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学理论》2020,(12)
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生物安全内涵特征、生物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通过生物安全建设的思考,树立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构建生物安全的法规体系、应急管理网络、军民一体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英兰 《瞭望》2020,(8):38-41
“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将我国对生物安全问题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英美两国相继发布了《英国生物安全战略》和《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标志着国际生物安全战略形势已经走向新阶段。在严峻的生物安全威胁面前,亟需把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3.
赵磊 《理论探索》2020,(4):66-71
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具有现实必要性。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问题,生物安全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议题,生物安全将是"健康中国"与"美好世界"的防火墙。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尽早出台《国家生物安全法》,适时发布《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建设生物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动员所有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基础研究,加强生物安全工作人才队伍与专业智库建设,推动生物安全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4.
高庆国 《学理论》2010,(17):60-61
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被安全化。生态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继续生存还是自我毁灭的问题,是比一个国家安全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因此,各个国家基于各自国家利益形成了不同的国家群体,在生态安全问题上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和合作。我们必须突破传统安全观的视野,从新的角度改革、完善生态安全体系,以实现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一方面,自然环境自身运行的规律的确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地质灾害、生产和生活污染、疫病流行等,都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挑战着我们的生存安全.因此,研究并把握自然规律,防范自然灾害和疫病的发生;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6.
陈潭 《理论探讨》2007,(5):143-148
公共政策变迁是人类社会基本的正式制度变迁模式,是围绕集体行动而开展的自发的或通过人为安排的秩序演进过程.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变迁的必然阶段,是人类走向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的有效制度安排.作为一项政策工具,人事档案制度一直以来强化着中国的身份管理和单位管理,对于中国的人事管理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事档案制度突出的应该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而不是身份限制和单位控制的功能.因此,人事档案制度的变革不可避免.在可预见的诱致性政策创新当中,交易费用理论、公共服务理论、普遍信任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将为制度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急产业或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是人类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满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求,从事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和提供各种相应服务活动的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总集合体。  相似文献   

8.
邹德萍 《侨园》2004,(2):34-35
水、土、森林、动植物、空气等组成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环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维系一定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稳定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安全,一旦该"稳定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安全就会遭到威胁.然而,一个过去长期被忽略的严峻现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生物入侵,正在考验中国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利用文献资科开展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遗产的流失、市民的安危和城市的形象.因此,如何在公共图书馆内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是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安全现状分析入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图书馆安全防护工作的特点与困难,提出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向全球的日益渗透,在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文明与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社会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人类社会陷于十分困惑和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为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障碍。因此,研究建立网络媒体国际监管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面对经济时代下的道德困惑,信用缺失成为最突出的表现.然而,人类社会最严重的信用道德缺失在于人类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遗失了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信用道德,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为此,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福斯特认为,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真正开展生态革命,以重建人与自然间的信用道德体系,超越人与自然间的异化,实现生态和谐,开启人与自然间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2.
前五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实现财富梦的重要支撑:工具、设备、交通和通讯等当采科技门类的发展是先导,机器体系的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是条件,产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基础,世界科技中心、经济中心和文明中心的转移是现实轨迹。前五次科技革命也为人类实现生态文明梦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应用价值、劳动、社会关系、自然的异化是人类转向生态文明梦的价值因素、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第六次科技革命成为人类实现生态文明梦的重要支撑:以生命科学、民生科技、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当采科技门类的发展是先导,机器体系的智能化、环保化、安全化和健康化是条件,产业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是基础,世界新的科技中心、生态文明中心的出现彰显人类实现生态文明梦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任凤琴 《学理论》2014,(2):48-49
随着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挑战,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危机背后的社会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语境下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以期引起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关注。珍爱生命,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公共健康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国家和政府要通过立法或政策等方式担负起社会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五个统筹"是其本质内容和要求.代际正义是指社会制度的某种状态或性质,这种状态和性质,以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乃至社会资源在人类各代之间的公平分配和使用、满足人类各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其本质内容,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最终的社会发展目标.就人类主体、发展主题、发展的内容和目标、发展的制度安排四个方面而言,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代际正义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15.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国家的安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地区的和谐和国际的安全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构成了较大威胁.在非传统安全维护中,政府应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安全战略;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积极进行多边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6.
论精英治理及其终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社会治理现象一直表现为一种精英治理的状况.自然精英的治理属于人类最古老的治理;在整个农业社会的历史阶段基本上是由身份精英担负着社会治理的使命.在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中,自然精英与身份精英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技术专家群体担负起了社会治理的任务,他们属于技术精英.技术精英的出现是社会治理专门化、科学化和技术化的产物.技术精英是在官僚制组织结构中开展其社会治理活动的,他们治理社会的依据是一种系统化了的而又分门别类的规则体系.现在,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界线正在消融,一种合作治理的局面正在出现,它将意味着人类最终结束精英治理的历史,只有这时,真正民主的社会才会到来.  相似文献   

17.
张冉燃 《瞭望》2022,(6):46-50
在2016年被"点将"进入生物安全的研究领域后,张卫文感觉这个行当的变化当得起四个字:"天翻地覆". 张卫文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唯一的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也是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唯一涉及生物安全的战略研究基地. 张卫文告诉《嘹望》新闻周刊,2016年,作为科技部选派专...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民主的必然趋势,民主是和谐的本质要求.人类社会之所以尚未实现和谐,是因为人类还远未实现民主、或充分圆满的民主之故,只有民主,才能使人类社会渐进和谐之境.和平发展与平衡发展是中国民主发展必然遵循的道路,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经之途.中国的民主应是多阶级融合融洽、和谐相处的民主.  相似文献   

19.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建构起了以"民主""法治"以及由现代政府所承载的"公共行政"等为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个社会治理体系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社会处在进化过程中,不会停留在某种状态而不发生变化。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转型运动,意味着整个社会及其社会治理体系的重构。在思考社会治理体系重构的问题时,我们应当认识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社会治理应当承担的任务和开展行动的条件都完全不同了,因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以及所要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也将与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全不同,即建构以合作行动为特征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0.
占志刚 《行政论坛》2004,3(2):41-42
公共政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调控和管理社会的规范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应当与现行法律相一致;作为行动方案,它应当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如果合法性或合理性欠缺,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因遭受抵制而无法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