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胡昌方 《民主》2012,(2):55-55
报载.江苏省委、省政府在组织省直属机关干部走基层、搞调研、帮后进的实际工作中,多年来。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苏北贫困县之一的泗洪县。与此同时,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几任主要领导同志.也始终把“基层挂钩联系点”放在泗洪县“西南岗”地区的贫困乡镇。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从而使这里“旧貌换新颜”。对此,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2.
袁浩 《民主》2012,(2):55-56
笔者日前在下基层时发现,某乡镇一位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不仅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在各村村部大院公布.还将手机号码印成卡片分发给群众,老百姓要办理一些诸如转移组织关系、开证明、盖章、办证等小事,或者需要问询一些政策事宜。只需给他打个电话,就可以不用费时费事。有人笑话他是自找麻烦,该同志却说:“为群众服务就是要不怕麻烦!”  相似文献   

3.
何敬文 《理论探索》2005,2(5):14-17
基层干部是基层矛盾的化解者,但某些基层干部同时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矛盾引发者的角色,其化解矛盾工作变成了是“解铃系铃”的事情;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两个罅漏,客观上助长了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产生,成为导致农村“两委”矛盾的一个根源;化解基层矛盾的经济、法制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不同程度的缺失,削弱了化解基层矛盾的效力。在基层政府与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上,制度设计的“指导—协助”型扭曲为现实的“领导—服从”型,导致基层吸纳和化解矛盾的功能削弱。  相似文献   

4.
王厚明 《党政论坛》2012,(17):63-63
下基层与党员干部谈心,在谈及成长进步问题时,少数基层干部表示“看透了,想也不可能,不如想想自己的事……”云云,流露出对现状的诸多无奈和不满,多有消极倦怠情绪。而一些干部则表示,  相似文献   

5.
魏康乐 《各界》2012,(12):95-95
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对上级唯唯诺诺,对自己不惯自省,对下级一味说好,不愿意直面矛盾,造成了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禺。可见好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不仅要能坚持原则,明辩是非,正确把握住自己的立场行为方向,敢于面对自己和团队的失误、错误,勇于说“不”。  相似文献   

6.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7.
李亚敏 《民主》2012,(2):54-54
近几年,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风险”似乎在不断上升,该不该做好事?如何做好事?遇到他人有困难是多管闲事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让原本情理之中的“小事儿”,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不久 前说,当前官僚主义 的具体表现至少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他们平时在机关架子很大,下基层也是喝五吆六,官气十足。他们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第二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官僚主义;第三种是不讲科学、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的官僚主义。群众形容这些官僚主义者是“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这三种官僚主义中,最值得我们警惕的要算是第三种类型。这类官僚主义具有三个特性:首先是具有普遍性。目下是21世纪,搞的是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干部选拔上,特别是在换届人事安排中搞“一刀切”。这样,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就出现了班子成员年龄明显呈“层层递减”趋势。这种以年龄定去留、凭年龄用干部的做法,挫伤了大批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基层干部的浮躁情绪,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官僚主义”的帽子时有人戴。但究竟什么是官僚主义罪,答案似乎很难找,这就难免被有些人钻空子。“我犯了官僚主义”,说者轻轻松松,闻者也以为非常深刻。殊不知,这里已悄悄地用“主义罪”代替了刑事责任。“官僚主义”一词外延宽泛,内涵也不固定,象猴皮筋儿一样可松可紧,这就成了一些人的护身符和障眼术。其实,许多犯“主义罪”的实在是犯有玩忽职守罪,按刑法规定,是要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结果却全然尝不到坐班房的滋味。达  相似文献   

11.
张顺  李春 《瞭望》2001,(15)
近来,在基层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一些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对周围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志存在的问题却置若罔闻:召开民主生活会时不能开诚布公地进行批评;组织上了解干部廉政建设方面的情况总是想办法替他人“捂盖子”,甚至有的干部违法乱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些干部仍然极力为其开脱。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条重要理由是:领导之间,朋友一场,总是要讲点“义气”。 这些人所讲的“义气”,并不是所谓的“朋友义气”,“追其根源, 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江湖义气”的残渣。这种“义气”对党的建设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其一,“…  相似文献   

12.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深圳人自己投票选出深圳“十大观念”。“十大观念”为深圳30年改革开放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丰富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分析研究“十大观念”的产生和内涵,有助于研究如何在多元文化条件下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服务改革开放,有助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中汲取突破改革难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8,(43)
养人腐败求政绩基层干部指陈农民负担重的根源编辑部不断收到基层干部反映农民负担问题的信件,剖析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所在。变通术山东省招远市委党校张桂习、杨为林、路宏广来信,概述了一些地方如何“变通”5%的限制性政策:有的地方为了多提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硬性...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系统的157位基层干部,几乎每个月都能接到一张通知,随后,他们便会从四面八方按时赶到位于西藏南路、丽园路上的市政局党校。他们并不是去那里培训,而是去参加由局党校和局党委组织处主办的“基层干部读书会”活动。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当然,也挤进了一些处长、党委书记、院长和总经理。除非有特别重要的公务,他们绝不会缺席;即使是双休日,也不例外。读书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这些基层干部。给挥写都市辉煌的市政建设者“充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市政建设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  相似文献   

15.
王石是万科集团董事长,地产界的巨鳄。他游走职场几十年,当过兵,做过铁路工人,当过干部,从1984年起,在万科飞头雁至今,把万科带得如火如荼,万科曾连续两年被福布斯评为“世界最佳小企业”。这个神秘的地产大王,缘何如此气吞山河?我们不妨对王石如何管自己来个解密,领略一下他的职场风采。  相似文献   

16.
芮彭年 《团结》2012,(6):32-34
用民革上海市闸北区委会所属的综一支部自己的话来说.新一届支部的领导密切联系广大党员,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开展支部工作,努力团结支部所有党员.争做维护支部团结和谐的“润滑剂”.在支部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工作,一心一意谋创新”的工作态势;建真言、献良策、办实事,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促进了支部工作的发展。新老支部领导在回顾这段历程的时候纷纷说,别人是“五子登科”,我们是“四子登科”,我们为基层支部建设提供了一个好思路。  相似文献   

17.
袁浩 《民主》2012,(7):56-56
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大开门户,抢抓机遇,以各种优惠政策,广引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空前繁荣。但也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一方面整天嘴上喊着没有人才、需要人才、重视人才,另一方面却对身边的人才熟视无睹,甚至遭到压制。对此,群众称他们是“揣着人才找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培元 《各界》2013,(6):29-32
1943年7月15日,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康生抛出了《抢救失足者》的报告。他称“特务如麻”,并要求共产党员去抢救那些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为敌人服务的人。他说:“一个小孩子失足河中,如果是平时可以从容去救,如果是涨大水的时候,就要抢救。”于是,“抢救运动”轰然而起,“全线进攻”,“日夜抢救”,  相似文献   

19.
望哨     
《瞭望》1998,(17)
望哨欣闻“理论下乡”山东徐健近年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成效显著。最近,包头市委又组织“理论下乡”活动,将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与当地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相结合进行宣讲,同样受到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基层干部是党的路...  相似文献   

20.
一些地方的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民在有些问题上与基层干部结下了“死结”,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没有根据农村的新形势转变领导和管理方式。当前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应由此入手 各地农村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许 多矛盾和问题,如宅基地发 放、计划生育、土地承包、果园山林承包、村务公开等。这些问题由于干部思想未转变、干部更替等多方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梳理和解决,使一些地方农民和干部在一些问题上结下了“死结”。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