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青 《公共管理学报》2006,3(1):45-51,106
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却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历史上,日本的森林资源也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二战的战前动员和战时采伐曾一度使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过,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就得到了迅速的回升。根据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一般的规律是,后发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但是,日本的情况却似乎有悖这一规律,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的是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那么,如何去理解日本出现的这一现象,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变化发展,政府的这些政策又与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有怎样的联系,与战后国际分工体系又有怎样的联系。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官僚制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 ,但它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战后日本官僚制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使它在政策制定、与政党的关系、“铁三角”同盟以及政府主导制经济四个方面对战后日本政治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 ,战后日本官僚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战后日本官僚制弱化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阻碍了日本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造成了日本行政效率低下和行政腐败 ,导致了中央政府难以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此外它还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因此本文的结论是 ,发展到今天的战后日本官僚制 ,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是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对战后不同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进行梳理,着重介绍和分析具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步平 《党政论坛》2014,(10):62-63
1993年的“河野谈话”与1982年表态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谬误的“宫泽谈话”、1995年反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村山谈话”一起,并称为战后日本“三大历史谈话”。它们都是日本政治家在关键时期就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做出的正式表态,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9)
七三一部队不仅犯下秘密从事人体实验,策划实施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在其建立过程中,还残酷奴役数以千计的中国劳工,并造成巨大创伤。战后,由于七三一部队的隐蔽性、美军对日本细菌战的掩盖及战后研究方向多为侧重于人体实验与细菌战罪行揭露等诸多因素,这段历史被错位掩埋于记忆之中。本文研究七十余年前七三一部队对劳工的伤害及其战后生存状况,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记述历史事实,从人权伦理的角度去关心受害群体。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四:一是民族精神是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二是教育发展是经济腾飞的动力;三是民主改革和美国的扶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朝鲜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豆朋飞 《学理论》2013,(29):36-3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各方面改革也在深入的进行。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行政体制改革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作为体制转换的重要方面正在全面推开。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的执政水平,已成为我国当代行政体制改革中亟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在经济上迅速而又成功地实现了世界性的赶超,这是举世瞩目的奇迹.究其原因,固然可以说上几十条,但其独树一帜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一点近二十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日本的产业政策是由两大支柱-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构成的,并配之于系统的措施加以贯彻执行. 从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来看,它的重点是放在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一目标上.从六十年代起,日本每隔十年就要提出一个全面性的产业结构的长期设想,这是一个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长期的总体规划.当然,为了尽快赶上欧美先进工业国,日本所提出的每一个关于产业结构优  相似文献   

9.
日本细菌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涉及了二战期间日本国内对待使用细菌战武器的态度,以及日本为了防御细菌战所采用的防御对策.从日本防御措施来看,日本是精密策划可能发生细菌战的,并以防御的名义阐述细菌战在战争中的准备和使用,以及日本军队在发生细菌战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必要进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既是社会历史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应性调整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战后60年的发展历程,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一样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变与不变、权力与原则、选民与党员、社会主义政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这种困境是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则进一步凸显了这种发展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的困境成为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乃至世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今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何智 《学理论》2015,(7):86-8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既经历过前进发展阶段,也遭受过严重挫折时期,但总的来说是不断向前推进的,目前仍处于认识的过程之中。本文通过历史事件节点的划分,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曲折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意识到只有在深刻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并且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0)
甲午战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中国沉沦,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活动,日俄矛盾日益尖锐,英日在共同对俄的基础上互相接近。基于远东格局的这种变化,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期待"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的"中俄密约"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是清政府实施"联俄"政策的结果。清政府本意是"联俄制日",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时期,俄国出兵占领东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中俄东三省交涉,引起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各种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响清政府由"联俄"走向"疏俄"。  相似文献   

14.
始于东南亚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加剧了日本的金融动荡,助长了经济滑坡。日本政府最近修改的1998财政年度经济增长率预测为负18%,是战后首次出现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年负增长。这表明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陷入战后最严峻的局面。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的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5.
王松玉 《学理论》2012,(9):89-90
对于战后中日关系史的分期,目前的划分方法有两个时期、三个时期、四个时期和九个时期等。划分的标准主要包括两国间的国家关系、民间关系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两国各自国家史的发展。据此,战后的中日关系史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即无为期、无国交时期、蜜月期和后冷战时期。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理论家,他在民主革命和20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对我国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五种和三种所有制结构理论;论述了市场和计划的关系,主张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阐明了社会主义分配体制应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承认合理的贫富差距,允许和鼓励勤劳致富,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初步论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核算制和科学的民主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张实行包产到户,并就包产到户的原因、性质和怎样实施,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中央计划经济最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始的。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又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至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新公共管理潮流的推动下,日本的公共部门从中曾根政权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从官到民"的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以强化公共性为名义的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呈现出这样两种特征:首先,改革的真实动力源自政府财政困境,在"官制市场"中引入非营利组织NPO是缓解财政压力这一实质内容的外在形式;其次,NPO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以及对于政府资金的高度依赖,从而压抑着组织公共性的生长.为走出改革的困境,充分发挥NPO组织的应有功能,由"批判型"市民运动转向"政策提案型"市民运动可能是一条有效路径.即通过进一步培育民间主体,并建构各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使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并不仅仅局限于争取和接受政府项目委托,而是延伸至政策提案层面,从而彰显以NPO等社会力量为重要主体的区域治理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6)
日本文化具有"杂糅性"的特质。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日本通过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消化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式。而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日本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极具个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体现出的主导选择、融合包容、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但是 ,经济体制的轨转和变型也给我国的民族关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