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大庆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庆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涵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社会层面要求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过程;其次,在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严峻形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应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外部压力和国人缺少信仰的内部挑战;最后,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做出个人理解,认为其培养路径可以从多点理性少点情绪、多点道德少点功利、多点过程少点结果三个方面来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使命与条件下融入新的含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富有新意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生命个体之间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不仅指人的社会层面,也涵盖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品质不仅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个体更加完善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时代背景出发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产物,并回应了现实社会的需要;二是以辩证思维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立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但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不是泾渭分明的,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了各自的边界,但在价值上三者仍是相互支撑的,割裂地阐释三者是完全错误的;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因此,可以从正式制度和社会性机制的互补关系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对中国传统诚信价值观的继承。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诚信"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也是社会交往和国家治理的价值规范,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同样也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任何一个层面缺失诚信,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而也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规范。传统诚信文化的丰厚资源,也为倡导国家诚信、社会诚信以及个人诚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贯穿社会系统的血脉,表现于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中国的复兴意味着建设文明国家,构筑新型社会秩序,培育新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回答了建设怎样的新文明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套价值体系;同时,这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思想和本质内核,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它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高等院校是我国进行国民教育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和有效平台,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培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6,(2)
正一个善治良序的社会需要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治理的有机统一与协调配合,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个人治理形成治理体系的三个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理念,应贯穿、融合于治理体系的不同层次,规范、维护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可依靠绩效路径落实;作为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可通过保障路径落实;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可依靠激励路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稳、民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确有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个人层面是现阶段对个人道德素质要求的凝练,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针对儒家思想在个人层面的渗透进行探析,体味儒家文化中丰富优秀的思想资源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
校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民族院校校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笔者从以下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文明"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社会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平等"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个人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爱国"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廉政思想为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新时代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马克思廉政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属性层面有内在统一性:作为政治伦理文化,从传统意义的价值属性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作为社会道德文化,从受众主体的覆盖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作为价值尺度文化,从衡量社会有机体的评判标准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马克思廉政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主体层面有内在统一性:国家层面的内在逻辑性、社会层面的外在关联性、个体层面的稳定性与普遍性。明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正与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法治思维作为一种底线思维具有正义秉性,承载着公平正义的理念,用法治思维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尤为必要。法治思维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法治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有效展开的基础;法治思维可唤起价值观在新时期的核心诉求,是为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的思维模式,可增进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将社会责任推广到一切形式的组织,鼓励组织在遵守法律法规之外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准则等三个层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与社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是二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和社会价值取向层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要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本文主要对公民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公民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培育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对公民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融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应对法律价值缺失的时代背景、适配行政法治的转型、促进行政处罚本土化等时代价值。在实践中,友善互助、敬业诚信、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念已较多地体现在行政处罚的执法与司法过程;而从理论分析层面来看,行政处罚法律制度融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划部署、法律运行阶段、不同规范条款间存在不同类型,以新《行政处罚法》的出台为代表,行政处罚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都加以强调,突出体现在行政处罚定义、处罚创设权、简易程序、听证程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写照和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的全景式、多维度、综合性的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新要求和新使命。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高校国防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辨析高校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入手,找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并对如何在国防教育中更好地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