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提出革命三要素:第一,对旧有政治制度的暴力摧毁;第二,新的社会集团政治意识增强并投入政治;第三,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并使之制度化,并从革命斗争主体、革命策略的不同和有无明确的开始、结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来比较东西方的革命类型。基于该理路,他认为导致东西方革命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革命前的政权性质不同,导致了其革命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3.
庄严 《理论探讨》2003,1(2):22-24
列宁的革命观强调的是政治革命 ,它力图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改造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而葛兰西则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革命 ,它以激发无产阶级的内在潜能和首创精神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它们是适应两种不同社会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中是相互补充的。二者的结合 ,对于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目标是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符合历史规律地向前发展,又不断在社会革命中推进自我革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革命情怀,凸显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坚定决心和制胜秘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要经验之一。从明晰本源中深挖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出场境遇,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容的守正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经验的继承发展和对新时代推动“四个伟大”的科学研判;从厘清源流中考量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容架构,主要表现在自我革命为社会革命提供精神底色、政治保证、动力源泉以及人民立场;从接续泉源中探寻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理路,旨在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培育党的问题导向意识,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革命事业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1)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回顾近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失败中自我反省、跟随时代浪潮自我革新、自我超越,永不止步于当下现状,才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取得伟大成就。分析我们党"两个革命"的实践历程有利于在新时代继续保持自我革命优良传统来推进新的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道德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尚道德形态,开创了我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新阶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革命道德教育对于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克服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革命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大学生对革命道德内涵实质的领会把握,增强革命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发挥是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道德教育路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革命     
《团结》2011,(4):47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革命"一词,出自:"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卦.彖传》,意指纪元前商王汤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这里的革即变革,  相似文献   

9.
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底蕴,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革命文化衍生出来的革命战士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的英勇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砥砺前行的精神食粮。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过分崇拜和过度消费,革命文化功利化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革命文化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加强其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既有助于宣传我们的优秀文化,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自是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在它全面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中共的“文化革命”观却经历了由“纯粹文化”到“观念”层面革命的三次反复,最终又由“观念”层面进入政治层面的“夺权”革命.其过程错综复杂,原因多种多样.对此变迁进行梳理和分析,能使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共及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冷新宇 《学理论》2009,(27):208-209
我国近现代革命史迹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们数量庞大,内容明确而主题集中,分布广泛而又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区性,类型构成多种多样。作为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物见证,真实地展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不息进击的历史脉络,是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在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最新阐述和实践表达。党的革命话语体系中的“自我革命”虽不属于“政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范畴,但不是孤立在社会革命之外的。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呈现出辩证立体的关系,在互动关系上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引领、社会革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效动能。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这是由党的革命属性和使命追求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身百年奋斗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只有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成功回应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对指导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亲手锻造出来的,并承担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虽然他们一开始会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拜物教所蒙蔽,但是他们最终会觉醒,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需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成立政党以领导革命,并团结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以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对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等同志吸收了革命主体理论的有益成果,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不是一个内部严整统一的体系,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身上呈现为不同的理论形态。他们从阶级意识、精神分析、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层面提出不同的革命策略,将意识觉醒的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艺术家、边缘群体和青年知识分子上升为新的革命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发掘的革命带有典型的主观性、微观性、渐进性和非暴力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不过是反叛现实的一种人道诉求,其革命视角的伦理性而非实践性,革命方式的妥协性而非彻底性,革命主体的单薄性而非大众性,革命路径的空想性而非现实性,决定了其无力从根基处撼动资本主义大厦。  相似文献   

16.
季立东 《学理论》2009,(18):18-19
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论述的根本缺陷就是对科学发展的内在机理没有讲清楚。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机理乃是充满偶然因素的随意性:这首先在于他割断了历史本身的联系和发展,其次就是范式本身没有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岑燮钧 《各界》2013,(1):60-61
一个人若碰上一个好时代,那么就是与老爹对着干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吴虞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陈小丽 《学理论》2011,(24):33-34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常常难以区分。一般而言,"自上而下"是改革",自下而上"是革命。从性质上看,改革与革命都有可能会是社会转型性的根本变革;从方法看,改革与革命都既有可能是暴力的、流血的,也有可能是和平的。不能拿改革或革命的一次成败,论证其道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张婷婷  闫佼丽 《学理论》2015,(5):111-112
1935年,为了得到苏联更多的援助,盛世才继续奉行亲苏亲共的政策。在盛世才的邀请下,俞秀松等人进入新疆,参与新疆建设,成为在新疆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中共党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陆续选派一百多名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奔赴新疆开展工作。在疆工作的共产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们勤恳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斗争精神,无畏的献身精神无不影响着新疆的进步人士与青年,为三区革命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李永忠 《学理论》2014,(7):166-168
川南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漫长夜里,川南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开创精神、奉献精神和实干精神。这些精神与同济大学等文化机构在川南李庄小镇开展文化抗战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川南人民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融入地方文化、开展学生实践等方式铭记和传承老区革命精神,将其转化为川南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