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永 《理论导刊》2007,(12):35-37
陈独秀早期的中西文化评判尽管对传统文化批评甚多,带有"舍中求西"的情感倾向,但他并非要全盘否定和废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对之进行合理改造,以便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五四新文化的时代背景来看,陈独秀的评判基本上是客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轨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危机。  相似文献   

2.
农夫 《侨园》2013,(1):29
提起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泰戈尔是上世纪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齐名,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审视与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了东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系统、丰富的东西文化观.他主张对东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文化之比较中主张融合协调东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其思想观点至今不失其珍贵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理念与智慧并存、气度与神韵兼具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中国历史伴随着鸦片战争步入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了"西学东渐"的转型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有力推动者,相应地承担了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开启了艰难的文化探索之旅。从陈独秀等人的"全盘否定"到毛泽东的"批判继承",再到习近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重塑,再塑中国文化主体论,再创中国文化新辉煌,继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作为文化强国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5.
印度与中国,同为世界上东方文明古国。 1924年5月21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应中国学者之邀率团访华,在太原与当时的军阀政客阎锡山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请问阎先生,什么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中’字。"我们此行经上海、天津、北京,为什么见不到一点中道文化的痕迹呢?""不只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们想要找,去乡村可以找到一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实践者,陈独秀在处理"外来"文化和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之关系时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方式:早期他以为科学、民主与传统儒学形如水火;后期则以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势不两立。其"反叛"固然过于激进,但毕竟"事出有因"。我们探讨陈独秀"反孔"之态度,旨在通过还原历史之场景,恰适地理解其思想,并为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会通"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7.
窦春蕾 《理论导刊》2007,(2):104-105
屈原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杰出体现者。他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追求理想的执着态度、独立不迁的人格魅力、顽强不屈的批判精神在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在今天建设当代文化精神上依然意义重大。《渔父》突出体现了屈原激进的人生态度和光辉峻洁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8.
曹喜博  李丹丹 《学理论》2012,(29):36-37
五四以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艾思奇、毛泽东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批判,揭露了孔教与帝制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纲常名教的不平等本质,挖掘了孔教盛行的社会经济根源,检讨了传统贞节观和婚姻观的弊端,并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辩证地分析,在指出其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肯定了其中所包含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素,主张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9.
法律文化在法律制度变迁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现代法治文化相悖离。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过程中,东方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起了决定性作用。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以及"规则性道德"与"德性道德"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历史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将"东方"作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并将东方国家政治都简单归之于"东方专制主义"概念框架之中。尽管这一观点受到理论批判,但仍然需要基于中国事实加以纠正。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角度,已注意到东方国家内部的经济社会基础是有差异的,并会对政治产生不同的反应。只是其囿于对事实的认识有限未能充分展开,甚至出现后人不恰当的运用而造成了政治偏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专制主义"论断的两大基础——一是治水,一是村社,主要掌握的材料是印度等东方国家,而在遥远的中国有着自己的特点。除了国家治水以外,中国还存在大量自愿联合的基层治水。中国农村很早就超越村社制,以家户为农村基本组织单元。基层治水与家户制度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明,而且塑造了主动、积极的自主人格,使得基层社会内产生着活力与动力,并对国家政治产生积极影响。传统中国没有像其他东方国家陷入消极停滞奴役状态,即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知识分子,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所召唤,出于"救亡"的政治目的,发起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运动和"外争国权"的政治运动。他们秉持的进化论的观点和主张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历史危机的挑战所作出的思想反应,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实现"救治中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27)
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他对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歌《星期天早晨》中描摹了大量意象,意象并置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诗简约凝练、画意盎然的特点。中国山水画强调心理空间以及想象的重要性,而史蒂文斯也曾论述过"诗画统一"的观点。从格式塔心理学和它的一个分支拓扑心理学角度切入,并利用心理空间隐喻的特点,来解析《星期天早晨》中的中国元素以及读者读这首诗歌时被赋予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早年积极提倡西学,晚年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但梁启超前后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致的,即倡导中西文化的"结婚",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批判也有传承,尤其提出了"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庆贵 《理论探讨》2002,2(1):89-91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曾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拜者、信奉者。但是到五四运动时期 ,他从主体性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自己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 ,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 ,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发生过重大失误 ,从文化渊源上看 ,是由于他受到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问题"受到关注是现代性在世界各地的展开以及全球化的后果.解构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分别从西方思想史和东西方文化关系史的角度质疑和颠覆了传统的固定的文化身份观,认为文化身份是依赖"他者"建构的.文化身份的建构特性也为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身份建构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不同时期,中国建构的文化身份基本上属于守成型的文化身份;而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则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为依托并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文化身份则是开拓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29)
在"五四"时期,鲁迅是作为彻底批判传统的战士形象出现的,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被民众誉为"民族魂"。实际上,在鲁迅的思想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矛盾的。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将鲁迅与魏晋名士阮籍、嵇康比较,以从中分析他的全盘性反传统的立场与他选择地接受了一些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与文化素质的事实,两者之间存有无可疏解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0)
探究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把钥匙,对于做好当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延安时期,毛泽东坚持传统文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原则;此外,毛泽东一方面采取了对文化作基本功能划分的方法;另一方面采取了对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五四时期,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就集中在孝道上,他们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危害及虚伪性,并对建立新型的家庭伦理关系提出了新见解.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估五四时期思想家们对传统孝道之批判,把握其中得失,为建设健康人道的新型家庭伦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论语》中的一些思想也难免存在着消极性。从家国礼乐制度、人治思想等角度对《论语》政治思想进行批判,从"正统论"、"官本位"、"关系文化"等角度对《论语》时代文化观念进行批判,从君子标准、中庸弊端的角度对《论语》道德伦理思想进行批判。以《论语》思想批判为题,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发展的利弊得失,对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云翔 《理论导刊》2007,4(10):65-68
陈独秀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大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人物,他的现代化思想不仅对1915-1927年期间的中国思想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缩短了中国思想界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历史过程。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始终贯穿着国民性和政治革命这两大主题,早期倾向于改造国民性,重视人的现代化,晚期专注于社会革命,重视政治现代化。陈独秀认为政治制度是可以跳跃发展的,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应该采取激进的革命的方式,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同时认为经济制度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创造"必须是循序的而非跳跃的,不能速成。陈独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许多都是世纪性的重大课题,具有强大的时代穿透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