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杨仁忠 《理论探讨》2006,46(3):30-33
“公共领域”是一个理念性、实体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概念,其最根本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它的宪政民主价值,即理念层面上的公共领域为现代宪政民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实存层面上的公共领域则构筑了现代宪政民主赖以存在的深厚社会根基,而价值性层面的公共领域则为现代宪政民主提供着有力的价值支持。公共领域的培育、完善和发展是完善民主、力行法治和保障人权的社会前提。因此,可以说公共领域理论既是宪政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宪政民主实践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对于当代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民主、法治、人权等要素置于宪政概念之下的复合宪政观,是当代中国法学界阐释宪政涵义的通说。它折中融合了毛泽东式的民主宪政观和西方式的自由宪政观,是宪法学者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本土课题,在有限的学术空间内传播西方立宪主义原理的一种智识努力,代表着当代法学界对宪政概念的一种中国式理解。但是各个要素内涵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间存在的张力,使得复合宪政观无法消解围绕宪政涵义所发生的争议。摆脱宪政概念中的实体性要素的困扰,达成"依据宪法运行的政治"这一形式性的宪政概念共识,是可行的替代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军科 《学理论》2011,(24):39-40
从民主的角度对宪政进行定义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因为,民主和宪政具有和谐关系。这既体现在二者在理论基础、制度设计和价值目标上的相同之处,又体现在民主能对实现宪政的目标即限制权力有援助作用。但这种亲和性并不能掩盖民主与宪政潜在的差异。它们二者间甚至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冲突关系。因此,民主与宪政处于复杂的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建构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问题。由于民主与政治秩序、国家能力之间的张力,民主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运行存在困境。民主具有"非自足性"特性,即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不能自我运转,作为一种价值也不能自我实现。它依赖于宪政的保障。宪政为解决政治争端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可以实现权力的有序传承和增强国家能力,从而能有效地规范和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转和民主价值的实现。通过宪政建设来推进和保障民主才是建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4,(2):63-63
秋石在2013年10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宪政民主”是继“普世价值”思潮之后又一股有影响的政治思潮。“宪政”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对西方宪政在学术层面介绍和讨论是可以的。但在有些人那里,“宪政民主”几乎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话题,称“宪政民主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这就值得警惕。我们党历来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文成 《理论视野》2010,(12):37-39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建立了中华民国,践行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迈向现代,实现了政治形式合法化、政治结构理性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变革,需要立足现实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司法审查(JudicialReview)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可以说,没有司法审查制度就没有宪政,没有司法审查制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法治、监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文明。(一)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状况、宪政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其采用的司法审查制度在主体、内容、审查对象、作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完全相同。各国学者对司法审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从各种对司法审查概念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司法审查有如下特质:1.司法审查的主体是法院。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有宪政以来,宪政的发展就是与公共行政的历史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宪政之理念与精神的实现,彰显一国之立国价值;而民主则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实现民主宪政之理念与公共行政的整合,不仅成为西方政府追求的目标,它更是我国努力的一个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斯彬 《理论导刊》2006,(12):43-45
宽容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价值。现代社会应当以宽容为价值取向来建设宪政。但是,历史上宽容和宪政曾经分离。实际上宪政秩序蕴涵着诸多的宽容价值,这首先体现在宪政的价值基础是维护人的尊严。其次,各种宪政权利包括自由、平等,都维护着宽容在现代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这是通行的民主概念。但是,考察民主这一事物的全部历史和发展趋向,看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恐怕这一通行的概念还不能算是严整的概念。对一个事物没有一个严整的概念,就没有形成对事物的质的认识,当然也不能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不能驾驭事物的发展。对民主这样一个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的认识,怎能满足于一个并非严整的概念呢?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宪政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追求宪政与民主、权力制约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是当代世界宪政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显现出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强调秩序和稳定、重视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加强人权保障等基本走向,这既符合当代世界宪政发展的潮流,也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宪政视野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运行进行经验性和规律性概括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其具有基层民主自治理念性的属性,自由、民主、平等及权利等是其主要的理念要素,这几个理念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自由与平等是权利理念的根据和基础,民主理念是权利理念的保证,权利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理念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理念领域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蔓  冯秀军 《民主》2007,(2):17-19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中国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16.
实施宪政对现代国家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宪政为国家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通过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达到国家与社会、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最终建造一个强大国家。在当代中国以民主和法治为基本走向的现代化政治发展中,加强宪政建设应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谢儒弟 《团结》2003,(6):44-47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的首创者和积极推行者 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宪政的首创者和积极推行者,他的关于如何在中国推行西方式的民主宪政,以及推行什么样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  相似文献   

18.
民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研究民主问题的逻辑起点,但却常常是被研究者搞得比较混乱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考察和归纳古典民主理论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民主的内涵主要有:核心是主权在民,前提是自由平等,通行"多数原则",实行权力制约,崇尚制度化、法治化等价值追求。而民主的具体形式和不同类型则是民主的外延,是由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民主的内涵,需要通过民主的外延来实现,但民主的外延不能等同于民主的内涵,或者至少不能涵盖民主内涵的全部。20世纪上半叶以来,西方和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些"加限定词"的民主概念,导致了民主问题研究上的理论混乱。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离开这一点,任何意义上的加"限定词"的民主都偏离了民主的本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很多边缘性的民主因素,它们不是民主,但可以在现代民主的核心成分的作用下为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宪政民主的精髓所在,接着列举了中国传统民主性因素的主要表现,最后展望了这些边缘民主因素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共存与互生:民主宪政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宪政和市场经济作为政治与经济两个不同的制度规则已经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认同,市场经济发育发展的同时,也是人类追求民主宪政的时代,市场经济与民主宪政是同时期两个具有标志性的但又有着不同逻辑体系与理论规则的主题话语。民主宪政观念的生成和培育深受同时期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刻影响。民主宪政理念在制度选择上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和理论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