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富裕之路以资本为主导,通过对内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和对外殖民化扩张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富裕之路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展开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内在逻辑,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目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科技投入偏低和农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化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农业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3.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解读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蕴涵着主体全民性富有、内容全面性富有、形式层次性富有、过程渐进性富有。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有既是人的需要发展的现实必然,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既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题之举;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彰显,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应凝聚个体思想共识,促进精神和谐,在知行转化中实现;强化社会价值引领,增加精神财富,在古今相继中实现;筑牢国家意识高地,夯实精神基础,在中外互鉴中实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资本文明的深刻洞察和辩证批判揭示出资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双重作用。资本在中国的历史境遇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出一条从跨越资本到利用资本,再到驾驭资本的现代化之路,历史地开启了辩证看待资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解构资本文明与资本主义单向锁定、丰富资本文明的辩证蕴含与实践场域、拓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现实路径的三重向度上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娜 《理论探讨》2022,(2):159-164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核心支撑,而乡村振兴可以通过生产力革新和生产关系调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依托。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塑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才聚智,释放要素活力;构建乡村生态命运共同体,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辩证法,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具有独特风格气派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样态。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性出发,准确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协调性、持续性、和平性、世界性、独创性的中国特色,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凝聚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7.
周芷如 《理论导刊》2023,(11):84-91
党的二十大报告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指向,内蕴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实诉求。科学社会主义通过阐明人类治理活动的主体变换,预示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历史必然,擘画了社会治理蓝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是一项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要素,实现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的系统性活动。具体而言,其构建出以核心领全局、以协同破壁障、以精准除盲点的治理样态,并通过明确责任共担、坚持利益兼顾、推动成果共享,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从而鲜明区别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郑敏  刘凡熙 《理论探讨》2023,(1):102-10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奠基百年伟业、奋进百年梦想进程中的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独特的确立逻辑,是在不断对历史发展进程反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诠释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条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谋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根本要求,展示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粹主义甚嚣尘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掉入民粹主义陷阱无法自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深受民粹主义的袭扰,给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蒙上阴影。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走出的新道路,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回答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跨越民粹主义陷阱这一时代之问,为那些正深受民粹主义困扰的国家和地区顺利走出泥潭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跨越了民粹主义的“人民观”陷阱,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跨越了民粹主义的“平等观”陷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跨越了民粹主义的“民主观”陷阱。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科学抉择。基于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史,可分别从时间、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澄清它与工业化、西方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始终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资本现代化的历史性分析和实质性批判,并极富远见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的情形。马克思的现代化设想在中国得以落实,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成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应对世事变化过程中的睿智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并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集中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现代化探索而形成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有过深刻教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实现了对苏联式现代化的创新性超越,树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史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表现为发达的生产力,而这建立在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需要靠消灭剥削制度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百年来始终围绕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实现了对“人的现代化”重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确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进而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鲜明的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蕴,彰显了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因人民需要而生,党群同构的现代化方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进行部署谋划,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以宏大的人类视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理念上坚持“人民”概念政治性与集合性的互洽,在实践中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发展逻辑,增强自身人类关怀的时空张力。中国式现代化以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为理想追求,不断探索发展人的社会解放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在推动人的各种关系的优化发展中塑造类本位思维,指明人类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运用《毛泽东文集》(1—8卷)、《邓小平文选》(1—3卷)、《江泽民文选》(1—3卷)、《胡锦涛文选》(1—3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等重要文献作为语料库,以大数据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及其变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推动发展,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从时间序列上分别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三种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新、由中心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政党责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明确了为人民谋幸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责任。为人民谋幸福是政党责任的逻辑起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党责任的集中体现,为民族谋复兴是政党责任的价值旨归,三者共同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夯实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共识,依靠“国家—政党—人民”的政治结构、“领导—合作—民主”的政治过程以及“执政—参政—协商”的运行机制推进党际合作与治理。推动政党责任转化为实践效能,需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政党现代化的现代化逻辑,彰显新型政党制度推动国家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蔡之兵 《理论探索》2023,(3):98-105
西方现代化道路勾勒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共性,是“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形成的现实基础。然而,后发国家难以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大量事实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日益明显的遏制意愿,也使得后发国家开始反思甚至质疑“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论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粗放型生活模式导致的资源竞争、利润导向型生产方式导致的产业竞争、不平等交换型发展模式导致的制度竞争以及后发国家在构建发展道路、引入发展外力、培育发展内力等层面上的两难选择,是后发国家难以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为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从发展认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实践等维度来有效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得到较大满足的前提下,人的精神利益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下意义日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视域下人的精神利益实现有其特殊的时代意涵,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利益实现植根于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精神利益实现的新要求,人民性是人的精神利益实现的根本特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的精神利益实现具有内在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的精神利益实现提供现实条件和价值遵循,人的精神利益实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视域下人的精神利益,应做到:以“无我”的精神状态,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耦合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遵循人本逻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拥有显著的大国优势,也遭遇了许多风险挑战。人口规模巨大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促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改革开放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区域竞赛”机制等大国优势的释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利用好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核心的大国新优势,构建大国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