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7,(4):102-107
关于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传统观点认为,主要是由效率和公平因素来决定的,但仅仅用地方财力、经济发展的差异来解释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是不够的。财政资源分配者与被分配者的政治联系这一非正式制度在政府间转移支付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委书记的教育程度、年龄、任职经历、挂点联系的高级官员的政治影响会影响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此外,是否属于财政省直管县、是否是民族地区、是否是贫困县及贫困程度高低也对争取专项转移支付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由中央政府支配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过程引起的,地方政府被动服从中央政府确定的财政分配利益格局,缺乏实现财政分配利益的权力和权利治理机制。应尊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和诉求,完善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政治权力治理和政治权利治理,以法律形式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注地方财政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经多次金融风波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全社会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了解,从而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形成了共识。然而对财政风险问题,由于多方原因,目前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尤其是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地方财政风险是地区 公共风险的集中反映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在地方即是政府 ),分配的目的是政府实现职能的需要;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社会经济。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稳定方面出现的问题,政府往往首先运用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这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弱化的表现,与我国当前的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不无关系。部门利益的固化与扩张,带来横向的部门财力割据,影响了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有效发挥;加剧了纵向的财力上收,使地方财政困难,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改革决策与行政不分的行政体制和零碎化的财政分配方式,使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归还于政府决策机构;通过竞争性财力分配、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解决部门固化自身财政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和平 《行政论坛》2009,16(1):18-21
体现公平原则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义,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所要实现的公共理想之一.因此,政府有能力也应该且必须在社会再分配中担当起实现公平原则的职责:即拓宽再分配主体,完善再分配手段;抑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完善社会再分配政策体系;理顺财政再分配职能,健全财政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再分配行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与发展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6.
县级政府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县级也是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最终落脚点。本文运用1994—2009年中国县级社会经济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那些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努力程度低的县级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促进财政均等化是中央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2002—2009年期间,那些教育供给水平低的县级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相比于分税制初期,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研究还发现,县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人员规模与财政转移支付正相关,表明"经济效率"和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也是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分配过程考虑的因素。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的改革应强化转移支付的积极效应,同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谈谈财政法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凭借政治力量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中国财税体制的几次变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 ,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方面。中央政府主要是实现分配职能和稳定职能 ,地方政府的职能应是资源配置。如果职能混淆 ,则必然造成效率缺失 ,出现混乱。尤其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管制 ,使地方缺乏财政自主权 ,则必然会造成许多事情中央管不好 ,地方又管不到的现象 ,甚至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危机。从建国以来的几次大的财政改革所相应带来的变化 ,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立地方独立一级财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任春华  袁辛奋 《学理论》2009,(23):50-51
将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如果初次分配严重不公,政府依靠再分配很难加以矫正。政府在调控初次分配领域中存在着一系列经济、行政和法律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经济结构中的劳资关系、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公开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6,(10):46-46
高书生撰文指出,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首先要正视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第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从分配本身看主要包括:一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表现为关键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普通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却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二是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第二,分配不公。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造成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而普通岗位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比其他行业同种职工的收入高出很多,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此外,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第三,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资金渠道过多、过滥。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差额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和福利,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行政机关把通过财政以外的渠道获得的资金,也转化为职工津贴、补贴等收入项目,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公务员的收入过分悬殊。第四,分配格局不合理。不同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和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活动领域与方式的变化,研究财政职能,是财政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权力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工具,是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说,财政资金的分配和财政供养人口的增减,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财政与编制的政务信息都非常神秘,不仅群众没有充分的知情权,人大代表也很难清楚地了解这些信息。而今,经过2005年的开始试点、2006年在全省推开的财政与编制政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财政利益分配是制定国际海底区域采矿规章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存在制度取向不明的局限。以对财政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国际海底区域采矿规章的财政制度包括费种设计、数额厘定和资金配置三个层面的内容,相应要求从矿山地租、税制优化和社会总产品分配这三个理论维度加以审视。我国推动构建国际海底区域采矿惠益分享秩序,不宜仅从参与者的立场出发权衡利弊,还应以贡献者的话语导向积极应对,因势利导提出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适应性和包容性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这些“百强县”竟是贫困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富集地区“富财政穷百姓”问题的背后,是中央与地方、收益与分配,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艰难博弈  相似文献   

15.
财富的公平分配不能脱离中国目前和将来一个阶段中人口多、土地少、农民多、人均GDP水平还很低这样一个国情和国力。就算是建设一个低水平理想的公平分配的和谐社会,目前也无能力做到财力方面的基本支持,而包括财政对农村、对城镇和对中西部等地区的三方面的转移支付都需要巨大如天文数字般的国家财力。即便是在农村想建设一个很低水平的公平分配的和谐社会,那么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需要财政转移支付14204亿元,而2004年,第一产业形成的GDP也只有20768亿元。在城市方面,城镇中的低保、养老、教育和医疗共计需要11500亿元。此外,财政对中…  相似文献   

16.
孟天广  顾昕 《行政论坛》2012,19(3):65-71
基于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支出水平的变化及省际分配的均等化进行考察,并应用基尼系数的分组分解探讨了地区差异对人均社会支出省际不均等及其变化的影响,发现:该阶段社会支出有均等化趋势,但仍呈现不均等的态势,且未能有效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福利效应。在地区间、地区内和跨地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存在着京津沪、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地区、东北、西北、西南和大中部地区等七个社会支出区域聚类。均等化社会支出的短期政策主要是促使冀鲁及中部省份增加社会支出,同时,中央财政加强对西部非少数民族省份的财政转移;长期政策是中央政府实施更加公平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政策的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行宪要义是为立国之本”,宪法直接和间接赋予了财政部门的职能及征集收入和分配指出的权限,宪法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着财政体制及其运行,不论何种政体的国家,宪法都规定财政必须在国会的直接监督之下才能运行.我国人大对财政的监督应真正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因此,本文从对宪法规范之研究视角,企图真正实现人大对财政之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初次分配中的市场公平而言,再分配是基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进行的,它要实现的是社会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体现公平原则,但目前我国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解决再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建立有效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不足、权力寻租现象比较突出以及行业垄断等。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精神,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平衡问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民生财政,治理腐败与权力寻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大再分配调节抑制分配不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大再分配调节是抑制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税收手段,发挥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鼓励慈善捐赠,完善“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