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学理论》2009,(11):77-78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分析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发现:政府、社会、学校正式性的社会支持主要对贫困大学生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支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主的压力。父母家庭这种非正式性支持也主要在经济方面给案主以支持,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给于贫困大学生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是同乡、老同学老朋友、现在的同学尤其是舍友。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着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忽视情感性支持社会支持的负面影响,不同网络缺乏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29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和城乡上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男女生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和城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在男女生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城乡和专业类型在社会支持的各个水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社会支持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多个维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班孟丹  郭桐润 《学理论》2012,(20):71-72
为探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随机抽取的承德医学院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49;P<0.05),女生的支持利用度要高于男生。同时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P<0.01),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性(P<0.05)。由此可知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亲子交流量表"及自编问卷,本研究抽取中国南方一所大学的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了有关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父母及同伴;男生比女生更多求助于专业心理健康人士;亲子交流与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对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求助于咨询师)及非专业求助(求助于父母与同伴)都有显著影响;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会预测更多求助于父母的行为;当家庭支持不足时,学生会更多转向求助于同伴。研究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于非专业人士(家庭和同伴);家庭在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移,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形成,"凤凰男""孔雀女"结合的家庭模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出身背景、成长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同的夫妻二人能否在家庭中和谐共存?"凤孔"组合的家庭是否会比一般性组合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这种产生于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家庭文化背后还有怎样的社会成因和现实特点?这些问题又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下获得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肖静芬 《学理论》2014,(5):240-241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GWB)、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学院的330名大学生,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水平低于非贫困生;贫困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女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7.
陆地 《学理论》2012,(2):133-134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现状而言,大学生创业人数的比例仍然偏小,成功率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即对创业者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因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全社会配合与家庭支持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7)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我们社会中的大问题。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为青年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势必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用哲学思维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分析,在就业的社会历史变迁中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观念和心理,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和科技对就业的潜在影响,力求从大学生个人出发,兼顾学校、社会的支持,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市7所高校共756名1-4年级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了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在幸福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感受性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发现,城镇户籍大学生的幸福感体验(主要是生活满意度指标)与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并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影响着大学生对幸福的主观体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感受性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个体幸福感体验。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秀红 《学理论》2009,(21):71-72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上海市阳光中心针对网瘾青少年基于资源的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总结出社工在与社会资源联接的过程中对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即来自青少年自身、朋辈群体、家庭、政府部门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笔者概括出了政府推动、社工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1)
通过问卷测量法,研究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得到以下结论: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理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文科生;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中的朋友支持、学科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总体相似,但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城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却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个群体的就业心理存在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从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个方面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对比,来素描农村生源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好地、更加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学理论》2013,(32):330-33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问题日趋严峻。为此,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成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不足,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力度不够,社会没有形成一体化社会实践体系等。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才能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优良的实习环境,让学生在社会中不断接受锻炼,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自身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真正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雷选标  陈银秀  冯昌靖 《学理论》2013,(24):391-392
自"90后"学生成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以来,在成长成才、家庭期望、社会责任等方面,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我们将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党团班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加强和改进"9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高技术人才,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和当代大学生体验式成长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和服务引导的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举措.以成本核算、生涯规划与价值增值等教育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大学生自我增值教育,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和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相似文献   

16.
汪泳 《理论探讨》2020,(4):63-68
在我国家庭既是实现个体"老有所养"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支撑性基层组织。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本衰退,老人及家庭照料者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政府应秉持家庭整体型与老人个体型支持并重、普惠型与特殊救济型支持共生、制度型与服务型支持协同的行动逻辑。通过普惠性、兜底性支持,资源开发型支持,组织型支持及文化引领型支持等策略,为家庭构建具有强支撑的社会网络节点;推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培育社区尊老风气。使家庭借助社会资本的扩张,提升养老功能,促进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熊吉峰  章姗 《学理论》2012,(1):71-72
家庭照护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资源正面临危机,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令人担忧。但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无法起到激励与扶持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完备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构建一个照护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致力于将在校学生的管理做到更加有序化、合理化和人性化。而在校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熏陶和成长因素等多重影响,导致其接受管理的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重点论述并倡导采取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学生自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9)
目的:调查和了解军校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的特点和状况,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122名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年级、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与军人常模和中国人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女学员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全国女性,低于部队;在年级上和家庭排行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未来的军校教育将不断了解女性身心特点,实施适合军校女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帮助女学员培养现代女性意识安心于部队,奉献于部队。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1)
"90后"大学生的公平观整体是好的,但由于受"90后"思想特点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投机思想,在大学生群体间不公平感普遍存在,且在面对不公平问题时,部分大学生难以作为等;分析原因在于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高校公平教育引导缺失等。由此提出高校中提升大学生公平观教育引导的三项对策,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努力营造校园公平的氛围。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公平观和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