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群体,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的农民工陷入失业返乡的困境,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因此,采取有效对策,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根据相关调查,农民工培训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必须从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出发,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机制;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改革以及促进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谢子星 《学理论》2013,(11):57-58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无法享受异地的社会救济,特别是在出现郑州市农民工冻死街头事件之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救济焦点。结合实际调研,提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具体措施如下:出台租赁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建造集体宿舍;出台具体救助措施;提供长期廉租房;弱化户籍制度,以期让这些农民工在建设美好郑州的同时享受到郑州发展带给自己的实惠。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兼具"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民工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所在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制约农民工个人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NGO建设的政策需求与生成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保护.而农民工仅凭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了对组织的需求.农民工非政府组织(NGO)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保障.然而,农民工NGO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试图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对农民工NGO的建设目标、政策需求和生成路径进行探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个人观察归纳法,认为农民工NGO的建设依然面临着法律、经费、制度、人才等方面的困境.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组织的生存困境,得出:现阶段农民工NGO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发展面向基层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层组织.政府应该给予农民工NGO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进入与退出政策、资金与资助政策、制度与技术政策和人才与人事政策,从而推动农民工NGO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权益短缺现象明显。构建完善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封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及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和社会要封农民主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努力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星 《理论导刊》2012,(6):81-83
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在给流入地经济增长与发展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人力资本,而且为农村带来了先进技术、新的观念、新的活力。因此,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现实困境,探索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对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立法层次较低、社会保险费率较高、保障项目不全面、执法不严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提高立法层次,完善制度,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监察和执法力度,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受到歧视,保障体系缺失;职业技能较低,就业领域狭窄;收入逐年上升,收入差距拉大;就业信息闭塞,就业渠道不畅。究其原因系制度"缺陷"及政府角色"错位"所致。因而,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制度创新、建设责任政府迫在眉睫。以政府责任为视角,从法理层面破解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劳动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政府的角色决定其是重要的责任主体。为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实现就业机会均等;切实履行职业培训职责,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机制,保障农民工报酬权益;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6亿。而当前,大部分地区针对农民工的党组织建设还比较滞后,有些地方甚至还是空白。因此,如何教育好、引导好、帮助好、服务好占人口总数达20%的农民工,构建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基层党组织,已成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中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可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表现出保障权呈现比较显著的边缘化倾向、保障需求和维权意识比较强烈及参保率比较低的特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一是中国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二是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项目有待完善;三是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狭窄,且呈现出地区与城市的差异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机制:第一,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规划与科学设计;第二,要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第三,应陆续拓展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且逐渐拓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城镇的社会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正>合肥包河区建设农民工文化驿站的探索,受到广大农民工的普遍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给怎样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深刻启示。启示之一:农民工文化服务要有真认同、真平等。包河区将农民工当作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加以重视、同等对待,以高度的情感认同来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大批农民工再次涌入城市,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的生活、工作条件却极为艰苦。应当通过广泛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1)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新生代农民工科技素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现状视角,要实行农民工科技素质多元合作机制培养;加强补偿教育,提高农民工科技文化水平;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对农民工社区安全的影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论述了农民工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与意义,并从社会观念、管理体制两个层面和政府、街道小区、企业、农民工自身四类主体提出了加强农民工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会同安徽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就怎样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日到合肥市包河区蹲点调研。包河区作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核心城区,随着滨湖新区等大规模建设,承载重点工程项目100多个,集聚了40万名农民工及产业工人。去年以来,该区大力推进农民工文化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受到的被动排斥,而多年的城市打工生活已高度淡化了返乡青年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与归属,返乡青年农民工往往会主动排斥乡村生活,在这种双重排斥的境况下,返乡青年农民工极易成为无"根"的游民,乡村认同与归属的缺失极大地增加了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游民化风险。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城镇的吸纳能力,促进返乡青年农民向城镇分流,同时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的价值观重塑,重构其乡村社会认同与归属,才能有效防范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游民化"风险。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但二元就业制度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歧视和不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弱化了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就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长沙市301名青年农民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偏低,且受社会制度的显著影响。其中就业机构、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状况与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显著相关;就业机构和就业培训与职业稳定性显著相关;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机会显著相关。因此,必须改革与完善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消除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歧视,并大力加强青年农民工群体的自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2006年6月中旬起,我们与市总工会、团市委、市人口和计生委联合对本市农民工最多的浦东新区、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金山6个区和农民工最集中的建设交通系统进行了调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形成了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的课题调研报告。上海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上海是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目的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吸纳外来流动人口279人,居全国第一位。统计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全市满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员438万,其中81.3%为农民工,约330万。他们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大多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从事难、脏、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