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方病"     
桃源 《瞭望》2004,(51)
有道是,"医家难医自家病"。这不,"处方病"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中流行已久,为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2.
在党员民主生活会上,常听到有同志称自己是个一般干部,无官无权,想腐败也没有条件的说法.言者目的也许表明自身不存在腐败行为,但说法不妥,因为腐败是"想"也"想"不得的.对于任何一名党员来说,即使没有腐败行为,但如果滋生了"想"腐败的心态,也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异化"的原因及其整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异化"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探究了现象的原因,论证了领导干部选择职务消费"异化"行为是一个对其行为的成本-收益的分析、比较的过程,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异化"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预期的"异化"行为所带来的理性约束成本过小.本文从界定产权角度提出了整治路径--实现职务消费的薪酬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Mall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业态,具有多业态、多功能、多形式特征,它是一个以购物为切入点,集"吃、住、行、游、购、娱、健"为一体的消费中心.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调.政府行为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Mall发展的规范性和健康度.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对其行为进行合理的"取"与"舍",从而充分发挥政府"适当"行为的推动效应,避免其"失当"行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政府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离"制度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和状态,仅仅研究法理上的政府很难客观解释和评价这些现象。政府过程的研究视角可以对政府作动态的考察,在理论上提出"偏离"假设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现实中政府的行为,从而有机的连接了政府学说的理论与实践。政府行为中的"偏离"不完全是一种应该否定的现象,某些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的差别也许正是制度创新的起点,在这个意义上,实践与规定是一个双向激励的过程,它们在动态平衡中保持着我们政治体系的活力,激发着政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两例"教委指定行为"案例的透视,分析了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实质及 危害,提出应当按照"建设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原则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8.
有报道说,某地规定:将投标人的行贿行为记录下来,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招标活动中,招标单位可以向有关机关查询贿赂行为记录档案,投标人在投标之日前3年内不得有贿赂行为记录的条件。 "行贿记录"如同"黑名单",投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上下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了一个严厉打击赌博活动的专项政治高潮。对此,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但在禁赌的过程中,各地似乎只注重打击"大赌"、"豪赌"行为,而对普遍存在的"小赌"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漏、一种疏忽、一种遗憾。 赌博,是一种严重败坏社会风  相似文献   

10.
徐才 《理论探讨》2007,(4):41-45
老子的"无为"是"大道无形"之为。但我们仍可在那些人们早已习焉不察的平平作为之中捕捉到它的基本原型,并循此理顺出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体论的寓意:在个体人格意义上,它是以"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本体论蕴涵,赋予个体"无欲、无名、无功、无己"的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在统治意义上,是以"三十辐而共一毂"的哲学寓意,赋予统治者"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模式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期待。其所蕴涵和揭示的行为真相和价值真相,有助于我们共产党人对自身作为做深层的价值审视;能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人格模式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无尽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企业创新的合作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增加社会整体福利,但由于交易成本、信息及企业行为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创新合作往往不尽人意,实践证明,由企业的地域相近性形成的"创新域"是一条可行的改善途径。本文将创新、空间因素与企业行为三者结合起来,通过对"创新域"内企业创新合作行为的分析,试图从企业行为的角度来解释创新的空间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民工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渠道还不通畅,因此在沿海经济发达、打工者较多的地方,一些"老乡会"、"联谊会"、"战友会"等逐渐演变为农民工维权组织,并出现很多"另类维权"行为。如何对这类组织及行为进行规范,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暴发后,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戴口罩"的行为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家庭内部争论直至社会争论引起广泛讨论。青年群体的"丧"呈现出一种强烈而真正的个体行动力,进而整合成一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老年群体的"养生"一方面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认命",让年轻一代难以认同的偏执甚至麻木和行为上的不作为。二者都是个体基于自身生活处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闪婚"与"啃老"——"80后"理性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闪婚与啃老是80后出现的"悖论"现象.闪婚体现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而啃老体现的是个体对于家庭关系的依赖性.本文指出,80后的"悖论"行为表面看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其赖以发生的文化逻辑在于中国家庭关系中的义务性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过冷河"是指在公务员离职后的法定期限内,限制其从事特定职业或发生特定行为,以达到遏制"期权腐败"的法制设定.香港的"过冷河"条款,从规制期限、规管内容、权利救济等五个层面着重评析了香港遏制"期权腐败"的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是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在历史文化中的生动体现.市场经济的运转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经济人"的行为需要文化环境和制度关系的支撑.本文以温州的历史文化与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经济人"的行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蒋玉林 《理论探讨》2005,46(3):67-70
我们曾经说过,加入WTO不仅是一个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观念形态与行为方式,尤其是支配行为的思维理念.同样,当执政能力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的时候,"官"念恐怕就成为压力最大、包袱最重、影响最深的东西.在中国,"官"念往往构筑"等级"、造就"专制"、追逐"权力"、崇拜"人治"和拥戴"暗箱",由此造成人格歧视,缺乏民主,看重权力而弱化权利,践踏法律和规则,阻碍"阳光行政".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下工夫淡化"官"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大众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技工学校教学改革是一个势在必行的系统工程,要想真正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模块再到课堂教学,逐步、系统地进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是技工学校走进现代化发展轨道的必然选择."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在内容上要打破学科的知识本位,立足新技术、新工艺、新人才发展需求,建立学习领域,形成学习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在教师职业及教学行为上,要重新定位教师行为角色,教师成为真正的学习引导者.在学的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职业工作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19.
一些媒体从正式渠道不能获取满意的信息,便从机关工作人员身上打主意。披露新闻信息从"公对公"变成了"私对公"。政府应尽快出台有关管理规定,规范公职人员处理内部信息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腐败者常常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腐败,"无意"之中身陷腐败,不仅自身后悔也令其他人惋惜.我们且将其称之为"无知"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