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民主与选举有着必然的联系,选举是民主的本质.选举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选举制度是目前我国民主程度最高的一种政治制度,我国农民主要通过村委会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村委会选举制度理所当然也就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表现形式.对于河南兰考连续多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回顾给人的启示在于,尽管限于我国农村的历史、社会条件和大多数村民政治参与水准,村委会选举结果与成熟而富有质量的民主政治结果相较,尚存在诸多局限,但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则是毫无疑义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将其推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方珈 《学理论》2013,(20):18-19
源于西方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经过千年沉淀的乡土文明碰撞出了独具特色的村委会选举文化。传统选举文化以臣民文化和礼治为特征,不利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的推进,重构选举文化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型,需要从民主法治精神的培育、选举候选人的遴选、选举制度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平稳缓和、循序渐进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苟建丽 《民主》2004,(9):1-1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启动的,这是一项事关中国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建设。《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十余年,就是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提高的十余年。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各级党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对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建设的领导,村委会选举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得以普及,特别是对村务实行公开、公正的民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且得到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中,农村党组织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出路是要加强党领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此,一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二要完善党组织选举与群众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三要完善实践中民主要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经逐步迈入了依法运行、稳健发展的轨道,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工作,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选举程序不规范、“金钱政治”现象抬头、村民民主参与渠道不畅、宗族势力干扰民主政治建设等。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法律素质;建立和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救济制度;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严惩破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宗族势力;加强对村委会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表达自身政治意愿的主渠道。从对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唐苟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调查中发现,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着参与度低、公正度差、选举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在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形势下,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排除选举中的各种非法干预,遵守法定选举程序,设置有效的救济模式,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创新与变革选举方式是解决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农村基层选举、农村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党组织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了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举农村党支部的“两票”制和乡镇党委书记“两推一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日渐成为基层民主的新成就和党内民主的新亮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选举改革带来了农村政治的新气象。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要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入和持续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裕灿  于明 《学理论》2012,(35):18-1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农村选举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农村选举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民主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针对农村选举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推进农村基层选举制度,更好地进行农村自治,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乡(镇)长,是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值得深入研讨的一个 问题。试行“乡镇长直选”,符合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念,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民主的大趋势,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和加 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但目前试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它不仅与《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款规定不相 一致,而且与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宪法》赋予乡镇人大选举并有权罢免乡镇长的规定不相一致,在一些基本条件较差的乡 镇试行弊端较多。因此,应通过立法解决“乡镇长直选”的法律依据问题,拟制“直选”方案,规范选举工作程序,加强对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调研和探讨,为将来全面推行“乡镇长直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村委会实行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支部与村委会都是农村基层 组织,但这两个基层组织在 不少地方时常发生矛盾和碰撞。农村党支部在新的时期如何定位?党支部与村委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关部门对首次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的调查显示:首批民选“村官”是一支素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郝凯歌  郝凯旋 《学理论》2010,(16):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建立到逐步走向成熟进而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主参与程度低,选举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如:强化民主意识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村民自治法》颁布迄今已有13个年头,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逐步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取得可喜的成效。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离民众迫切要求、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建设"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目标相距甚远,必须探寻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路径,改变乡镇政府视村委会为其政权的延伸和附属机构的局面,大力打造和畅通推进民主建设的平台和渠道,推进农村基层政治体制改革,还村委会的民主自治属性等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对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选举式民主是不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方向,将取决于两个内生性变量,即:村民的民主欲求和各地面临问题的性质。文章就选举民主能否增加基层地方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选举民主只是增强地方政府合法性的途径之一。在民主和政府治理的关系上,作者认为选举民主未必能够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政改并不存在一种成功模式适合所有地方,因此,不应该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某一种模式,而应该在给定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和鼓励各地自主创新,探索适合本地方的政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依据"实践发展-法律与政策指向-理论回应"的三维分析框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大体上经历了"选举民主主导""协商民主后来居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未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同发展的框架下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在坚持协商无果必经投票表决、投票表决前充分协商沟通和重要决策投票表决与一般抉择诉诸协商相结合等原则下建立和完善协商与投票表决衔接机制,致力于促进协商与投票表决机制的有序衔接转换;另一方面是立足于基层民主自治,通过法治、问责、便利化民主参与平台建设和公民教育等途径,致力于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主实践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构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尽管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也不存在主次与优劣之分。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选举民主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任务,只有建立起二者的衔接与互动机制,将选举与协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村委会实行直选后,如何健全民主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些问题在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仍然是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主要问题。实践证明,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把党支部工作、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有机地融于一个制度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实践中,以“八步工作法”为核心内容的“麻柳模式”和以常设的村代会为主要特色的“青县模式”是两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创新案例.由于产生背景、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方领导人意志等因素的不同,这两个基层民主治理模式也体现出明显差异,分别体现了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的特点,在制度设计、具体运作和制度绩效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但这并不排除它们之间存在共同点.从解决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角度来看,“麻柳模式”和“青县模式”都表现优异,并且体现出一些对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和共同启示.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村委会的选举,必须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在农村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一种村民的价值理念,是一种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更是一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在规范村民选举行为,推动农村选举公平公正;提升村民参与能力,推动农村决策科学民主;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治理创新优化;确保村务信息公开,推动农村监督规范完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对改变村民的政治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开创了我国民主选举的先河。继续做好村委会选举的对策:(1)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谋取眼前利益而参选的行为;(3)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保障村委会选举有法可依;(4)加大对选举的监督力度,使选举更加透明化;(5)实行公开演讲制度,避免村民投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