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孙健  王涛 《理论视野》2023,(12):75-80
基于系统观念从整体性、结构性、要素性三重维度审视党的政治建设,对于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整体性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伴随党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实践、逐渐完善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的演进历程;从结构性维度看,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旗帜鲜明讲政治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三条逻辑主线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从要素性维度看,新时代锚定党的政治方向、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重点要素,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成为重大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历史维度看,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从现实维度看,是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应对和必然选择;从理论维度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与拓展。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拓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学理空间,有助于提高我们贯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政治先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重大命题,是事关"伟大工程"的理论课题。党的政治建设旨在保持党的政治先进。党的政治先进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结合体,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精准的价值定位、鲜明的特征要求、完整的体系维度。应从新时代党的政治先进的价值定位与特征着手,探究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点和核心点,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生成具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它有特定的内容;从实践逻辑看,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突出的理论方位和鲜明的现实指向。遵循政治建党的历史、立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是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党中央权威、提升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三个主体层次的建设,构成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摆在首位"与"居为统领"之间的逻辑互动凸显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方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与政治功能、坚定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与全党要始终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成为实现政治建设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了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历史维度看,信仰、信念、信心是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反映了历史必然性;从现实维度看,信仰、信念、信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有着现实合理性;从理论纬度看,信仰、信念、信心是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之上的,符合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政党形象是大众依据政党执政理念和实践对其的总体印象、认知和评价,也是政党自身精神面貌和内在品质的整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并在不同时机、场合深刻阐述了党的形象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关于党的形象建设重要论述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何要建设党的形象、建设何种党的形象和如何建设党的形象”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生成逻辑上,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时代逻辑;在科学内涵上,从笃定信念和坚定自信的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自我革命的形象、自信开放和担当的国际形象、维护党的光辉历史的形象等方面展开论述;在实践进路上,强调要从坚持贯彻和落实党的“六大建设”、优化党的队伍建设、创新党的传播载体、注重绩效谋发展、提升党的国际形象传播力等维度进行构建。这些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来源有五重维度。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内政治文化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基",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体",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本"。对这五重维度的考察,回答了党内政治文化"从何而来"的问题,为深化党内政治文化研究、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多方位发力、统筹推进。从理论维度看,要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力量;从实践维度看,要坚持赓续传统和善于创新相统一,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从目标维度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涤除消极庸俗的政治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从价值维度看,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中发挥着价值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从历史的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是赢得民心取得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保证;从现实的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从政党安全的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从责任担当的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既是从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又是面向新时代对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入揭示,具有深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党的历史进程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由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的独特功能决定的,是由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完成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总体要求决定的。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要素,着力解决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规矩、净化政治生态、加强政治文化等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互为前提、相得益彰。从理论逻辑来看,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本质一致;从历史逻辑来看,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相辅相成;从现实逻辑来看,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互为动力。揭示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的内在蕴涵,打开牢记初心使命与推进自我革命在理论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互联结的视野,既有助于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也有助于增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刀刃向内、不断自我革命的精神力量,从而锤炼政治品格,锻造过硬本领,永葆党的本色,始终如一践行初心,勇担使命。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涵丰富,从逻辑维度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回归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借鉴和吸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实践与国内外环境现状的现实结合;从内涵维度看,两山论、生命共同体论、生态文明兴衰论是支撑起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场域,不仅具有既定的场域时空坐标:新时代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具有多重场域维度,即纵轴展演的历史和现实、横轴呈现的世界和民族、中心辐射的精神理论、全维展示的价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场域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赋予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其内涵必然蕴含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基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场域的时空坐标与多重维度,可从根本遵循、首要任务、核心内容、组织原则、价值追求和关键环节等六个方面理解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原则和核心要义,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有力举措。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来把握其精髓要义,对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任务要求、增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和实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注重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往而不胜的重要精神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建设,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则的遵循,对百年来党加强思想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新时代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政治与思想自觉。深刻把握这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新时代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不仅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也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领"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四个全面"战略举措中的极端重要性。这一重大理论创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科学地解答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动因""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原则与启示"等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革命党与执政党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们正确认识革命党与执政党问题,以执政党思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逻辑起点。区别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四个维度是:党政关系的维度、党法关系的维度、党群关系的维度和党内关系的维度。从党政关系的维度看,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在于与政权的关系不同、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不同、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党的政治任务的不同、作用于政权和政治体制的方式不同。从党法关系的维度看,区别在于法律地位不同、对法统的态度和行为不同、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不同、对法的重视程度不同。从党群关系的维度看,区别在于群众概念的外延不同、脱离群众的危险程度不同、分析群众的方法论不同、判断群众政治上先进落后的标准不同。从党内关系的维度看,区别在于对党员和干部的要求不同、党内的领导方式不同、党的建设方式的不同、党的活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强党的思想,是把握理论强党的理论维度;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强党的历史实践,是理解理论强党的经验维度;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坚持理论强党的现实维度;增强理论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强党的路径维度。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诞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灵活运用,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理论的相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俄国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对其革命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从理论逻辑来看,列宁从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目的出发,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述了为什么要灌输、怎样灌输的基本理论和重要依据;从现实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揭穿了俄国经济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面目,为工人运动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一般规律,在今天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