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年创利税7.5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江苏淮阴卷烟厂,近年有300余名职工下岗。该厂安置富余职工的作法是:以“热心”促“安;心”,以“创业”保“就业”,以“效益”增“收益”。优势企业的富余下岗职工普遍存在“三恋三怕”情绪:恋主业,怕到副业;忘老岗位,怕找不到新岗位或到新岗位不适应;态在主业老岗位的较高报酬,怕到新岗位收入太低。针对这种情况,该厂提出了以厂领导的“热。心”促成富余下岗职工“安心”的解决思路。他们一是作出了“不把一个职工推向社会”的郑重承诺。这给富余下岗职工吃了定心丸,起到极大的稳定作用。为尊…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分离出大量的富余人员。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市累计有109万多人次下岗,其中纺织行业下岗人数最多,职工总数从55万减少到31万,压缩了24万人。“九五”期间,减员增效的工作仍将继续推进,尤其是一些传统产业还将有大量人员下岗。为了推动劳动力的顺利分流和转移,上海市委、市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实施再就业工程。几年来,已有89万人次重新就业,完成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人口的岗位大迁移。纵览这一巨大变革,它之所以进行得比较顺利、有序,没有引起大的…  相似文献   

3.
浅论再就业工程○王娓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和失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能否妥善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和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两个转...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建国以来,大约每10年要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这种转轨的到来,必然会使一大批劳动力需要暂时下岗等待重新安排。但新加坡不是简单地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让个人去找工作,而是采取了多种措施妥善安置了下岗人员。一、改革劳动制度,实行“滚动铁饭碗”制度。新加坡政府对下岗的人员实行有组织地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  相似文献   

5.
减员并非是要砸职工饭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企业的用工数费应当与生产规模俐一致,这是企业劳动力配置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内部结构合理,科学地利用劳动力资源,还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所以说,减员增效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减员不是目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裁减下来的富余人员的工资效益,而是要在实现企业劳动力科学配置、提高用工效率、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把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妥善安排到合适的地方,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实现富余人员的再增效。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联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向职工讲清楚…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成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富余人员理想的去处和“避风港”。那么,在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中,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又该向何处去呢?从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看,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应该坚持内部消化为主、外部分流为辅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的领导体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完善单位内部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企业减人增效机制的思考孙红芹目前,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三大难题,即企业负债率高,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重。其中富余人员怎么处理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企业不减人,管理就改善不了,劳动生产率也难以提高。可以说减人增效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改善经济...  相似文献   

8.
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改革已经历时十几年了,但总的来说进展缓慢、收益不大。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途径,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国有企业存在着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当中,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富余人员过多,进而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当是企业改革的应有之义。本文拟就企业冗员长期存在的危害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企业冗员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形成了“过度就业”、“隐性失业”。如果说生产发展正常的企业里富余人员的存在使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企改革:克服姓“公”姓“私”的疑虑○林康一、国有企业现状及其改革的势在必行目前,国有企业出现了很不景气的局面。究其原因,错综复杂。如设备老化、历史包袱沉重、富余人员多、竞争对手蜂起、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对新的改革准备不足等。而这些还只是客观原因,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全丰集团是拥有近3千员工的国有纺织企业 ,在“压锭重组、下岗分流”中 ,他们走出了一条“转岗不下岗 ,分流不外流 ,增强凝聚力 ,改革促发展”的路子。不仅1124名富余人员全部顺利转岗分流 ,而且企业效益提高 ,去年以来 ,纱入库、布入库一等品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达同行业最好水平 ,产销率和资金回笼率均达100 %。集团党委一班人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从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出发 ,达成共识 :压锭减员势在必行 ,企业富余职工的工资、福利一年就要开支千万元以上 ;把富余职工不能推向社会 ,企业所在大丰市区居民…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浅议·徐凌波国有企业隐性失业问题是困扰着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国有企业现有职工7500多万,其中富余职工近2000万。富余人员是国有企业的一大负担,同时大批的富余人员存在也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下岗再就业是...  相似文献   

12.
“再就业工程”问题探析○李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兼并破产,都面临着下岗、待业职工和再就业问题。由于我们长期受“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失业”的传统思想影响,每年将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到国有企业,造成冗员过多。近年来,又强调企业“富余”人员要...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八年的夏天,除了世界杯足球赛外,最火爆热门的话题恐怕就数下岗再就业了。“下岗牌包子”、“下岗工人服务队”,…··成了大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关注。我们要道一声:“下岗工友,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大批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下岗?应怎样择业?如何再就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振作奋起,有入困惑悲观,有人怨天尤人。需要指出的是,职工下岗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共生性,这是价值规律、竞争…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隐性失业公开化途径探讨林志平●肖立见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隐性失业现象。据统计,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在2000万左右,富余人员率高达25%左右。如此多的富余人员沉淀在国有企业,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国有企业负担,降低了国有企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重塑就业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劳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了企业、社会和劳动者本人面前。据统计,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就有富余职工2000多万人,到去年底,已下岗1000多万人,“九五”后两年,预计每年还要有300多万人下岗。解决好企业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有企业的搞活和最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除了政府和企业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外,还有一个引导劳动力真正进入市场的问题。但是,多项调查表明,目前在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着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的择业、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推进。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引导下岗职工重塑就业观念,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6.
报载:江苏省台北盐场去年实施“转岗工程”,547人创收328万元。离开了制盐主业,下岗职工饭依然吃得香喷喷的。 笔者为“转岗工程”叫好!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大约有20—30%的富余人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瞭望哨     
《瞭望》1993,(4)
某地一企业主管部门,在精简机构的改革中,硬把“消肿减肥”的富余人员推给下属企业,并责成企业给以“妥当”安排;意思是最好给个什么头衔儿。这种硬塞来的礼物,企业虽然并不需要,但又不敢推辞,只好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3,(17)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根据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原则,正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机构的一些经济部门相继组建经济实体,发展了第三产业,安排了机关的富余人员,这是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支持的。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翻牌”的公司(集团)。此种  相似文献   

19.
在对南京市大件起重运输总公司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调查中,我们感到,“有西瓜抱西瓜,有芝麻拣芝麻,只要市场需要,政策允许,能安排职工的事,就想着法于去‘钻营’的经营理念”和“有利就干、无利就转、亏损就关”的经营战术,是该公司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成功之道,也值得困难企业借鉴。1990年该公司的前身被南京市列为特困国有企业,当时从事装卸作业的三千多职工被驻在单位陆续退回5/6,生产场所被公共建筑占用,富余人员大量增加,在岗人员还要负担四千多离退休等人员,还有孤寡伤残。慢性病人三百余人。这些负担不可谓不重。逼到绝…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采用“滚动铁饭碗”,调控型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也就是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保证绝大多数下岗人员有重新就业的机会,不是砸“碗”而是换个“碗”吃饭。这种政策有利于对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员不是简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