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帅 《各界》2011,(12):77-79
“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家伙,人们把他送到学校来。博朗先生认为他是一名有前途的学生,把他收下。这位小孩的母亲很贫穷,靠着上山打柴过日子。她的意思是让孩子在学校里多待一阵子,好学一点英文,将来在英国人的家庭里当仆人……博朗先生在领导这个学校七年之后,回到美国去,把班中最好的三个学生带走,其中一人就是那聪慧矮小的学生容闳。”  相似文献   

2.
吴亮 《瞭望》2008,(26)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一个人或者是正常人,或者是精神病人。所有的人都想成为正常人,而不想别人认为他是精神病。可是在现实世界时,这种正常和不正常的简单二分法是不存在的。不少人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人突然跳楼了,他死了之后,人们才知道,他原来是个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7,(12)
正老伴去世1年后的今年7月,他住进了沈阳近郊的花园小区。这里绿树成阴,鸟语花香,许多老人带着子女的孩子来这里居住,图的就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儿子的一再劝说下,他买了这里的房子,一个人搬了进来。每天徜徉在花园般的小区里,心情敞亮了,郁闷的思绪也"烟消云散",逐渐从失去老伴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一天上午,他在电梯里遇见一位坐电动轮椅的老人。他观察了一会感觉有点好奇,就随口问道:您怎么一个人坐  相似文献   

4.
十月初,在美国司法部礼堂召开的国际刑警组织第五十四届年会上,当中国国家中心局负责人朱恩涛当选为执委会委员时,不同肤色和装束的各国代表向他表示热烈祝贺。朱恩涛是新中国第一个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人。他在当选时想到了什么?他说:“我感到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他认为,在短短的一年里,我国由非成员国到成员国,又从成员国到有代表当选为执委会委员,这说明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Joshua Bell),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  相似文献   

6.
曦言 《各界》2022,(3):6-11
爬进暖气管,他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1954年,黄建新出生于陕西西安南院门卢进士巷中的一个干部家庭,他是家里第一个孩子.一年后,弟弟出生,两人就在这个普通却温馨的四口之家里相伴成长. 1970年,16岁的黄建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甘肃武威的空军飞机场里做地勤.当他整理好行装,即将奔赴前程时,也许不会想到,改变自己未来人...  相似文献   

7.
白发红颜、年尊气稚——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给我的印象。在儿童文学这块窄小的园地里,他竟耕耘了60余个寒暑。踏遍中国每一寸土地,也许找寻不到如他那样毕生甘心于这片绿洲的劳作者。人至耄耋,童心未泯,是他最让人敬仰之处。看他送出的每一篇稿,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端端正正写在格子里,工整至极;看他出席每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保罗是名音乐爱好者,对天文学也充满兴趣,他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相似文献   

9.
近读一篇回录,感受颇深。1977年,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去凤阳视察,一个县里干部向他介绍:凤阳人多年来就有个习惯,一到农闲都出去讨饭。万里听了忙打断他的话,并发火道:“这是诨话,老百姓有饭吃,有余粮,谁还出去讨饭……”在万里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回忆,从未见过书记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他心里难过,我们革命这么多年,老百姓还这么穷……  相似文献   

10.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  相似文献   

11.
永远的怀念     
城市游侠 《慈善》2018,(1):44-46
2016年5月17日,廖斗寅——一位入党78年的共产党员静静地走了,享年96岁。遵照他老人家的遗嘱,没有讣告,没有灵堂,也没有遗体告别仪式,只有家人的沉痛送别……2017年清明节,我们深深怀念他,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1920年出生在重庆市丰都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热血青年。  相似文献   

12.
温仔 《慈善》2020,(2):51-52
康熙三十二年,郑板桥出生在兴化农家的茅屋里,他父亲给他取名郑燮(xiè),意思是随顺、协调,希望他做一个凡事顺利的人。谁知郑燮的一生竟充满坎坷,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终于成为名流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同时又以"清风济世"闻名于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只做好事不做官"的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14.
脾气与官气     
某单位一位干部脾气暴躁,与人多有龃龉。为了促使他改掉这个缺点,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对他的脾气作了一个定量分析:工作顺心时没脾气,工作不顺心时来脾气;挂‘长’之前偶然发脾气,挂‘长’之后经常发脾气;对官比自己小的发大脾气,对官比自己大的发小脾气甚至不发脾气。一年时间里发过(相当程度的)脾气十四次,有两次是对左邻右舍与他资历职级略等的人,有十一次是对部属或职级低于自己的人,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59年春,调到少奇同志身边做秘书工作的。与少奇同志直接相处,在一幢房子里工作了6年。 初到少奇同志身边时,看到他工作兢兢业业,办事一丝不苟,沉稳寡言,不苟言笑,似有点严肃认真有余,活泼幽默不足,给人一个可敬而不太可亲的印象。可是,相处得时间长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了解,使我深切感受到:他确是一个既值得尊敬,又令人可亲的,堪称为人师表的领导者。他始终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地位,长年不懈。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他的胸怀是坦荡的,为人民服务是真诚的。而且,  相似文献   

16.
危险的追求     
他,刚刚三十岁出头,就有一段相当难得的历史:工农兵学商都干过,工龄十五年、党龄十二年,还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翻开他的档案,使人更感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在部队,多次受到团一级的嘉奖;上大学又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难怪他所在机关的领导物色新干部人选时,首先看中了他。然而,“光荣的历史”到此为止。在他的档案里,多了这样一页:张建东,安徽省商业厅某公司干部,一九八四年四月因流氓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相似文献   

17.
信使人生     
他的业绩,在那叠发黄的照片里。照片上的他——谢君桢,年轻潇洒,英气勃勃。现在的他,已是外交部的离休干部。 泛黄的照片好象在叹息:韶光易逝啊! 他的韶光何在?五十、六十年代,他反反复复做着一桩事——送信。从22岁送到35岁,一送13年。只不过,他送的信有些特殊,都是外交邮件。他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外交信使。他的职责就是把中央和各部委的机密文件、资料送到驻外使馆,另外,也给使馆工作人  相似文献   

18.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  相似文献   

19.
小品和大师     
赵丽宏 《民主》2024,(2):42-45
<正>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苏东坡属于多才多艺多情趣的一位。他留下了很多传世的诗词和文章,还有书画。可惜纸张和丝绢都无法遗存千年,我们能看到的他的书画寥寥可数。在中秋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吟咏赤壁的诗词和文章也是家喻户晓。一个文人,能留下千古不朽的文字,实在不容易。现在正活跃在文坛上的人,一千年后有几个人还会被人记得呢?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4日,是我们的父亲叶至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1986年,父亲写了《编辑工作的回忆》,文中说:"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编辑家。如果从中学时代编油印刊物算起,他连头带尾,一共做了73年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