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娜 《学理论》2010,(21):240-241
将高校德育工作引入“主体间性教育”视闻范围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种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视界中,高校德育工作走向“主体间性”教育,坚持平等对话原则;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也走向“主体间性”关系,坚持互动交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的提出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和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岳清春  王会朋 《学理论》2013,(23):98-99
国外公共消防教育历史悠久,从社会教育到职业教育,世界一些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消防教育体系。在系统梳理国外公共消防教育的基础上,概括出当前公共消防教育的典型模式,并根据我国公共消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公共消防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消防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公共消防教育实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重在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达到“铸牢”实效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内容体系不全、主体认知偏差、覆盖面不广、方式方法不活、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需从组织保障、宣传发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统筹协调等方面构建完善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行政主体间性:府际关系研究的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时代的我国府际关系路径繁杂,种类多样,涉及多元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政府机关时尤为突出.行政主体彼此不理解、缺信任,是府际争议发生的根源.后现代语境下的府际治理从新方向寻求理路,促成多元行政主体的磨合与角色互换,实现行政主体间关系的良性互动,这正是行政主体间性的体现.行政主体间性的目标和网络型政府不谋而合,正是一张张行政主体网络,凝结成了更宽泛的行政生态环境;行政主体间性促成行政主体间精诚合作和协商对话.行政主体间性,基于宪政角度打破了上级政府的话语垄断,延展了治理主体的涵盖范围和实现了多元共治,维护了多元行政主体的公共利益,是行之有效的协调和弥合府际关系争议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体间性原则审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完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促进高校校园内主体意识、能力、品格的培养,实现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乃是指导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纵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主—客"体认识论和灌输方法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进入主体间性的认识论指导下的双向互动方法论实践阶段。当前主体间性认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传播能否顺利展开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甘超  杜红涛  周立丹 《学理论》2009,(18):279-280
基于主体间性原则审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完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促进高校校园内主体意识、能力、品格的培养,实现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研究》2021,(6):40-47
在政治传播视域下,党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是政治传播的体现,通过立规过程中系统内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以保障执规目标的实现。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作为衔接立规与执规的纽带,贯穿于党内法规执行的全过程,是推进依规治党的前提。当前由于符号的争议、语言的苛责、公开范围的差序和宣传教育的弱化等因素,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存在一定的实践障碍。立足于政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应从重视党内法规基础理论研究、提升立规技术、加强党务公开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着力予以完善,做到既能定分止争、增强互动,又能有效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从而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引导与普及。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土壤学课程教学,将研讨式教学、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突破"秧田型"课堂空间格局对互动教学的限制性,实现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层面来说,当前的民族互嵌研究还应关注民族间交往互动的隐形地带,即文化间性。实现交往理性、促进民族互嵌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就不同民族而言,主体与主体互为条件的共在是各民族文化间性存在之前提;二是理解差异,尊重他者,运用文化对话及有效沟通,承认并重视不同民族的文化间性;三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导向,确立不同民族主体间共识的基本规范,增强国家认同。基于文化间性理论,反思我国民族政策,应注重新时期文化弱势民族和新生代少数民族群众的"互主体性愿望",在深刻理解多民族文化包容性的基础上努力促成各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共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3)
"以问题导向激发主体互动"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教师总结"的基本模式,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1+N"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具体实施。"以问题导向激发主体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今年11月9日是我国第21个全国消防日,全国各地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各地消防部门指导校园、商场、医院等场所开展灭火逃生演习,印制各种消防安全手册、宣传海报和漫画,开放消防队站,让群众亲身体验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丽华  刘海涛 《学理论》2015,(7):220-221
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解放对人的约束和束缚,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主题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能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能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管理中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作为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门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样也需要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把主体间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斐 《学理论》2012,(1):81-82
长期以来,公安派出所在消防行政执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明确,即使《消防法》修订时赋予其消防监督检查职责,人们也没有将其作为消防行政执法主体来看待。因此,需要我们运用行政执法主体理论,并结合消防行政立法实际,对公安派出所作为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处罚、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行政命令的执法主体资格展开解析。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6)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重新树立人的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问题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倍受哲学领域关注的一个话题。主体间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和人之间的一般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于此,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现。而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为主体间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晓静 《学理论》2010,(10):242-243
分析了主体间性的提出及其意义,主体间性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主体间性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对其长远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