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21,(8)
正【提案背景】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该计划实施以来,对保护长江濒危物种,保护长江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隐患、问题,应该予以重视。长江、洞庭湖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后,  相似文献   

2.
徐超 《民主》2014,(6):21-24
<正>长江——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流域——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面积不到中国的1/5,却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相似文献   

3.
哭号的长江     
20世纪中期,长江流域的人口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持续增长的数——”亿人的生存需要,终于把这条伟大的长江变成了第二条黄河。长江在这100年里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据1957年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0.2%。但仅仅30年之后,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就减少了一半多,仅剩10%,水土流失面积却猛增了一倍,达73.94万平方公里,占了流域总面积的41%。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王贤  李思远 《瞭望》2020,(1):22-25
人类及其文明总是逐水草而居,依托江河兴起,世界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流域发展史。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千埠并起,因水而生。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历史上,长江流域水患频仍,中华民族在同水患等自然灾害做斗争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批“世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宏图应运而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开启新的发展航程。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6,(6)
正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总书记这样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长江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在2016·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上,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振楼说:"我们做了20多年长江流域的研究,今年好不容易盼到总书记对长江流域的保护这样发话!"事实是,从1997年民进中央对长江防洪体系问题进行的调研,到  相似文献   

6.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以国家法律形式为特定流域而制定的法律,是以水资源保护开发为中心的开创性立法。基于环境资源的共同自然属性,借鉴域外流域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域外流域立法经验,《长江保护法》立法可以从中获得三个维度的启示:一是树立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综合考量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把长江大保护纳入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中来进行立法。二是为长江大保护引入市场机制。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污染、补偿、恢复等纳入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三是扩大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参与。《长江保护法》的起草、审议、落实等都要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其表达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的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7.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不仅在解决粮食,健康和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商业上的使用更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的目标。完善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做好专利以及动植物品种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30)
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中央提出了“32字”方针,通过山地丘陵的植被恢复,中下游的退田还湖,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加上三峡水库的建成,应该说长江流域的抗洪能力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从防洪观念到战略都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长江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德里专电在发展中国家,印度一直是森林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最近公布的印度森林调查报告说,印度现有森林覆盖面积为6392万公顷,每年递增2.8万公顷。目前印度的森林覆盖率达23%,在印度8.7亿人口中,约4亿人口的生计同森林资源密切相关。进入印度东北地区,莽莽林海,绿涛磅礴,尚未遭到现代文明破坏的千年植被,构成一个个天然绿色王国,成为各行各业木材需求的丰富的供应源。  相似文献   

10.
秦岭山脉横亘于陕西境内,主峰太白山海拔为3767.2米。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天然分界线,又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它还是我国天然林的重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东亚地区生物种属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所以,秦岭素以“动植物的王国”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的美名立足于世。 秦岭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1)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增大,再加上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以及南海冲突升级等因素的作用,我国海南省渔民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养殖空间逐年缩减、渔业安全形势严峻、养殖水域环境恶化等方面,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6,(20)
三峡大坝将于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在我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给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再添强大助力:比如发电,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缺煤、缺电,资源和能源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在长江、淮河下游,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公里。全省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口7066万,占全国的5.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江苏省广大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6,(6)
正坚持多方合作持续关注长江1997年,民进中央和湖南、湖北两省共同研讨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由此开始了民进中央围绕长江保护与发展的二十年建言献策之路。从防洪到沿江产业布局,从制定湿地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到推广建设生态屏障,从上游水库群到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再到下游的长江出海口,几乎每年都提出建议。特别是自2007年起的第二个十年,又有新的提升。一是平台更为规范:两年一度的长江系列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1,(38)
今年淮河、太湖流域、松花江都发了大水,经济损失数百亿元。长江干流虽然未出大问题,但防汛期间也是险情不断。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的发达地带,一旦出事,后果堪虞。因此,今年大水后,长江的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一段时间,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从长江防洪安全角度发表了很多重要意见,并屡次提到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有重要作用的三峡工程。那么,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的关系究竟如何?记者最近走访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廷琤。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党政论坛》2008,(22):15-15
布迪兹是西班牙的一位富翁,1986年被摩洛哥王室授予“哈桑国王勋章”,因为他曾连续10年捐款给他的故乡居民——摩洛哥北部的索里曼人,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芳 《民主》2009,(7):16-17
太湖蓝藻,巢湖污染,洞庭湖萎缩,鄱阳湖开发……湖泊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一直是长江流域生态问题的难点。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三峡运行后长江水文模式改变的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湖泊,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5月25日-27日,由民进中央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上,民进各级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纷纷拿出最新的调研结果和研究课题.为长江流域的发展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8.
长江,该怎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近年来一直没有平静过,洪患频繁出现。1996年7月,长江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进入90年代以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第三个洪涝灾害年。长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洪灾最严重的地区。长江上游干支流和中下游交流的洪水都汇集于此,汛期的洪水流量大大超过河道的泄洪能力。面对长江的超额洪水,怎么办?本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的水利专家李仪趾提出了“蓄洪垦殖”的治水方略,即利用湖泊洼地开辟分蓄洪区,在中小洪水时实行垦殖保丰收,大水时蓄洪,确保重点地区防洪安全。几十年来,堤防和分蓄洪区成为抗御长江洪灾依赖的主要手段。本是“舍卒保车”,奈何“将帅难弃”  相似文献   

19.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以贸易为先导。一、充分活跃上海城市贸易。把上海城市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地精品的荟萃之地、批发贸易活跃之地和东亚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第一,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应把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动转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7,(44)
大江截流的三大控制工程横贯东西的万里长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也是联结东、中、西部的重要经济纽带。目前,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公里,年货运量达3亿吨。通航里程和货运量分别占全国内河的70%和80%。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斩断了长江主河床。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