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松松  许继炜 《求知》2020,(1):16-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决定》还提到: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不变的"政治本色",也是推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或偏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并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并规划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作出的全面部署和战略安排,使国家治理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坚强保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重点、以坚定"四个自信"为战略定力、以独立探索为创新追求。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党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部分,并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关于党如何领导社会建设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党对社会建设的总体领导布局、党对社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的规定、党在社会建设中的领导工作机制、党对社会建设人才工作的领导四个方面,为社会建设进程中形成科学和完善的领导体制与领导方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郑瑞同 《求知》2020,(4):51-52
派驻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是党内监督的制度性安排,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唱好"一二三四"歌。  相似文献   

7.
刘辉 《理论导刊》2020,(3):44-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较之西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四大特色:坚持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体制特色;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理念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理论特色;以行政效能的高位运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效能特色。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四大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成功,并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个体系的核心点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说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4)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是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宪法制度的发展,证明了我国的宪法是好宪法,应当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几次修改表明,在党的领导下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既可以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又可以保持宪法的生机与活力。新修订的宪法对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地位、国家发展目标、健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完善国家监察体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健全党领导下宪法修改的体制机制,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人才,营造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课题,这对学界从理论框架和实践方向上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中西方理论语境差异尤其是针对西方社会治理模式中因重返官僚制而导致的内在张力与弊病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应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和"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治理机制入手做出积极应对。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个别专注理论思辨的社会治理理论流派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更应是一种行动纲领。从战略方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破解了以往中国地方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从五个方面为未来深化改革提供了转型出路。  相似文献   

11.
董家禄 《求知》2020,(1):7-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宏大愿景,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蓝图,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境界,提供了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审视和定位党的政治建设就必须厘清政  相似文献   

13.
朱志伟 《瞭望》2022,(11):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命题,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长期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深刻把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取得成功的基础保证。一、巩固政治领导"主心骨"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政治领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政治论断,提出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政治领导能力的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和历史传统,是党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基础和思想保证。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形成政治自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对理论修养、政治素养要求极高的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懈探索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反腐倡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党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有关反腐败的一整套完整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战略、工作任务、工作步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累了反腐败斗争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有力政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解读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向发力,而“有力政党”是推动两者更好结合的根本保证。有力政党是关键,有效市场是基础,有为政府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认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必要又重要,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邓小平以修订和制定《宪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特点,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志明 《求知》2004,(10):10-12,23
我们党是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党的领导职能的实现,必须落实到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上,而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果,最终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因此,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在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机制。这就要求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使党的领导机制的局部改革与党的领导制度的整体重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必须考虑到党的领导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功能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