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佩 《团结》2012,(1):37-39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关键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创业环境差等因素制约,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创业人才队伍,大力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  相似文献   

2.
“新三农”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迁,"三农"问题已由过去的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演变为农民市民化、农村空心化、农业碎片化的"新三农"问题。它关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能否稳定地发展。直面现实,必须从革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提高城市对农民的包容性,给农民平等的市民化权利,保护村落文化,合理整治空心村庄,改革农地制度,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着手破解"新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边是日益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边却是农村"超国民收入分配",是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出现了误差,还是我国经济陷入了不正常的发展轨道?从"超"字入手对农民增收的幅度空间展开分析,显示所谓的"超",正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化带给农民额外收入的同时,对农民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对农村、农业、农民进行多元扶植,在合理的增收幅度之内突破传统理论极限,最大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朱立丽 《学理论》2012,(7):66-68
城乡统筹发展是要把城市和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制度体系,协调发展,使农民与市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乡统筹是作为农业大市的哈尔滨市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举措。然而,目前哈市农民在经济收入、教育状况、生存现状等方面均与市民具有较大差距,农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三类产业之末。针对上述状况,提出了提高哈市农民综合素质、政府政策倾向化、政治行为倾农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对策,以期加快哈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进而使哈市广大的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1)
农民问题是个大问题,在推进城市化与进行农村全面改革中,我们必须既要看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又要看到经济新常态与城市化进程自身复杂长期性对农民心理预期与行为取向产生的影响作用,基本权利优先与保障农民基本权利是因应当前农民市民化灰色预期的现实理性选择。文章从守住党在农村的政策底线与尊重农民意愿的需要、保证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确保农村长期稳定与避免改革后遗症三方面,以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对于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前提作用为例进行了解证。  相似文献   

6.
卯楠 《学理论》2012,(2):79-80
"谷贱伤农"是一个久远的农业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需做出适时的产业结构调整。寻找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可通过适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策,实现农村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在总量与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在兼顾农民和普通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保障我国粮食储备安全。  相似文献   

7.
董辅礽 《求知》2004,(6):19-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很好而又重要的文件。它抓住了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存在的关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个主题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符合农村  相似文献   

8.
董虹 《学理论》2012,(13):81-8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原因,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需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民理财观念。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4,(8):29-29
2004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点: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政策引导:湖南农民增收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近三年连续下降,由于非农业收入略有上升,从而支撑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政策措施来引导我省农民增加收入,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调控,引导农民增收;二是进一步放宽劳务经济政策,让农民直接增收;三是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我省的"三化"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问题在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现规模经营。为此,需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政策着力点在于建立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目标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注重"产、城、人"互动融合,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坚持市场导向。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中的政府作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政府的二元分治模式、对农村制度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是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只有改变城乡差别待遇、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与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话题.针对这种情况,"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新的发展方向,无疑为保证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看,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既有客观必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钟真真 《民主》2004,(3):12-14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没有比农业与农村建设更重要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甚至远溯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以来,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放在首位,“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头等大事。近50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对城市里的工人、干部、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村、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是实行“一国两制”,形成了“二元社会结构”。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也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之际,我们迎来了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等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困难,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出现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新农村的建设除了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外,关键要靠增强农民、农业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而对于中部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了“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经济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实现这两大任务,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但归根结底要靠农民。当农民这个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为科学技术所武装,将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党在农村的政策才会真正落实,物质投入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湖北省襄阳县强县先强民,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成功实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9.
德、日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遇到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难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努力,这两个国家都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并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政策。分析、总结这两个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特点及经验,对解决我国迈向现代化道路上的地区经济差...  相似文献   

20.
王永坚 《学理论》2011,(11):29-30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切入点就是加快城镇化,而"乡下人"的"市民化",岂是一个城市户口了得,必须在政治参与、受教育以及财产等方面对农民给与平等对待,通过智性的制度安排,渐次消除"城乡二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