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作为连通农村生产和消费、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以及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已粗具规模,并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缺失、规模经济效应低、信息技术运用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应从县乡村等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公共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培育现代农村专业物流人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与农村物流融合发展等方面建设高效农村物流体系,使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16,(6):83-87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多中心治理"格局,乡村精英之间的权力博弈、利益争夺与话语权竞争仍然存在,由此产生"团结建设村庄,分裂治理村庄"的悖论。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身份的"跨界精英"处于治理集团上层,只拥有某一种身份的"单一精英"则采取派系结盟的手段对抗跨界精英,这就造成乡村精英不同群体之间缺乏共识与信任,精英群体内部分裂是导致乡村治理"碎片化"的重要根源。全面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共同体文化建设,在乡村精英层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协同治理好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社区面临的利益整合、权力重构、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生态治理等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亦飞 《理论导刊》2020,(5):118-123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振兴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说")和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冲击、乡村文化本身创新性不足等因素影响,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面临困境。有效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必须在把准价值导向、契合主体需求、夯实现实基础、激发多元参与和实现转化创新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对乡村选举中农民分派或有组织性参与选举的现象,学者们使用了"派系"或"派性"概念来加以研究。派系往往是作为一种选举动员方式出现的,但它又明显不同于宗族、政党派别、利益群体等组织形式,它有自己的特性。乡村选举并不是派系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结构的性质、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才是派系产生的深刻根源。派系在其形成和运作过程中,对乡村选举和选举后的乡村治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在建设美丽花都的整体局面下,如何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当今乡村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科学技术逐步发展,农民生活状况也随之改善。然而随之而产生的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等不仅给乡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大冲击。在本论文中我们以广州花都大布村为例,对大布村生态环境现状展开实地调查,并通过亲身体验和现场考察进行剖析,最终探讨出进一步改善大布村现有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策略,谋求大布村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共促进,再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渊 《理论视野》2023,(2):68-73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持续提供乡村振兴动力引擎的战略选择。区域差异、目标偏离和主体差异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意区域性差异、注重分类性要求、重视主体性培育,采取理念创新、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等方式,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领,充分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舒 《理论视野》2020,(8):69-72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增长,成为发展生态经济,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在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乡村旅游又助力复工复产、拉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新时代推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乡村旅游功能定位,实现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振兴、旅游扶贫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周娜 《理论探讨》2022,(2):159-164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核心支撑,而乡村振兴可以通过生产力革新和生产关系调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依托。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塑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才聚智,释放要素活力;构建乡村生态命运共同体,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数字乡村和培养农民责任意识,进而为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创造良好时代契机。如何利用这一契机解决好当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行动意愿不足与农村建设责任淡化等问题,成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议题。在厘定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表征、主要类型基础上,阐释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内在机理,并引入甘肃G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个案,分析其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聚合力与张力,从而得出研究主题的相关结论,为我国建设数字乡村和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中各种不同势力包括乡镇干部、村干部、宗族头人、富人等在基层选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指出了乡村政治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新旧力量的不同作用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重要的是如何规范乡村势力,确保基层民主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历经20多年乡村选举实践,我国农村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深化农民民主意识与推进民主化进程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乡村民主选举的质量与成效也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权力、利益博弈与乡村社会势力成为影响当前乡村民主选举的主要因素。三种因素的交叉影响,致使乡村民主选举的公信力下降。因此,当前任何致力于推进乡村民主化进程的努力,都应体现在对这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关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财政问题的日益凸现,税费改革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会生活和公共产品提供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乡村财政的状况,同时其自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对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公共财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从关注现实的角度出发,研究这一冲击下的乡村教育具有较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通过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了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有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带动赋能、农村电商赋能、“数据链+特色产业链”融合赋能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赋能四大典型模式。文章对四大模式的内涵、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客观全面分析,进而从投入、人才、平台和机制体制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债务清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事权与财力不对称、基层政权组织参与经济活动、不切实际地兴办公益事业等,因而清理乡村债务也应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一是对乡村债务进行全面核实,分类清理;二是健全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偿债途径,有效化解现有债务;四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规范乡村收支行为;五是积极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减支来缓解债务压力;六是尝试发行乡村公债以部分解决乡村债务.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化进程,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治理问题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由来已久,但是过去的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农民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地的没文化的人,所以现代乡村治理方式的探究对于农村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试从乡村治理的现状出发,探究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好的耦合性,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传承乡土文化、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就地城镇化存在许多现实藩篱,制度不完善、权责不匹配、产业失衡、利益多元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进一步推进。鉴于此,推进制度改革、优化权责配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多元利益就成为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金融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基础依然薄弱,体制机制问题突出,供需关系失衡。农村金融应当从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出发,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专业化的"三农"金融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和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8.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农村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变迁,由此揭开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大幕,这一社会背景和发展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在乡村民主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农民日常的政治生活当中都能找到其深深的变化印迹。市场化本身固有的能够推动社会主体的多元分化、利益需求的整合联动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层别类等制度性特征,使得人们的行为和需求越来越关注利益。利益在市场化过程中受到重视,成为人们的行为动力,因此需要对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性的调整和整体性的规范。农村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思维、政治理念、法治观念、权利意识等等开始萌芽并逐步稳固化,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参与到乡村社会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政治运行当中去。面对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村的民主政治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农村劳动力价值萎缩、农村社会结构性力量弱化、多元价值观渗透与蔓延而带来的职业转向已然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农民职业选择面向的外倾,对乡村文化振兴带来诸多影响,农耕文明趋于崩解、熟人社会关系网络断裂、传统礼俗秩序式微,进一步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未来发展根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回归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性、客观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发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性、创造乡村社会新的现代性农民职业。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统一于农村,前者以农村为足立,后者以农村为着眼点.通过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必将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