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总体上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的。但是,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执政党职权与国家政权职权的部分性混合,执政党部分地兼有国家政权的职权,执政党和国家某些自身职权相对弱化等问题,要改善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执政体制,必须做到:制定一部规范执政党执政行为的法律,使执政党执政有法可依;根据党政不同职能进一步形成处理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的机制;实行以党政职能分开为基础的依法执政体制,必须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规范党内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是执政国家政权的政党。执政党执政,就是按照党的意愿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执政党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如何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力的监督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实现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执政特色,在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上有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问题是我国学术理论界近年来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在对"依法执政能力"概念定义上,存在两点不足.事实上,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依法执政能力";其二把党作为一个由很多先进分子结合而成的先锋队组织,主要是指党的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能力".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是由特定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什么政党或政党联盟可以成为依法执政的主体 ,是由一国的法律规定或确认的 ;依法执政的客体是指执政党依法掌握、控制和行使的国家权力 ;依法执政应包含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内容及执政行为方式的法治化内容  相似文献   

5.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实践依法执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法治意识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基石,作为中国唯一执政党的共产党要完全适应依法执政的执政要求,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就必须在制度、意识、主体、实践各个层面上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执政"这一概念在21世纪的今天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就执政主体,具体到谁在执政这一问题而言,至今仍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当然也还没有形成的答案。显然,执政党作为组织不可能自动执政,也不是以全体党员为基础的"全体执政"或者"整体执政",而是"代表执政制"。故此,我们将执政党的涵义重新解释为有资格选派代表依法进入政权的政治组织。代表执政制主要是指执政党的代表依法进入国家机关直接或者间接执掌国家权力的专门制度。执政者就是代表执政制中的"代表",执政者主要是通过进入国家政权内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执掌权力的重要的政党成员。"执政者"作为独立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执政党“善治”国家的需要,是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需要,是党依法执政与以德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其中 ,党的地位、任务及执政环境的变化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依据 ;正确理解执政党与社会、国家政权、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基础 ;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坚持依法执政 ,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和实现执政党的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党。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经制度政党迈向法治政党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在此前提下对执政党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依法执政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现阶段要解决的实践课题。它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首要的是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依法执政的法治观念,通过改革执政方式、理顺党政关系来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如何理解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也是把握执政党与国家治理秩序间关系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实践符合普遍的依宪执政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存在制定良好的宪法、尊重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作为依宪执政基础的"八二宪法"是一部制定良好的宪法,它为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与开放空间。执政党依宪执政的观念也出现了从政治性到法律性的变迁,宪法权威逐步树立。我们的宪法还存在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双轨制。宪法修订展示了其背后国家治理包含的实践导向、治理主义和政治自信三大面向。在此基础上,执政党依宪执政展现了一套自己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执政环境,总结世界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后,党的十六大及时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把党的执政能力针对领导干部具体化为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对任何政治体系都是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党的地位与效率往往取决于其合法性状况。在现代民主社会的背景下,执政党合法性有赖于意识形态与执政的有效性,同时在执政方式上依法执政的选择也是执政党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民主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现代条件下执政党治理国家的理性选择,它要求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将其执政活动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一种总体性执政,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中共都发挥着执政党的功能。在乡村社会,执政的主体是农村党组织,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农村党组织依法执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显。文章指出,目前农村党组织依法执政的重点在于依法进入村民自治组织,获得执政的合法性;通过党员个人和党组织的活动,体现执政党的意图;正确处理两委关系和乡村关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丰富农村党内民主的实践形式,以党内民主带动村民自治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由革命党的地位向执政党的地位的转变,而且在理念、结构和功能方面逐渐实现由革命党角色向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即党的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渐实现从神圣性向世俗性,从斗争性到包容性,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党与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逐渐实现从高度集权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党对社会的功能由逐渐由冲突的力量向整合的工具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党要执掌好政权,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关系;作为执政党需要更好地运用和谐哲学来执好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是党执掌好政权的基本遵循、原则和方式;以最低的执政成本取得最大的执政成效应成为执政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全燕黎  石碧球 《理论探讨》2007,3(4):129-132
执政党权威不等于执政党权力,也不等于执政党专制,它是与自由、民主共生共长的,其本身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深化"执政为民"意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完善"长效执政"机制来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执政党的执政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是认识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改进执政方式、发挥执政优势的指导思想;同时执政党的执政实践活动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检验与发展的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20.
构建"分合有度"的新型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和改革的关键。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政关系应该如何理顺调适?本文认为既不能走党政合一、以党代政的老路,也不宜勉强去党政分开。应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执政”的路径,构建“有分有合、分合有度”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