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两大战略任务。2012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6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明确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创新的要求。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部署和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3,(3):62-64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全面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概括提炼其中最显著的四个亮点,其中亮点之一是首次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这些年浙江省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做出的开创性探索实践,就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行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剖析,并探求了当前加快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总括其新气质,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彰显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该怎样推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5,(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进行考察时更要求我们,"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天津的未来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7.
制度维度是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践行的一个重要视角。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一个理论意涵不断丰富深化、体系架构渐趋清晰的发展过程,先后形成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两个权威文献为蓝本、以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主要样态的框架构想或顶层设计,从而对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之维”作出了既高瞻远瞩又立足现实的整体筹谋与规划安排。  相似文献   

8.
许凤霞 《求知》2008,(2):43-4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理念写进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必将在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现将其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论述,是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述,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味深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揭示了人的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深邃理性,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建成美丽中国以及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充分表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的丰富而高超的生态哲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建设美丽天津作出了重要部署。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美丽河西建设,是实现河西区经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政治建设,是基于政党的政治属性对政党组织的信仰、宗旨、立场、方向、原则、纪律、规矩进行规范性约束的建设总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后以重点转变党的作风打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个战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中央部署的第二个战役。党中央作出的全面部署,以突出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为重点,使党的政治建设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架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统筹推进新时代"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实现党领导一切的要求、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防范政治风险和确保政治安全,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必须打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2.
潘卫东 《理论探索》2015,(1):99-103,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开拓了依法治国的新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党和法治的关系明确为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重要论断强化了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总抓手"的重要论断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谋划思路;新"十六字"方针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新的基本要求;"两个坚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路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我们党根据实际提出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以思想建设为先导,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监督,惩治腐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高管党治党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7,(12)
<正>一江碧水绿,两岸春风急。中共十八大以来,古老的长江迎来新的春天。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从国家战略高度,强调"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进行全面部署。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结构调整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也摆在了关系经济全局的突出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一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完成“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首要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契机,首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然后简述深圳以“生态立市”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效和现状;分析了深圳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打下了建设生态文明之都坚实的基础.最后明确了“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坚持低碳发展方向,以环境容量为约束”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提出了深圳稳步向生态文明之都目标迈进、全面打造美丽宜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深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要求为统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新时代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理论创新上有五层意蕴: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新理念,拓展了"两个和解"理论;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内涵,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内容,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新论断,创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系统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性理论,对深化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