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有人说:“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这些人看来,共产主义“儿子孙子也看不到”,不过是一种乌托邦。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应当给予批评。列宁指出:“乌托邦是一个希腊字,按照希腊文的意思,‘乌’是‘没有’,‘托邦斯’是地方。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的地方,是一种空想、虚构和童话。”一六一五年,英国人托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种普遍主义的思维模式,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其构建的正义理论是普遍适用,能够超越一切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因而必将面临不可实现的困境.在当代,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这种普遍主义正义理论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批判,在社群主义看来,正义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普遍的正义是不存在的.唯物史观认为,正义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阶级性;抽象的、超越时空、普遍适用的正义只是理论上的幻象,实践上的乌托邦;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其同样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被西方学者看作是经济理论、政策假说、治理方式、国家类型和意识形态等,甚至也被当作是一种哲学.就新自由主义本身而言,存在着三个理论缺陷,即经济学形而上学、方法论个人主义迷信和理性化乌托邦主义.这三个理论缺陷也注定了它作为治理哲学在实践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理解当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乌托邦是一个不能绕过的主题,它既包含着对现存状态的否定性批判,又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是今天乌托邦的思想却遭到了普遍的怀疑,似乎任何意义上的理想社会都可以归入乌托邦的范畴,乌托邦的概念呈现逐渐泛化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清理乌托邦的概念,划定乌托邦的版图。乌托邦思想的发展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呈现多维路径。作为一种历史蓝图,空间维度是乌托邦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类型,乌托邦文学有着特定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作为一种政治实践,乌托邦内含着积极的政治能量;作为一种精神效用,乌托邦代表了超越当下的批判力量;作为一种叙事模式,乌托邦是一种隐藏于文本中的叙事原型,构成了阐释他者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布洛赫的希望原理的理论逻辑由弥赛亚主义的末世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等思想构成。布洛赫基于传统犹太文化精神的研究,提出希望之乡需要人的自我拯救,描绘了人类最终要到达的哲学世界的未来图景。他的希望哲学从乌托邦哲学发展而来,却摒弃了乌托邦中空想的成分。从希望哲学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变革关系;由人道主义的乌托邦、具体的乌托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理解具体的希望是基于现实的客观趋势,面向未来的唯物主义是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国外毛泽东研究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提出了毛泽东主义的乌托邦思想,本文对莫里斯·迈斯纳的这一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乌托邦主义没有本质上的相同点,毛泽东不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但我们应该重视莫里斯·迈斯纳指出的社会贫富悬虚扩大、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社会主义理想丧失的倾向等社会问题,坚持改革,高举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世界,正在进行关于社会主义的过去及其未来以及这个社会类型本身的极其激烈的争论。参加这场讨论的人们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与其说是过去的“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站不住脚,不如说是新制度的经济、政治和道德的危机。匈牙利政治学家M.比哈尔的论断可以作为这种评价的例子。反之,反对这种看法的人则期望社会主义的净化,在摆脱新制度理论的庸俗化和歪曲的基础上矫正社会主义的变形,恢复新制度理论的真正本质。这种看法的主要之点是力图把斯大林主义描绘为同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历史联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我认为,企图把斯大林主义说成是主要来自马克思列宁主义或完全否认斯大林主义的根源在于新制度的经典模式的乌托邦因  相似文献   

8.
韦伯合理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卢卡奇在接受合理化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从合理化到物化、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转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合理化理论发展为工具理性批判主题,并将其源头回溯到同一性哲学,且立足黑格尔主义批判韦伯的理性概念和方法论;马尔库塞一方面承继合理化思想,另一方面激烈批判韦伯的形式合理性概念,两人的差异明显地存在于批判立场与描述立场、乌托邦主义与悲观主义之间的对峙;哈贝马斯揭示出韦伯社会合理性概念的狭窄性,力图借助交往理性范式突破韦伯合理化困境。  相似文献   

9.
E.H.卡尔在<二十年危机>一书中对国际关系中权力和道德各自的含义、性质、作用、局限性和相互关系的阐述,从理论上动摇了乌托邦理念最根本的基础,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框架.在批判理想主义的同时,卡尔并不是完全走向权力政治学,而是力图在现实主义之上构建一个有乌托邦成分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他学术思想的深邃严谨、学科建设上的远见卓识、挑战理想主义的勇气、对现实主义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多元主义思想的风格一直为后人钦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彭松 《理论导刊》2005,(11):32-34
中国传统社会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乌托邦观念向近代的乌托邦救世主义转变,这是现代性观念的外在压力所致。中国近代社会张扬乌托邦价值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使乌托邦观念本身受到挤压而变形,成为乌托邦救世主义。乌托邦观念对现实社会只是起到批判、反思、启示和警世的作用,一旦通过人们的政治实践而成为现实,它就难免沦为教条主义与政治意识形态,内在的批判精神就会被现实所扼杀。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战争正义思想生发于罗氏正义理论,以康德为代表的和平主义伦理传统是其价值基础,通过对和‘平主义的汲取和扬弃,罗尔斯为万民法奠定了"现实乌托邦"的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年中对乌托邦、对乌托邦设想问题的兴趣,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社会人士中有了持续的增加。这不是骤然发生的,而且没有思辨的特征;更确切地说,这种倾向是逐步发展的,并越来越扩展到新的问题上。从透彻分析 Th.莫尔以来的乌托邦历史到乌托邦的哲学思想,从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来源的空想社会主义到二十一世纪的空想社会模式,从围绕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讨论到反乌托邦的宣传,被研究的问题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参加讨论的哲学家、作家、社会理论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人数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耽美现象当作当前大众文化潮流中可能的"小趋势"进行探究,以身份政治学说和福柯的空间批判论为分析框架,挖掘女性阅读行为的政治意涵。笔者认为,耽美人群的身份政治实践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通过阅读中的乌托邦冲动逃避现实,构建虚幻理想达致消极的反抗;通过写作和阅读中的异托邦建构,创生出女性的阅读空间。这种边缘空间成为反抗男权文化霸权的"边缘革命"的一种可能路径。同人女群体形成了某种"想象的共同体",这样的身份政治萌芽对未来的女性集体行动也许有着较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瑞 《学理论》2012,(22):51-52
权力是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作为古典现实主义学派两大代表人物的爱德华·卡尔和汉斯·摩根索,对权力概念都有深入的解析。他们都批判忽视权力因素的乌托邦主义思想,重视和强调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但他们在对权力争夺根源以及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认识上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浅谈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思斯主义作为西方重要经济思潮之一,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研究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分析其在中国的实践状况,对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区互助农业兴起。它源自日益严峻的整体性社会危机与农业内在的"多功能性"。随着生态危机与现代城市诸多困境的出现,农业内外各种"鸟托邦"与"发展幻象裂隙"逐步得以显现,进而引发相对于"产业化"的"社会化"农业之兴起。故其既非偶然个案,同时其内涵张力也非个体层次的困难,而是源自"无限地球"的思维前提及影响深远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限定。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科学的本体论存在社会自然主义与历史文化主义、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马里奥·邦格不仅指出了传统社会科学本体论思想中的缺陷与不足,并结合系统科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社会科学本体论思想。邦格社会科学本体观的新质在于其对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的引入,并对传统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同时彰显了对传统社会科学本体论思想的批判综合。  相似文献   

18.
何立波 《学理论》2014,(9):110-111
古罗马大国崛起的原因很复杂,能从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城邦发展到称霸整个地中海世界500余年、地垮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有着深刻的原因。其一,这是罗马早期人口稠密与国土狭小矛盾作用的结果;第二,罗马公民兵制度对罗马对外战争的成功也起了很大作用;第三,经验丰富的元老院作为罗马国家权力系统的心脏,是罗马对外战争胜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技术、空间和权力——米歇尔&#183;福柯的技术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其权力-知识概念内自然不会放过对技术这一重要的现代性现象进行哲学的思考,并从微观政治学视角把技术看作是人操控自身的“自我技术”。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从全景敞视主义出发就工厂、医院、学校等空间单元讨论了技术与权力的特定关系,其政治批判直接指向的是任何情景化的技术都是对人体的权力控制并由此造就了作为技术权力效应的“肉体-机器”这一“敌托邦”。沿此政治批判线索,其追随者和其他学者更是把全景敞视主义方法拓展到了对实验室、工业区域、互联网络和基因技术等的政治哲学分析,从“生物-权力”视角提出诸如“半机械人”、“半生物人”等概念,由此显现新兴技术对人体产生的权力控制效应。为了激发对这种技术控制的有效对抗,福柯试图复兴一种具有“生存美学”特征的地方性知识或技术,以摆脱占据统治地位的技术权力控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为核心,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延伸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逻辑;哈贝马斯以"语言交往"为核心,认为交往行为中的相互作用起着比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建构了一个没有强迫,但又能保持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世界共同体"方案.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但都没逃脱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