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区公共意识的培育及路径选择——以上海某社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厚金 《理论探索》2007,(1):131-133
社区公共意识是社会群体及个人对“社区”这一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密切的事物在心理上的自觉感受与认同。目前,社区在公共意识培育方面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内容缺乏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人员的素质结构不合理、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培育社区公共意识必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适应新型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公共意识;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分担政府的事务性工作,完善其在社区建设中的各项功能;加强社区内各类组织的利益整合,培育新型企事业单位的社区公共意识;强化社区共同体意识,形成适应新型社区发展的个体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2.
天通苑作为众多城市社区的一员,其居民的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如在维权过程中屡遭迫害;缺乏通畅的合法参与渠道;多是被动的维权型参与以及居委会与广大居民的关系有待调整等。而要扩大象天通苑等众多城市社区居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应从政府、居民和社区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如加强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建设;培育和增强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培育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增强其自治能力等,以此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9,(1):80-85
参与不足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其实质是作为现代社会共同体的居民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性的塑造与强化,是当前拓展居民参与深度和广度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增强居民的行动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下,意识培育、民主协商、互动协作、技术创新等要素通过有效整合,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增能机制。在政府、社区、社团及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复合性互动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专业技术、完善组织网络及实化自治权利,是促成居民主体性"复位"和彰显从而推进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区共同体困境在根本上源于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社区共同体包括三个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以关爱和情感归属为核心的情感共同体、以参与和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以合作和秩序建构为核心的治理共同体。其中,情感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属于内生型共同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属于延展型共同体。邻里互助型数字空间从守望相助、共同生活和邻里狂欢三个方面塑造社区情感共同体,居民议事型数字空间从理性讨论和动员参与两个维度塑造社区利益共同体。现代陌生人社会的情感因素是值得挖掘的治理资源,数字公共空间为凝聚共同体情感提供了可能的平台,也有助于促进实质上的居民参与。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5)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居民参与度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区需求等问题。因此,应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推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制度创新、社会重构、工作格局改革的系统工程,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深圳一个“村改居”社区的分析,剖析了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通过社区利益共同体构建、社区自治组织权威再造、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建设等重构社区治理格局,促进社区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是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积极力量。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发挥专业教育的先导作用,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整合并善用社区资源,推动居民的社区参与;培训社区居民,促进居民和社区共同体能力的发展;影响政府政策和决策,拓展社区自组织能力的发展空间。当前,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的社会工作策略主要有:利用个案工作技巧,培养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开展小组工作,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拓展社区工作方法,引导更多社区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共建生活家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深度渗透、社会流动频繁等原因,农村自然共同体趋于解体。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村社共同体是建立在组织化政治参与和理性化的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村社共同体。本文从"难点村"治理的角度,探讨如何扩大村民自治中组织化政治参与,发展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和公共精神,培育社区文化认同等问题,从而建构"难点村"治理的村社共同体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俭 《行政论坛》2010,17(3):80-83
对公共文化事务的参与,既是现代民主精神的体现,更是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表现,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真正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消除政府供给机制弊端,促进公民有序地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等。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影响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公民个人参与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社区文化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非政府组织发展不足,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共文化责任意识淡薄等。为此,应通过提高公民个人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规范运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的社会责任,鼓励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等对策,促进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0.
魏超 《学理论》2013,(17):193-19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农迁居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如下:转变思想,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着眼传统,形成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农民安置型社区文化冲突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燕 《理论导刊》2012,(1):81-83
农民安置型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目前农民安置型社区内存在着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等文化冲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区间文化充分交流与互动,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市民待遇、保障农民权益,是化解这一冲突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概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因此,未来只有充分激活社区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将社区建设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社区协商治理的目标,社区协商治理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当前社区协商治理实践面临着社会主体协商意愿淡薄与协商能力匮乏、公权力过度介入、创新难以扩散等困境,制约着社区协商治理的发展。需要在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通过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意识、培养社区治理主体的协商能力、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和职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协商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等路径,突破当前社区协商治理中的梗阻。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性的阴影下,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面对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结构,培育现代城市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问题。积极构建社区参与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和社区自治共同体,是重建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共同体的自治理念与现代宪政理论的发展是社区自治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指导下的社区选举、社区财务、社区管理服务是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性的具体体现。社区建设的发展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与改进社区选举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主推举社区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务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以及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是推动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型时期社区文化获得了较快发展,文化建设日益由单一向多元化演进,文化资源渐趋市场化,社区文化的功能得到体现。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社区居民参与自主性的阙失、社区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够等诸多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小传统意义重大。它为大传统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维系提供旺盛的生命力,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大传统进入社会底层、影响普通民众提供有效中介;为大传统整合社会文化提供基础性的资源。小传统与大传统缺乏良性互动,导致中国近代化缺乏民众的参与而步履维艰。努力实现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中国的现代发展提供强劲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居民参与在社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社区发展中居民参与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建立规范化的程序和内容、完善参与机制,挖掘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以社区自治为核心、加强社区管理机构权力的合法性,进一步探索简政放权的新模式、理顺条块关系,以人为本、完善社区服务等扩大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居民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随 着基层民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遍推行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道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城市基层群众自治还存在很多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 ,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 ,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建立在低度参与基础上。城市居民区与乡村社区不同 ,城市的经济功能都由单位所承载 ,而没有落实到居民区内 ,因此居民区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居民与居民区缺乏必要的利益联系 ,无法通过利益驱动来形成参与 ,居民对居民区公共事务缺乏兴趣。第二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 ,其成员主要由离退休人…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自治孕育了政治参与的主体,培育了成熟的社会政治基础,对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在实践中创新了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坚持了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成功纾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然而城市社区自治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居民参与动力不足、内部建设缺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外部保障不足等制约因素和突破难点,需要从居民政治素质、制度建设、行政转型以及社会整体性治理四个方面来完善社区自治,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但是,社区建设中存在着认识缺位、功能错位、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对策来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对社区建设的认识,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明确社区的定位,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确保社区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社区工作者,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