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长华 《学理论》2010,(29):93-94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人能够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而产生的价值。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即满足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而产生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主次之别,实现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实现自我价值是第二位的。二者又互为条件。满足社会需要有助于满足自身需要,满足自身需要同样有助于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2.
人的价值是一个系统,它既包含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又内含人的自然价值。确认并实现人的自然价值,不仅对完善人的价值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匡利民 《学理论》2009,(19):60-61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是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现实中如何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协调起来,本职工作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桥梁,干好本职工作是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也是评价人的价值的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价值.对人的价值的理解,歧义颇多.要搞清楚人的价值,必须搞清楚入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人的潜在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现实价值及人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谢丽琴 《学理论》2013,(30):271-272
对教材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提出了几点质疑:一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无法推出人生价值的概念;二是人生价值概念在定义上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并且与人生真正的价值是奉献自相矛盾。三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定义问题。阐明了几个观点:一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客体在社会劳动关系中为满足主体需要而凝结的社会劳动。二是人生价值则是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实践对社会的贡献,这就与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不矛盾了。三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都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评价,都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教材把社会价值等同于贡献,把自我价值等同于索取,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7.
论实践视阈下人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存在,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而且表现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追寻。人的生命价值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人作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上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需要通过实践来创造、承载、传递、升华。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的,是指向未来的,人是在成为社会人、文化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所以,实践是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和提升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1,(11):46-47
荣誉感的四重道德意义寇东亮在2011年第3期《伦理学研究》撰文写道:荣誉是一个人因才能、业绩、贡献、德性而获得的来自社会的褒扬和赞誉,荣誉感则是指一个人对这种褒扬和赞誉的感受或自我肯定性的心理体验。荣誉感具有四重道德意义:其一,对道德自我具有持久意义。荣誉是一个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体现,对荣誉的爱会形成一种荣誉感,它是人的自我确证的重要环节之  相似文献   

9.
吴云  李春光 《理论探讨》2008,2(2):67-69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社会价值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个人价值具有个体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价值的取向各不相同,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理解社会价值取向,就会出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同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又有统一的一面,从价值主体看,都是实际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从相互作用看,二者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在社会发展中,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总是交织在一起,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种辩证运动.首先,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但在客观上却实现了社会价值.其次,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常常要以某些个人价值的舍弃为代价.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仍存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矛盾,要调适这种矛盾,必须增强价值的兼容性,提高对社会价值的认同程度,扩展个人价值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个体及社会道德水平都达到一个较高层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从公务人员、企业管理者及普通民众三大方面阐述了“慎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并提出了“慎独”品性的培养是一个时刻反省自我的过程.只有经常反复的自省自律才能使人们更加真切地了解自己、分析和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由自我占有走向全面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要在马克思论述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在思想史的演进中把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中把握。马克思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论证了未来社会实现的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确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证,对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境遇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正确发挥资本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艺术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艺术的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3日出版的《人民论坛》发表向春玲撰写的文章。文章称,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化,这个发展是指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生物性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社会公平和尊重的需求、友爱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社会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又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们心灵的现实诉求,而且深深印刻的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经验性思考.在“社会心理”之中,蕴含着三种有着逻辑联系的内生关系: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自觉统一关系、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平衡关系、个人“自我”与社会“他者”互动的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伊安·巴伯认为宗教可以在个人、社会、人性论等维度对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作出特别的贡献。他指出西方宗教传统非常注重食物、健康、有意义的工作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为当代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社会公正、参与自由和经济发展等重要的社会价值,体现了技术时代社会秩序的主要特征;《圣经》传统中的人性论对于当代技术发展具有特殊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代表了两种道德探究的传统,他们所提供的道德理论对当代伦理学及人类现实生活影响深远。从道德的本质角度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是伦理学的最高命题,人的本性中的动物性本能和人的社会性及社会生活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何以必要;人具有向善的倾向和求善的能力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则论证了道德何以可能;人的价值是在人性向善求善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而人的道德主体性及其道德实践即人的德性和意志自律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体善与公共善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明修身理论的价值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明修身是指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来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其实质是解放人、发展人、塑造人。在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解而新的生活方式尚未确立的今天,研究现代文明修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科学地界定现代文明修身的内涵,有助于人们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开发人的主体性,从而实现人的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19.
公众需要和接受怎样的领导--关于领导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锋 《理论探讨》2004,(1):70-72
领导活动区别于一般的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关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关涉人的利益和需要、人的价值和实现的活动。领导价值是对领导活动的宗旨、使命的预设、定位,这种预设、定位既体现为领导动机的抉择,也体现为领导活动"游戏规则"的"制度安排"。无论何种场景下,真正的领导活动,合理的价值预设都是关涉社会共同体共同利益和需要(包括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两个方面)的行动,也关涉领导者能否合理合法地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价值预设是一切领导活动、领导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合理的价值预设、定位尽管不能全部解决公众或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遇到的所有困惑、难题,但它至少可以将"领导"、"领导者"的活动置于具有合理性和社会认可的逻辑起点和行动准则之上。  相似文献   

20.
胡孝四 《学理论》2009,(27):153-15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价值观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演变,以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为理论依据,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提出如下基本见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与社会互为价值主客体,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国家社会要不断创造条件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及道德潜能,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