期的合理确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网络制度建设和网络伦理建设等几个方面促进网络公众参与沿着理性、有序、规范的轨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弘扬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周利平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4):24-27
官员问责制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并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官员问责制仍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完善,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标准、问责程序、问责结果等方面存在实践困境。因此,如何使官员问责制发挥应有的制度效应,促进官员问责制走向成熟,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行政裁量控制中的裁量基准和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58-61
行政裁量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地采用,没有行政裁量就没有行政管理。行政裁量权的合理运行,可以起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作用。为了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确有必要通过裁量控制中的公众参与的三大程序制度对它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管理组织的不透明性、严格的等级制度等,造成了一系列的政府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即"开放型政府"。开放型政府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体,公众参与即输入的过程,信息公开则是输出的过程,而"开放"就是由一个输入和输出构成的不断互动的环路。建设开放型政府是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政府建设的必然趋势,它对中国意义更加重要。目前开放型政府建设还存在诸如信息公开不足、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开放型政府建设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转变观念、加强立法等促进信息公开;从扩大基层民主、拓宽公民参与渠道等推动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董晓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14-18
在公共管理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其提供了多视角的思考和复合性的理论基础;而现实中政府因面临种种治理危机所驱动的持续性政府改革浪潮,为公共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广阔空间.尽管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浪潮仍在持续,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扩展,但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取代,既是必然也是现实. 相似文献
17.
作为检验立法实效、提升立法质量、促进法律体系完善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践。然而,在这种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公众当前只是一种被动型或者功能型的“虚置”参与,无法发挥其积极性、主体性的作用。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的实践困境具体表现为:参与主体的构成失衡、参与内容的模糊、参与方式的“指令化”及参与效果的抑制。要突破这一困境,须正确认识公众参与评估的价值,从意识、制度、参与的指向及参与效果等方面构建参与路径,实现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Because bureaucratic agencies may be less transparent in their decision processes than legislatures, most states have developed processes to incorporate input from regulated communities and other parties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may encourage democratic practices to increase legitimacy and accountability of the bureaucracy and improv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However, rules governing the regulatory process vary by state, with some incorporating more open practices than others. Understanding these dynamics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the rulemaking process has become central to policymaking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with a large portion of policymaking authority delegated to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Drawing from regulatory documents, rulemaking comments, media coverage, and interviews with regulators in 14 regulatory decision processes across five stat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while states vary in their approach to provid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re are overriding patterns that reduce the role of citizens and the overall transparency of regulatory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0.
赵群力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2):29-31
构建治安工作社会化发展模式,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是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建立起的全民参与的新型治安工作模式。保障模式运行的法律体系、引领模式运行的公安机关警务模式、维护模式运行的评估体系、辅助模式运行的计算机信息体系等,是新型模式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