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执政党的社会支持资源得到扩展,一方面,通过经济制度改革,社会结构分化迅速,多元机会、权利和利益得到释放,并在各人群中得到重新分配,多数群体的选择自由和机会结构在扩展;另一方面,执政党自身也顺应这种变迁,从某个阶层或特定群体的利益代表,转型为多个阶层或群体间利益的协调平衡角色。  相似文献   

2.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得到较好的调整,政府与执政党积累了较好的政治认同基础.现阶段,社会利益分化加剧、阶层分化明显,不同的阶层、同一阶层内部不同的群体因为利益实现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知和评价.基于利益分化与获得,可将我国人民分为既得利益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中既有基于信仰形成的价值认同,也有基于利益获得与维护形成的"赞同"却"不认同"的政治态度;中间阶层其政治情感表现在认同中有挣扎、在肯定中有迷茫、在否定中有期待,还有一小部分中间阶层政治情感走向极端;弱势利益群体因为社会支持不够、参政能力和参政渠道有限等问题,其政治认同总体走低.  相似文献   

3.
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在急剧分化的过程中,在利益关系、权力关系、观念关系方面还不协调。我们应坚持公平正义和双赢互利的理念,协调阶层关系,优化社会结构,在阶层关系和阶层结构的相互建构中构建和谐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阶层重组中逐步发育成长起来的新兴阶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的论述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新的阶层关系。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地认识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引导其合法有效地表达和实现其利益诉求,发挥其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农村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阶层分化导致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多样化,需求和满足的矛盾加剧;相对稳定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裂痕日趋明显;阶层分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被剥夺感增强,社会公平感和满意度降低。这些结果都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了负面影响。消除这些影响要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处理好各阶层之间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坚持和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提高他们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从传统经济的单一公有制和分配方式,向现代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转变过程中,必然引起阶级、阶层新的分化和组合,从而带来利益关系的变动和新的利益矛盾。在解决多样化利益需求的矛盾中,如何能够达到各阶级、阶层及其成员比较满意的公平分配,又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这是选择利益分配机制模式和社会发展目标不能回避的重大原则问题。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互相抵触、不可兼得的。在资本家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确如此。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方法.阶层分化中利益格局的深层调整特别是分化机制"梯度"性而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阶层分化中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利益关系,国家应坚持在阶层分化中的公共性立场,主导阶层分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财政支出在阶层分化中的积极作用,保持意识形态建设与阶层分化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政治系统不同阶层的容纳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实践角度看,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的标志是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而从理论角度看,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则是社会结构实现现代化。当前,来自财富配置结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等社会结构层面的挑战,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着力消解利益固化,在中产化进程中积极引导社会中层,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以促进阶层和谐为核心的社会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罗洪 《理论导刊》2006,3(8):18-20
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使得改革之前的“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演化为目前的多元阶层结构,阶层已成为考察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变量。然而,在社会剧烈分化所衍生的多元阶层结构中,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及半失业人员阶层明显处于社会下层和底层的位置;他们是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与整个社会是断裂的。这正是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益集团与社会分层是政治学中两个重要概念,在理论上对它们进行比较,就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协调不同社会集团和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也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性质比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使社会各种群体、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会不断地从冲突摩擦到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关系的不平衡性,必然形成群际之间的矛盾冲突,如干部群体与其它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中间阶层培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就是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也就是社会中间阶层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间阶层利益实现机制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为此,应当从供需机制即劳资均衡机制的建立、城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入手,着眼于存量、增量、质量三个方面全力构建社会中间阶层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的新阶段,多元化的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已经使中国社会出现了阶级和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价值观、态度和期望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及时研究和把握现时国民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心态,有助于为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故此,我们针对社会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以取得社会政治心理发展变化的更详尽的资料。一、工人阶层:工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本的主体力量,其政治心态的积极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对党的信念是衡量工人政治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提出青年工人的阶层意识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对 1 0家企业青年工人的非概率抽样调查发现 :青年工人有明确的阶层认知 ,经济收入、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是青年工人观念中的三大主要分层标准 ,大多数青年工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处在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和下层 ,青年工人对本阶层的利益有明确的认同 ,但青年工人的阶层利益维护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并呈现出稳态化的态势;不同阶层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整合,协调各阶层利益,减少阶层冲突,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阶层分化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具体机制,以期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阶层分化是改革以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下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分化展现在多个维度:社会结构的分化、裂变与重构现象交错;经济分层、社会分层与政治分层并存;阶层分化、利益分化与观念分化凸显.社会阶层急剧分化也对执政党维稳能力提出挑战.提升党的维稳能力需要重构党的群众观念,强化对分化利益的整合,扩大对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体制化能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构建韧性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知识结构的变化、年龄结构的变化等,但更重要的是阶层结构或称群体结构的变化。所谓阶层,即是在社会结构中在政治经济地位、权力权利、生活方式及利益关系等方面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群体层。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身份制”限制的打破,个人发展空间的扩大,利益与权利的重新调整,经济成份多样化等等原因,工人阶级内部发生了阶层分化。比较明显的如出现了企业家阶层、“白领”阶层、“蓝领”阶层与困难职工阶层等。这些阶层在根本利益上相一致,但在具体利益上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矛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政治关系视角对戊戌变法中对立阶层——维新派和顽固派及所处历史境遇进行反思,发现政治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是决定各阶层社会定位及掌控国家政治方向的关键。当下我国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保障多元社会主体权益前提下谋求更长远、更均衡的利益共享机制,使改革成果深刻惠及社会大众,才是改革稳定、有序推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阶层分化考验党的执政和社会建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方式和机会的变迁,社会利益关系变得非常复杂,阶层分化愈来愈明显。阶层分化体现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然而,社会分层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面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阶层分化给党的执政带来的新问题,迫切要求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体制、政策创新,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私营企业主群体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提出独特的利益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福建省商会组织成为私营企业主阶层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利益代表机制和平台,使福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表现出新的态势。本文以福建省商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组织对福建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实践的推动,深入分析福建省商会组织在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浙北C镇的田野调研资料为基础,探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由于阶层分化而导致的农民上访现象。研究表明,在农村阶层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富人阶层通过获取村庄政治权力,掌握村庄资源分配的主导权。同时,他们还与地方政治精英结盟,共同主导着基层社会的分利秩序。农民的上访行为是底层村民对既有利益分配格局的挑战,是阶层冲突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长期的上访实践中,上访者的个体之"气"逐渐演化为阶层之"气"。利益的分化和反复的冲突博弈强化了底层村民与上层精英之间的差异和边界,滋长了村民的阶层意识。为有效治理农民上访问题,国家不仅需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而且更应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着力于优化基层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底层民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