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薇 《学理论》2012,(22):83-85
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微博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微博的兴起以及低龄化网民对微博的迷恋,信息传播变得"碎片化",而他们利用微博开展的各种话语讨论也变得流行,以至于微博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中形成其内在的独特作用机制,本文即是对这一作用机制结合实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楠 《学理论》2012,(12):117-119
作为网络社会的新型信息舆论平台,可以说近年来微博在众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媒介角色,因此即将实行的微博实名制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多方关注,这一政策的推出给微博平台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更加稳定的运行环境、用户的言语自律等,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重点即在于对此政策利弊之处给予综合考量,并对实名制之后的微博管理提出合理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玥  许亮 《理论视野》2011,(12):41-43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以Web2.0技术为主导的网络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和广大网民的欢迎,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网络工具。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同时,微博问政也存在"不能全面客观代表民意"、"公众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缺乏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约束"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我国微博问政的研究,解决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规范微博问政之策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仲达 《学理论》2009,(28):141-142
一个流传广泛的地震谣言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现今地震谣传通过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传播,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传播范围也更加大。对应新传播手段形式的地震谣传,总结了几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的信息化平台的诞生与迅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如何把握微博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如何顺利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既可以逐步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的基础建设工作,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的时效性,最终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在,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交流平台的主力,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微博的优势已成为一把"双刃剑"摆在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面前。在当今形势下,充分把握微博优势,合理控制微博弊端,成为开展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印敏惠 《学理论》2015,(8):157-158
随着"微博"的兴起,利用"微博"平台构建课堂教学已屡见不鲜,但是,"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在其运用过程中有弊也有利,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有实效、更有针对性地运用好"微博",则应充分了解90后大学生参与微博课堂的现状,科学认识"微博"在隐性课堂中的作用,并坚守"微博"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把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博民意表达问题的应对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网络民意表达的代表,成为社会民意表达的新途径,而相对应的政府应对机制也亟需建立。通过对微博民意表达的分析,总结出它所具有的直接性、多元性、高速性三个全新特点,不仅给政治参与途径带来了新变化,还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的意愿和诉求,更将网络世界中的民意传播极大地提速。同时就微博民意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应对机制,如对直接民意表达的区分和整合,政务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建立微博分析和预测机制,加强对微博民意的搜集和整理,完善应对机制的建设,增大管控力度,将微博民意表达引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微博问政”是指不亲临现场,而通过微博这一互联网平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及处理政务活动的问政新方式。微博问政具有方便快捷、传播迅速、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优势。是强大的舆论工具和活跃的信息源泉,是党和政府实践群众路线的新载体,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式。微博问政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路径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弥补微博问政中的不足,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公安微博呈现井喷态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安微博作为警民沟通的新媒介,是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形式的重要举措,在发布警情信息、回应公众咨询求助、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型的传播平台,公安微博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沟通互动不足、舆情处置滞后、缺少统一协作等.在今后的微博建设中应当树立民生警务理念,提升执法公信力;健全微博管理制度,增强社会管理水平;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多样化格局;提升民警网络素养,创新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婵 《学理论》2012,(24):54-5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微博,作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信息传播平台至今方兴未艾。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微博年,自此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然而,微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的,网络流言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甚嚣尘上,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微博使用者媒介素养不高的事实。文章运用勒庞的《乌合之众》中的群体心理学,以新浪微博为例,简要分析微博的信息传播,进而为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网络社会现已进入“微博客时代” 在这个时代,网民作为参与的主体,既是网络信息的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由于微博在初始阶段出现了法律、伦理及道德规范的“真空”,使得一些网民的行为“失范”,所以建立起一种内在与外在的约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博的传播特性使网民缺乏伦理素养的危害更为严重,只有通过“自律道德”、“他律道德”以及网络伦理教育来实现规范与提升网民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0)
微博作为一种随着Web2.0交互网络的应用而兴起的开放式互联网社交服务,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微博便捷、即时的信息发布和获取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就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微博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国强  宋亚文 《学理论》2012,(20):268-26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方式不断更新。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微博作为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已被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广泛接受和应用。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当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从微博的特点入手,分析微博的出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利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因其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公共性等特点,在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挑战.一方面,政务微博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回应力、执行力、领导力、廉洁力和处突能力.另一方面,又因党政机构政务微博的职责不清晰、公务员新媒介素养的缺失、政务微博与网络新旧媒体的契合程度不高和政务微博存在运营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影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政务微博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一是要强化政务微博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联系与契合度,二是要加快政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三是要加强政府主导的多元合作共治,四是要优化政务微博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16.
马静  梁忠军 《学理论》2012,(22):192-193
当前微博成为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这对高校辅导员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主要从微博的特点出发,探讨微博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微博这一工具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微博作为最典型的社会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众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新特征。而独特的无标度网络结构正是微博社区信息传播众多特征的形成基础。因此,其政策引导体系的制定也必然依托于独特的社区网络结构。通过对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符合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特性,并依托这一特性,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迅速性、"明星"节点效应和稳健性等信息传播特点。基于上述信息传播特点,构建同时发挥"明星"节点和"草根"节点的基于微博社区网络结构特征的政策体系,可形成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8.
王博 《各界》2007,(11)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据库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逐渐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本文就数据库安全问题,提出了实现其安全性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在数据库安全性方面,如网络,统计数据库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新型趋势,作为教学手段的同时,亦形成全面优化的网络教学环境,通过研究网络微博与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及其产生的利弊关系,旨在为教学环境的日臻完善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网络微博对教学环境的优化作用如下:微博促进了师生间学术沟通,使学术探讨的平台更宽广;微博为教学环境提供广泛的信息,扩展了教学环境的宽广;微博为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成为彼此接纳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正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千百年来中国官民之间难以逾越的某种距离。但同时,"空壳微博"现象、微博功利化、微博公信力不足等问题也阻碍了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积极作用的发挥。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络问政新宠。曾经帮助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微博,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风生水起。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此番亦毫不落伍,许多党政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