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5)
民族主义作为近代产生的重要政治思想理论,不仅对西方,而且对我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民族主义在唤醒民族意识、反抗民族压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堪称是我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其民族主义先后经历了"排满"革命、"五族共和",最后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是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民族主义。他对于中华民族构建的思想,从最初狭隘的汉民族至中华民族,是不断补充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宗法伦理秩序的主导下,近代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具有等级秩序优先的特点,但社会的变迁和民众认知的提升,使得近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呈现固守、批判与创新并存的局面。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近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是兼具宗法身份特征与契约规则意识的二元社会,近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变迁在本质上是传统宗法伦理秩序解构和近代契约规则秩序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终结了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等级秩序论,转而注重国家的多维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芳 《学理论》2010,(23):169-170
吴稚晖作为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击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因此,研究其思想,不仅对于探索他早期政治思想的演变,正确评价他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日后的政治流向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人们更好地总结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有各自的特点,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在近代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历史背景中,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一种可贵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是继晚清洋务思潮之后兴起的又一主导性政治思潮.以近代报刊和近代学会组织为依托而兴起的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实现了对其之前洋务思潮的历史超越.本文以戊戌时期执舆论之牛耳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文本作为审视对象,集中探讨维新政治思潮相对之前的改良思想与洋务思想的超越性,以便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和了解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和政治思想史上所作的历史贡献以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海外贸易思想在明朝中后期开始萌芽,主要内容表现在开放海外贸易论者对开展海外贸易作用的认识和政策构想两个方面。中国近代海外贸易思想具有与传统海外贸易思想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其萌芽思想的产生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导学理论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精髓,也有着中国古代、近代领导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科学地研究分析中国古、近代领导思想,把握其特点,领会其精神,从而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使古代领导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焕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领导理念。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张奚若致力于传播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及科学思维方法。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他在反思革命后毅然决定赴美求学,期望通过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帮助国家实现现代化。张奚若先生的政治思想及其治学态度对于当下的我们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不断求索使社会进步的真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借鉴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近代实际,创立了颇具中国近代特色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倡导西学;兴办新式学校;进行全民教育等,不愧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知者。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8)
近代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无力靠自身的力量觉醒,任凭列强宰割却无力反抗,直到在党的思想引领下终于觉醒,并不断成长壮大。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在此关键节点,纵观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中国的百年历程,回顾百年来党的思想引领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关键导向作用,总结诸多宝贵经验,对于当前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明确提出了"开放"和"对外开放主义"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观点,孙中山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基本观点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物质文明来发展中国,致富图强。他勾画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宏伟的经济建设蓝图,制定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的具体策略、措施和方法。这些思想和实践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空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在西方强有力的枪炮之下,中国社会在外界军事力量的冲击下进入充满诟病的近代社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不断,中国新旧思想冲击加之中西方的观念不同,使得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步履沉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有外来殖民者的阻挠,更有中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故此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曾经面临过严峻的历史抉择,中国的道路应如何走.无数志士仁人探讨过、实践过,宜到现在,这还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课题。曹锡仁同志在他的论著《幻想与现实:中国道路》一书中,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我觉得,这部著作最精彩的论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中国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历演了三重前奏曲。作者认为,十九世纪以来,伴随着近代中国三次革命运动序幕的相继拉开,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循序渐近演进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三种思想形式即洪秀全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康有为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孙中山的民生空想社会主义,这三种思想形式各有千秋,却一脉相承,各自以更高的姿态和层次,不断深刻地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的移植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的产生是近代宪政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以移植外来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其移植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思想、内在动因。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虽受到西方宪政思想与警察制度的影响,但却缺乏近代西方警察法律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这就造成"因陋就简、有名无实","形体虽具、精神尚虚"的结局,同时没有真正理解和正确认识西方近代警察的社会功能与内涵,在立法技术、立法程序等方面均显粗糙与不成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移植的实践及制度缺失,对我国当前的警察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虚无主义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在历史、民族和文化等领域不断衍生,形成了虚无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图景中的表现形态,即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三种样态。从虚无主义的演进逻辑来看,西方"虚无主义"强势传入的外部冲击力、社会舆论中由怀疑氛围逐渐聚拢而催生的现实生成力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虚无"基因的历史根源力,共同交织为虚无主义成型的三重动力。为警惕和防范虚无主义的进一步扩散,近代历史中积累的以历史眼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以民族情怀驳正民族虚无主义和以文化省思肃清文化虚无主义等应对经验,为当下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耕文化理念与近代开放意识,对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产生着深刻影响,使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既具有传统农耕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近代经济开放的思想因子.研究和探析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于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社会微观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当代家庭建设亦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是当前和今后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它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救灾工作不断走向社会化,不仅能弥补政府救灾的不足,大幅度提升自然灾害管理的能力,改善自然灾害管理效果,也能弘扬人们在灾难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精神。一、救灾资源社会化充足的资源是实施救灾的基本前提。在救灾资源中,资金和储备物资是最主要的。资金和物资储备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到位,是左右救灾效果好坏的关键。1.救灾资金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政治觉醒的主要思想內容,阐明了他们政治觉醒的思想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基本轨迹,合乎逻辑地揭示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政治觉醒的伟大转变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董少辉 《理论探讨》2005,1(1):122-124
伴随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冲击,近代中国变革思想不断演进,由器物层面认知而到制度层面实践再到文化精神层面反思,这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示: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思想的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启蒙运动,同样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性质,它的核心,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的根本意义,是人对自己作为独立价值主体的一种自觉。所以,思想的解放归根到底则是人本身的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是指向传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要冲破专制制度对人的束缚和压抑,解放人的思想,使人真正成为人。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一直受到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的羁绊。所以,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