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新旧的更替,传统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会滋长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何缓解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相对稳定,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进入19世纪40年代以来,经过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现代化问题,亦或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哲学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对现代化问题进行哲学层次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需要。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首先要从其基本涵义及特征入手。一、现代化的基本涵义“现代化”是个宽泛的、模糊的过程性概念,目前它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与“传统”相对。现代化首先是个时间概念。从整个世…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现代性带来政治稳定,而现代化则带来政治动荡,为什么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却不是相应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为什么城市会成为政治动荡的大本营?亨廷顿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认为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吸纳能力不足而导致了政治排斥问题,发展中国家要增强政治稳定,必须通过提高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政治排斥问题,增强政治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4.
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忽视财富积累的历史性,现有各种分配理论对于什么是公平分配难以达成共识,影响到分配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全面考察财富的来源,从技术价值论出发,我们才能为财富的公平分配找到合理的依据,制定出公平的分配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治稳定的变量分析、相对态分析以及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稳定的分析中提出,要保证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现代的稳定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公民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现代化是由传统人治型社会向现代法治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法制现代化面对着发展经济的内外压力,背负着传统的人治包袱,还面对着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都面对的社会稳定问题,使这一过程充满了探索的艰辛。本文从公民的法律信仰的视角,对中国法治现代化所必须解决而尤为紧迫的人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从法制理性的角度,提出了富有探索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民现代化与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本体论出发,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变迁,分析了农民现代化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作用。在社会转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作为发展本体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民今后的发展前途,同时也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笔者认为农民作为“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本体的其中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从而实现农民全面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曹新 《理论视野》2005,(1):17-18
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发展经济。然而,如何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大的突破和大的提高,从全球发展来看,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有鉴于此、中周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当选择新的发展模式。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比较 经济增长的主要缺陷之一是只研究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而忽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这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保持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政治稳定不仅意味着政治领域中各种关系的相对平衡、相互协调,也意味着政治心理的安全性。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模式应当是发展中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指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条件。它首先是指人们形成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过程。由于社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就目前来说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就是指人们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改革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11.
行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行政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低分化、重宗法、崇一统为基本特征的传统行政文化在近代以来已受到挑战,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更是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使目前中国行政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走势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然而,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阶层利益的分化与重组,滋生着环境、资源、社会治安和制度设计上的诸多普遍性问题,啃噬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对此,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进程中形成了文化整合、道路抉择、制度创建等主要维稳体系。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的进程中,应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势,构建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维稳新路径,确保政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和生活,并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在城市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相对贫困性,在城市生活中具有生活质量的相对低层次性.导致其心理承受力相对脆弱,成为社会风险多发群体,潜在危及城市社会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因此,开展外来务工群体道德生态研究,拓展道德研究面向城市新群体的新领域,并在实际应用中促进外来务工群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社会准则、行为规范等的接受和认同,成为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践行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陈华森 《理论导刊》2007,(11):119-122
"个人主义"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美国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亲合到滥觞再到相对平衡和调整的阶段。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当个人主义的放纵危害到美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时,美国人选择的是限制而不是放任。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存在密切关系,进而造成网络空间存在的失序与失范现象会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刚性治理解决不了网络空间的所有疑难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的方式相对较活、力量相对较强、成本相对较低、效果相对较好,这既是文化治理相对于其他治理方式的优势,也是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必须明确四个维度,即理念维度、主体维度、客体维度、效果维度,这是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的前提。对应四个维度,网络空间开展文化治理,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即牢固树立文化治理的理念并落实到网络空间运行中、全面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并投入到网络系统优化中、持久推进文化治理的行动并深化到网络环境改善中、严格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并贯穿到网络治理全程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也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生态环境。1949年至今,中国社会在分化过程中经历了由政治强力整合形成的政治身份制结构到法定权利基础上的经济分层结构的转型,与此相适应,政治运行态势也经历了从集权型稳定到过渡型稳定的转变。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将逐渐发展成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将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市民社会,推动着民主型稳定的实现。社会分化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两次较大规模调整。“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保持政治控制、社会结构分化和政治稳态化三者间平衡发展的最佳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保持社会的动态稳定是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条件之一。中国应从新的视角作出多元化的思考,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稳定发展机制,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农村社会冲突与农村社会稳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稳定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农村面临的两大中心任务.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如何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发展中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新世纪中国农村必须解决好的中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政治稳定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16,(2):27-31
政治结构稳定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政治结构的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得益于这种政治结构带来的社会安定环境。制度创新就是顺应社会发展创立适合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的制度,为人们提供新的政治价值认同,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平,降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稳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相辅相成,既是实现社会政治生活和谐的保障,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消弭功能、引导功能和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它已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占整个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20%和30%,分别上升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60%和70%。而且从短期的发展预测看,犯罪数量非但不会有大的下降,还可能在起伏状态中呈上升趋势;犯罪质量向智能化、流动化、暴力化、成人化与团伙化的趋势发展。所以,加强青少年犯罪原因与对策的研究,对于保持全社会的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与建设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