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周围世界”的分析揭示出“此在”的世界不是一个“私人世界”,在其爵常生活中首先遇到的是具有指涉功能的“用具”,用具处于“用具整体”的关系网络并显示出这一关系中的“他人”,由此构建出了新的“交互主体性”形式——“他人”本质上与此在“共同在世”。然而萨特在《存在于虚无》中认为,“为了使对象显现为被制造的,别人应该首先以某种别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首先不具有一个对“他人”的经验,那么“用具”与自然物将没有分别。如果这一批判成立,《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将失去最重要的基础。本文试图表明,萨特混淆了《存在与时间》中“生存上的”与“生存论上的”的区别,从而得出了无效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1889 ̄1976)被认为是20世纪欧洲哲学家中“跑得最远的人”。海德格尔的著作被认为是“自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以来最重要的哲学事件”,“在黑格尔以后,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现象”。1927年,《存在与时间》这部划时代的巨著的出版,显示出由海德格尔所准备的“思想革命的迹象”的公开出场。海德格尔穷其一生解决“存在”这一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宣称要颠覆2500年以来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不管他是否如愿以偿,或者说,他的目标虽然注定不能实现,但海德格尔的严肃、深邃和对哲学文本解释的全神贯注,都使他的著作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具价…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存在"之真理以及本真"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第一,从对人的生命的客观表达的角度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狄尔泰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生命的客观性进行思想比较。第二,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有何理论共同之处。第三,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本真是一种形而上的普遍性维度。  相似文献   

4.
有限性:早期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理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特别是在近代哲学建构中 ,形而上学由于遗忘了“存在”而成为关于在者的学问。“存在”的遗忘使形而上学丧失了自己的根基。因此 ,要重构形而上学 ,就要在重新考察康德哲学的基础上 ,从深层透视“此在”与“存在”的内在关联 ,从“此在”的有限性基础上来理解形而上学的基础。有限性成为当代形而上学的本质规定。海德格尔的这一思考 ,是理解后现代的一个理论入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关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这种关系的研究自始就不仅不是在承认既有哲学史观念的前提下对其所作的“哲学史研究”;而且,马克思对于海德格尔的思想影响也不是在生平史上实际发生的,而是发生在纯粹思想性关系层面上——马克思不知道“后来”的海德格尔,文献显示海德格尔曾经注意到马克思的论著,但是显然不如海德格尔之重视黑格尔、尼采等等。人们在说到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关系时,究竟有多少原始文献可以依靠?不过,对于《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作者来说,马克思和海德格…  相似文献   

6.
"测度"时间是西方传统时间观的主流,自康德开始,经过柏格森、胡塞尔,最后到海德格尔,"本真"时间最终得以确立。要想对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有超越性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时间观作出超越传统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努力克服传统形而上学。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彻底反对形而上学。事实上,他仅仅反对主体性形而上学,而不是超越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对于后者,他认为是无法摧毁的。海德格尔试图对人的本质和日常生活进行新的诠释以克服对人的现成性的理解,尽管如此,海德格尔发动的这场“革命”仅仅停留在意识的层面,对于现实中遭遇的困境,生存哲学却显露出无力挽回的虚无情绪。  相似文献   

8.
刘明石 《学理论》2008,(22):52-53
时间与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海德格尔关注的问题,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能找到相关的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海德格尔的关于存在和时间的定义中,有很多和马克思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区别。而且他的哲学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凡事都用"在场"来解释,本文将以"在场"这个角度,研究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昊宁 《学理论》2009,(27):104-105
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是可能性的领域,而被海德格尔看作人的存在本质的“操劳”则由于关注效用而必定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视角,从而遮蔽了正应作为形而上学对象的可能性。所以海德格尔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形而上学研究。胡塞尔所说的“悬搁”恰恰具有消除关注效用、消除相对主义态度的作用。所以通过悬搁可以把形而上学所应研究的可能性显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搁是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海德格尔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一基础才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形而上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从海德格尔关于“思”与“无蔽”的论述中,引发出对思的追问与分析,并力图从思的追问来展示思与存在的关系以及思的澄明和敞开之境的可能性,特别是展示思之结构、思之功能的敞开之境的可能性。长期以来,人们对思的理解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即把思之结构与功能割裂开来认识。实际上,思之结构总是隐蔽在忍之功能之后,而要达到“沉思之思”,就必须对思之结构即思的在场性加以没明。  相似文献   

11.
勒维纳斯以海德格尔为出发点,又把站在海德格尔对立面的康德作为诠释对象。认为康德从时间之外解读出了一种非宗教的哲学理性,给人以生活的希望。凡是永恒的东西都在时间之外,只有在时间之外才能有意义的存在,意义在本质上是在时间之外的。  相似文献   

12.
年华似水     
时间如同流水,行色匆匆,有去无回,所以,古人称“年华”(时间,光阴)为“流年”或“流光”。大圣人孔子曾经站在河边,面对昼夜不停的流水,联想“人年往去,亦复如此”,留下一声惊叹:“逝者如斯夫!”。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人生经历,丰厚的前人思想,这是每一种哲学思想形成的寻常来源。海德格尔哲学的形成也不例外。我们 从海德格尔的人生曲径中,探寻其哲学思想的扎根之所;从海德格尔对东西方哲学史的奇特解读中,探寻其哲学思想的来龙 去脉,也就可以初步揭开海德格尔哲学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栖居”概念的实践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的栖居概念,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思想为根据,以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为切入点,以人的居有和聚集活动为内核,以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保护为目标,通过对存在框架下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此在本真的与应然的生存状态,体现了这位伟大思者对人类现实命运的深切关注,凸显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实践哲学维度.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不赞同布伦塔诺与胡塞尔将意向性归于意识,认为其将意向对象异化为体验,只是一种沿袭了笛卡尔-康德传统的片面主体主义罢了。通过将意向对象确立为实存物,并以存在论区分作依据,海德格尔将意向性一步步归于在-世界-之中-存在、超越性以及时间性。可这种归于却也只是在遵循着古代-中世纪的存在论传统,且基于一种更为基础的坚持,海德格尔的这种遵循作为柏拉图的遗产从未逃离过逻各斯中心主义,他仍然是在重复着主体主义,他所标榜的意向性超越因此也只是一种自欺。  相似文献   

16.
黎保荣 《学理论》2010,(20):274-276
多媒体教学在不断地被应用的同时也不断地被误解。不少人认为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作用充其量也就是为了方便,并不能对教学产生多大效果。鉴于此,本文认为用多媒体进行《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方法和原则就在“多”、“媒”、“体”三个字,所谓“多”重在“多思”,所谓“媒”着重媒介的设置,所谓“体”注重得体与创体,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自然生成说”本身存在缺陷,后人亦有理解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自然生成说”作接近亚氏原意的解读,分析其失足与成功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问题所包蕴的教益。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2)
海德格尔与卡西尔虽都将空间的解释权赋予人类自身,但在还原的路径和理论的归宿点上的差异使得他们的空间理论南辕北辙。海德格尔将空间视为"此在之空间性",空间只有与此在相关联才有存在论上的意义,因而是有限的;而卡西尔则主张从人类的行为空间或实用空间中还原出象征人无限创造性能力的"符号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讨论马克思的材料极为稀缺,但考虑到他们的影响广度和思考深度,又必须对他们做些比较。两位思想家的运思方式极为相近,都以对人类本质的洞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批判以及对造成该状况的物质力量的思考为契机,在此,尝试从三个环节出发简要分析二者主要思想的不同,以图回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所做的不适当的判定。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9,(11)
海德格尔在已经指明直观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能够将一个我们在某一具体的感知中进行的表达称之为真实的?就此问题对海德格尔接下来提出的一系列解释做分析,以将此问题的最终答案——表达如何真实呈现出来。海德格尔对于感知表达的两种理解一方面说明感知的表达可以是对于行为的通报,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在行为本身中被感知到的东西的传述。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来达到对该两种解释的通透,也就是表达状态如何在我们的感知之物中得到充实,同时再对两种理解加以系统地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