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新添"北冰洋方案",正式将北极地区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北极环境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广域性安全影响,关系着"北极海上丝路"沿线地区的民生福祉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全球公共品之一,北极环境安全的扩散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治理的必要性。针对此领域依旧存在的合作关系不对称、规制不完备以及缺乏认同等不足与困境,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者",中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积极参与到以"绿色发展"协调矛盾关系,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完善相应国际制度,建构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合作认同,通力推进北极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侨园》2021,(4)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消融,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已成为现实,北极地区在经济、科研和资源等方面的战略价值持续攀升。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北极国家,中俄是北极利益的重要攸关方,两国在该地区合作的必要性逐渐彰显。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可以为欧亚地区打造一个新的交通格局。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提升了北极航道的战略地位,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得到中国官方最高层的确认。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必将实现战略对接,印证其在拓展中国蓝色发展空间中的地位升级与作用强化。从全球公域论视角来看,这是中国对广义上作为全球公域的北极航道前沿性的把握、公共性的诉求、价值性的洞察以及全球治理的联结,其理论依据和机制建设路径是亟需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北极乃至全球安全都因此而面临挑战。为了保护和改善北极环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但是由于目前多数有关北极环境保护的条约和合作框架的约束力和执行力都相对较弱,北极环境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对北极环境进行有效治理是紧迫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并设法解决的公共问题。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强调建立一个开放、灵活的价值信息获取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并主张通过创造公共价值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价值的创造是公共价值管理的核心。在北极环境治理中不断创造公共价值可以有效提升北极环境治理的效果,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应以正义、公平、开放和效率为核心内涵。中国高度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北极环境事务,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可以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则是中国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北极是指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如果以北极圈作为北极的边界,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千米。根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由于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温度迅速升高。以目前的情况看,北极地区的温度已经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研究人员预测,2040年北冰洋上的浮冰会完全消失,所以,保护和开发北极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陈舒婧 《学理论》2013,(17):129-130
随着全球日益变暖,北极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对北极的争夺战之中。为了实现北极和平利用,尽可能地减少争端,国际社会急需明确北极的法律地位,从而确定相关权利义务的归属。应当在现有的国际法框架内解决北极岛屿、资源以及航道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极的主体是一片由主权国家领土环绕的海洋,当前争执的是海域或大陆架边界的精确划界问题。《南极条约》已成功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而北极仍处于区域基本法的空白地带。去年俄罗斯北极海底插旗导致纷争骤起,国际社会包括众多非北极国家竞拟策略,试图在未来的北极安排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这一背景下,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也多次呼吁建立统一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明确的北极战略。但在一些北极国家看来,中国的低调似乎是在运筹帷幄。2010年2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和全球安全项目主任琳达·雅各布森撰写的—份报告,把中国卷入了北冰洋争夺的战场。  相似文献   

9.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本世纪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冲国国家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将于7月1日从上海启程。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组织形式对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也是中国科学考察船首航北冰洋(沿北纬80度左右环行半个北极地区),并破冰前进至北纬88度,从88度起有直升机送考察队员前往北极考察。考察队由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际测绘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在北极考察队出征前夕,记者采访了论证此次北极考察的部分专家组成员,就北极…  相似文献   

10.
南极安全是南极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南极安全变化及其影响,已经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全球范围和特定地域内进行了扩散,形成了南极安全影响扩散的不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立足南极变化与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客观关联,采用分类和分层的方法来归纳我国具体的南极安全利益,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南极安全利益体系。我国要塑造和维护中国南极安全利益,需要以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为抓手,充分把握南极安全影响及其扩散效应;以明确中国南极安全关键性利益为起点,持续提升中国南极事务参与能力;以南极既有治理机制为基础,倡议打造南极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有条不紊地实现我国南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国”组织的演变是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其成立、壮大还是覆灭,对国际恐怖主义格局的影响都是深刻和长远的。虽然当前“伊斯兰国”组织垮台、精神领袖身亡,但该组织已基本实现了权力更迭,还将以传统恐怖组织的形态长期存在。受国际恐怖主义态势影响,我国周边恐情复杂,境外“回流”渗透威胁巨大。鉴于此,应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大国联手合理解决地区乱局,实现全球安全治理,并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治理衡量标准,督促相关国家展开治理合作;在国内警惕各种极端主义威胁,并严防恐怖分子跨境回流和渗透。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两种彼此间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世界上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大国关系出现深刻调整和定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试图利用其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通过在欧亚大陆两侧扩大和加固军事同盟体系,确立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竭力构筑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这两种趋势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不仅牵动着国际格局的发展与演变,而且成为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继今年年初决定研究和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后,美国近来还对南联盟…  相似文献   

13.
方青 《团结》2007,(1):4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食品安全不仅事关消费者健康,而且影响国际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日本、欧盟等通过调整和修订政策法规,将食品安全列入优先领域,纷纷增加科技投入,强化技术研发,保障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科技也在建立农业科技体系、食品工业科技体系和公共卫生科技体系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7,(13)
横断山脉地区指的是川滇两省西部及西藏东部的广大区域,被专家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征镒指出,整个东亚植物区系至少在其西部是以横断山至喜马拉雅山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横断山脉地区是解决区系发生和板块漂移关系的区系结,也是解决北温带植物区系包括东亚、北美及欧洲植物区系起源及种子植物演化发展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呼唤更多行之有效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发展大国,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提升,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国从自身国家利益与实际能力出发,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区域互信与合作方面,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特别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倡导和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堪称有效参与全球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示范。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制约,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理念和实践依然还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地球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重大的科学和社会问题之一.记者最近就全球变化对地球科学的影响和冲击,以及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策,走访了国家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宋瑞祥说,全球变化作为当代地球科学向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已对地球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冲击,全球变化地质学已成为地球科学的重要的开拓性前沿领域,成为建立当代地球科学新的知  相似文献   

17.
反海外腐败是当前全球反腐败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治理腐败的难点问题。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组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与制度,尽管这些法律与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遵循了一定的国际背景和本国本地区背景,对这些法律与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面对当前反海外腐败的形势与任务,中国应当坚定反腐败制度体系的高度自信,从完善反海外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中国跨国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增强中国建立国际性反腐败制度文件的话语权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反海外腐败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正剧烈变化,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全球治理赤字"问题日益凸显,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已成为多数国家政治行为主体呼唤的共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的参与中态度愈发积极,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程序对近五年全球治理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及热点,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提供"中国方案"。未来全球治理参与及全球治理研究需学习借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经验,积极拓宽全球治理研究领域与视野。  相似文献   

19.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政府主导型的一个社会进程,中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领域若干政策的回顾,以及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现状的调查,指出长期以来“效率优先”的改革思想,地方政府“效率单边独追”的畸形发展方式与中央政府“民族主义”的政策导向,是造成边疆地区对中央政府政策认同度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8,(Z2)
正"冰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新的地缘政治下出现的新情况。它的出现和有效利用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极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但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一直是人类活动的禁区,各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出现了大规模融化的情况,这就为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