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引起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片面追求GDP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体制而导致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取向的不完全一致更是加剧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的增长,除继续重视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外,中央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选择把扩大就业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陕西省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公经济发育不足.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扶持政策执行不力等是造成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当前山西省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是 :全社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国企下岗职工增势不减 ,再就业率不断下降 ;隐性就业、下岗职工就业不稳定 ,收入偏低 ;劳动关系与实际就业状况脱节 ;劳动力市场功能欠缺 ;劳动力供需错位 ;就业与就业转移难 ;企业无力筹措资金 ,下岗职工出“中心”难 ;优惠政策不落实等等。为此 ,必须调整政策 ,理顺体制 ,健全机制 ,加大投入 ,以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湖南劳动力供求矛盾也十分突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湖南劳动力供求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弱吸纳能力;二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体制性矛盾。要缓解就业压力,除了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灵活的就业方式外,湖南还应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就业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据国际劳工局估计,在全世界大约30亿劳动力中,约有1.8亿人失业。此外还有7至9亿不充分就业的适龄劳动人口。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看不到解决的前景。近年来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也丝毫没有动摇各国政府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的坚定态度。国际上的许多贸易争端,往往也起因于各国政府对本国就业岗位的保护。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讲,就业增长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就业弹性的增加。各国政府为增加就业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展开的。如果没有经济总量的增长,无…  相似文献   

6.
评估政府抓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绩效的重要性是确保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政府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其评估的重点是: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应注意的问题是:明确界定政府抓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责任,协调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讲究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敏 《理论探索》2006,(1):86-88
失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也是中国现阶段较棘手的难题。当前我国的失业人口众多,形势严峻,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政府应针对产生失业的主、客观原因,从不断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去努力减少失业,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5,(8):46-47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蔡昉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如何妥善安排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有效解决初级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简要回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从三次产业视角探索了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因此 ,非正规部门就业必将成为我国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非正规部门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实现就业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歧视,有其客观性.从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看,女性劳动参与率呈M型;家庭中男性户主就业,对妻子就业有很大的影响;男女劳动效率也存在差异.而男女性别差异、女性所承担的生养责任、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等现实,使中国女性在经济转轨中面对市场的冲击更大.促进女性的公平就业,可以通过法律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健全女性社会保障,提高女性的生活水平;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企业及社会公众平等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引入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劳动力价格、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关系的调节效应。运用1986年-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与制造业的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劳动力市场并未能通过价格有效发挥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一部分原制造业中的就业人员向服务业转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影响产品需求结构,阻碍了制造业就业弹性的增加;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价格、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扶持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13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报告, 称“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今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经济特区20年来,深圳市的就业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的主题,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大胆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率先在全国创建了新型劳动就业体制框架;二是加强市场载体建设,建立和发展了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三是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了特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四是加强外来劳动力管理,全面维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了就业立法工作,在就业工作的主要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劳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新形势下深圳的就…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城乡一体目标取向,深化农村就业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公平、有序的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的共同作用以及就业的市场门槛等因素,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格局,造成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要从改革户籍制度,改善流动人口就业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加强就业能力培育等方面入手改善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17.
防范和化解加入WTO后的就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就业领域的各种 矛盾相对突出,加入WTO 会对就业产生何种影响无疑值得关注。从长期趋势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自然也有利于就业增长及劳动力市场发育。反过来说,就是如果不加入WTO,把我国经济置于国际经济发展的运行之外。我国经济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就是压力会更大。但在初期若干年,则不可盲目乐观。 加入WTO初期 就业结构矛盾 有可能加剧 据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预测结果,到2005年,加入WTO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2个百分点。虽然GDP增长加快能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形成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发驱动力,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能够保证经济增长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就业不充分、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和消费骨干群体消费力量薄弱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是制约我国消费率提高和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需要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调节,努力保证居民的就业安全,增强消费主力的消费实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障预期.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的城市,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变革和外省市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上海的失业问题将显得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件关系到上海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大事。一、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是造成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重要原因从劳动力供给的两种基本类型看,由于上海人口增长而力生的劳动力自然供给引起的就业压力已愈来愈小,因为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产生的劳动力派生供给,给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无论从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20.
莫荣 《瞭望》2003,(34)
今年二季度,受非典冲击, 我国89个城市用人单位 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较一季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加之新生劳动力增加等因素,上半年就业形势持续紧张。但是,我国就业环境仍有有利因素,目前就业市场已出现恢复增长趋势,全年有望完成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