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政策网络:概念、类型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衰微,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政策网络逐渐成为政策分析领域的主流话语和研究途径.政策网络是一群互赖行动者之间建立某种稳定程度的社会关系形态,以促成政策方案的形成或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可以将政策网络划分为作为分析工具的利益协调模式和作为实践创新的治理模式两种典范.尽管作为政策网络理论仍存在种种缺陷,但是它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对于理解公共政策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领域与网络有关的概念有多个,极易引起混淆.国外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相对独立的路径演进,分别是政策网络和网络化治理.前者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欧洲,后分化为利益调和和治理两大学派;后者则以美国的研究为主,在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都有所发展.国内与网络有关的概念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社会网络、政策网络、政策网络治理、网络治理和网络化治理等.其中社会网络引入最早,主要被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所关注;政策网络和政策网络治理与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两大学派相对应;网络治理与网络化治理的使用主要与翻译、学术传承以及使用习惯有关,但每个概念皆有三重来源.西方两条研究路径都涉及治理,而两种治理的内涵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运行机理、价值标准、主要问题以及政府的角色定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政策网络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晶晶  李德国 《理论探讨》2005,1(4):122-125
政策网络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公共政策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发展路径上看,它可以划分为作为分析工具的利益协调模式和作为实践创新的治理模式两种类型。作为新治理模式的政策网络与现代社会的分化和交互结构是相互契合的,它为政府结构从科层治理向网络治理形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政府选择、组合和优化适当政策工具提供了现实平台;为政府通过"政策学习"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价值支持。尽管作为治理工具的政策网络仍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作为一种新成长的治理框架,它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利益多元抑或利益联盟——政策网络研究的核心辩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网络的研究,缘起于"多元主义是否适用于现实中的美国政策过程"的质疑与追问,兴起了一场反多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间的争论与辩解,搅动了人们对于政策过程中利益多元还是利益联盟的本质探究,同时催生出诸如亚政府、铁三角、政策共同体、议题网络、倡导联盟等新术语.其中,亚政府、铁三角、政策共同体等术语,表明政府在与利益集团的利益联盟中实现对政策过程的操纵,公共政策只是一部分政府部门与利益集团狭隘利益的体现;而议题网络、倡导联盟等术语则表明公共政策并不只是政府与利益集团的互动结果,包括传媒、公众等在内的广泛主体都可以而且事实上也参与其中.在广泛阅读西方文献的基础上,疏理政策网络各种称谓和概念之间的前后传承关系,使充斥各种概念的政策网络研究清晰化和明朗化,同时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揭示这些概念所隐含的内在意涵,理清政策网络研究的基本研究脉向,说明政策网络研究本质上是对"政策过程是利益多元还是利益联盟"这一问题的求解,表明政策网络研究旨在对政策过程作出最贴近现实的描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政策工具选择的视角、研究途径与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煌  杨代福 《行政论坛》2009,16(3):21-26
就理论上而言,政策工具选择具有经济学视角、政治学视角、规范视角与法律视角等四种视角;存在传统的途径、修正的途径、制度主叉、公共选择与政策网络五种最为典型的研究途径.政策工具选择的特质在于该选择不仅应考虑政策工具本身还须充分考虑政策工具运作的环境.考虑政策工具本身须运用理性的思维,而当前政策工具运作的"核心环境"为政策网络.因此,对政策工具的选择须基于理性与网络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作为当今人们快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表达信息的常见方式,成为当前公民表达民意、反映需求的重要渠道,然而呈多样化、密集化的网络舆情事件中,只有部分能成功触发政策议程,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值得探究。本文在多源流理论视阈下对多个案例进行梳理分析,预设“社会——网络——国家”三元分析框架,结合政府回应情况总结归纳出三种网络舆情触发政策议程的模式,阐释我国网络舆情对政策议程的触发模式。回应性政策议程触发模式的优势在于政策的可执行性强、民主决策程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政府提高公信力,但该模式下可能致使决策者对问题出现误判、可能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等缺陷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政策网络:公共政策创新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政策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真实地认识到公共政策创新过程中的现实图景.我国某些公共政策创新失败的原因正是其忽略了政策网络的存在,忽略了政府对政策网络中个人和组织的依赖属性.我们应当重视政策网络在政策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培育网络主体的公共理性.构建协商民主与政策网络的良性互动,加强政策网络的学习机制等,从而形成合理、优良的创新政策,保证公共政策创新对社会的持续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图以上海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和重构城市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为案例,对政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变化与政策规则调整的渐进主义特征做出解释.通过案例研究和制度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发现如何控制利益相关者的阻力行为以及强化决策者的预期信念,对于推动政策变迁的进程至关重要.上海市医疗卫生政策决策者是否能够进一步推进改革政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依赖于其对已有政策的效果(即相关者行为模式的变化与预期的方向相吻合或一致的限度),而且还取决于其对进一步改革政策下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变化的预期能力及其一致性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政策网络理论应用于我国公共治理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礼 《行政论坛》2010,17(1):48-50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政策网络理论从产生到备受争议再到不断发展完善直至成为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核心,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并成为人们对治理理论探索的新焦点。当前,对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作为政策过程的分析和描述工具;二是将之作为新的治理模式。分析作为治理模式的政策网络理论适用于我国当前公共治理的制约性因素,有利于将政策网络进一步应用于治理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政策网络:流派、类型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勇 《行政论坛》2007,199(2):41-45
网络分析方法是西方社会科学界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具体到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形成了政策网络的理论体系。政策网络理论本身是庞大而复杂的,一般而言,可以划分为美国学派、英国学派和欧洲学派。政策网络既是一种治理模式,也是一种利益中介结构。由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复杂性,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政策网络进行了分类,为其在政治科学中的进一步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历史制度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新制度主义流派,它强调中观层面的制度是政治分析和政策研究的中心,认为制度和政策一旦形成后,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观对政策研究具有解释性意义,政策网络是中层制度的具体化,政策秩序的基础在于社会资本的培育,政策选择是遵循结果性逻辑和适应性逻辑的结果.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对政策研究具有描述性意义,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了政策稳定和政策变迁原因,间断-平衡理论和否决点理论说明了政策变迁规律和政策阻滞的原因.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对政策研究具有建构性意义,从三个层面解决政策研究的困境,架起历史制度主义与政策研究之间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政策网络理论要想超越“描述”功能,增进其“解释”功能,必须与其它理论相整合,而制度主义与政策网络的嵌套与整合,可增强其在政治与政策过程中微观层次方面的描述能力以及因果关系方面的解释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政策网络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在网络分析与IAD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政策网络与制度主义相整合的分析框架,以为相关经验研究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13.
政策网络的两种分析途径及其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任勇 《公共管理学报》2005,2(3):55-59,69
政策网络是运用网络主义来分析政策过程的一种理论框架。不同的学派对它有不一样的理解。在学术界都承认政策网络是一种在分析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的方法基础上,分别从利益中介和治理两个不同的分析途径对政策网络进行研究。不同的分析途径导致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以上的分歧深化了对政策网络本身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政策网络管理应重点研究七个基本问题和应注意十个重大问题,政策网络管理存在工具、互动和制度三种观点和个人权威控制、专制控制、结果控制、文化或集团控制、声誉控制五种控制机制,具体管理模式可以从行动者、认知和制度三个维度和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和网络宪政三个层面进行架构,并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网络管理行为.网络行动者的数量、管理能力与技巧、网络的开放性、利益冲突、网络管理成本是影响政策网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网络管理的绩效也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到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发钦 《学理论》2011,(21):232-233
借助网络技术条件改革"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吸引力、增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拓展延伸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网络环境下改革"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要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的信息平台,创新"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延伸"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高度动员与控制的同心圆式组织网络的形成为推进响应式政策执行模式提供了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前的政策执行具有自上而下推进,自下而上的响应、压力层层叠加、被组织性以及以动员与运动为其动力来源等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既有体制性原因,也和模式自身固有的不足相关。这种模式不仅会放大政策本身的错误,而且影响了政策执行的理性社会建构过程,并不利于政策执行的自组织,从而最终不利于政策在执行环节的自我校正。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民众与中央政府的沟通壁垒,实现了二者在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制定环节的网络互动。这一社会政策过程模式可概括为"双向沟通—循环修正"框架,即政策前台与社会成员在网络互动场域中,以网络媒体为中介,达成"筛选表达—政府反馈"的双向沟通,并在持续的双向沟通中实现对政策方案循环修正的过程。此模式增强了民众"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能力,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某些弱势群体发声的排斥、"营利性"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以及循环修正的高成本等。因此,应谨慎、合理地利用网络互动模式,进行政策的制定和修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政府培育和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案例进行回顾与凝练,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系统性地探讨了网络众包模式的基本内涵、构建方法及现实效用。提出: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众包模式是"组织分包、大众参与、网络平台支撑"的一种常态化组织形态,是政策受益者兼政策制定者的一种政策制定模式,它既是信息时代各类组织(政府、社团、NGO、企业等)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的一种看似"随机的"、"碎片的"、"自生自灭的"却是必然常态存在的、不可忽视的、无组织的组织形态,而其模式又是协商民主、公民治理、公民参与、决策民主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为我国决策民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提供一种全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以执行网络为基础,以协作性治理为补充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创新成为新趋势。但是网络化管理和协作性治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从中性的工具主义角度来理解政策执行的手段性功能,相对忽视了这种方法创新本身的合理性。为了克服工具主义的片面性,需要自觉认识公共政策执行网络及协作性治理作为模式创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区域管理正在从传统的都市区(Metropolitan)管理过渡到巨型都市区(Megapolitan)或者城市走廊(City Corridor)的管理.从社会技术系统(Societal-techno System)视角,将区域管理作为一个涉众系统(Multi-actor System)考虑,研究物理系统与社会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基础设施网络和跨区域治理关系,探索涉众系统情境下的政策制定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哈大齐工业走廊案例和松花江水污染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整合具有嵌入性特征;基础设施整合和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形成,是跨区域治理的基础,所形成的城市网络,其核心功能体现在"分散的集中化"上,以保证有效的基础设施整合、分工网络的形成和提供高级生产者服务;在跨区域治理政策制定中,应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组合的基于规则和过程的涉众情境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以实现社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