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发挥实际作用、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检验政策方案完善程度的实际手段.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曾下了如此论断: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执行.由此可见,政策执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进程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无良好的农村政策执行体系,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骞芳芳 《学理论》2012,(20):55-56
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了六年,但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还是不到位,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以陕西省贫困地区的北屋村为例,通过村民满意度调查,主要由于执行主体即村干部、执行客体即当地农民素质、执行环境等因素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了制约。针对性治理对策有:加大新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素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海燕 《理论探讨》2004,1(4):87-90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和落实的保证。政策执行的结果既是检验政策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又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策的分配功能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的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各种改革政策纷纷出台,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忠实执行中央政策,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政策出台多,利益调整力度大,政策在执行中更容易出现变形、走样,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因此,加强政策执行研究,对于提高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保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政策执行者、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这些因素不仅影响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可能导致政府权威流失,危及政策的合法性和政权的巩固。本文着重从影响我国现阶段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而探讨提高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塑造政策执行的能动主体,营造政策执行的有效环境,构建政策执行的制度结构,突破政策执行中无效路径的依赖,以期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程镝  郭然 《理论探讨》2023,(1):70-77
切实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是调节经济逆周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不到位、宣传培训途径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对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要求。基于TOE框架和实证调研结果,对H省十三市(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分析框架,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减税降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因素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有效与政策执行偏差的前因条件组态,并利用组态分析结果归纳得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具体路径。研究认为,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取得执行有效结果的最佳路径,是健全强化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与优化政务服务和执行工作并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讨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破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梗阻现象,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维护政策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政策目标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研究多关注政府内部层级间的互动以及基层政策执行者作用的发挥,鲜有研究聚焦于政府与社会之间互动以及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在借鉴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以及高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政策执行过程,构建包含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者、受影响者和外部环境等五项因素在内的政策执行理论分析框架,并以L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案例对此分析框架的解释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偏差的出现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与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者、受影响者和外部环境等五项因素作用的发挥存在密切关联。具体来说,包括:决策机构刚性考核方式给执行机构带来的压力、政策执行机构与政策执行者的分离以及政策执行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政策执行部门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关于利益问题的调适互动、政策本身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效果产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走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持续不断地作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五指山市政府扶贫政策的执行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双层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扶贫政策执行力,是五指山市早日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梗阻,本文分析了梗阻的具体表现及导致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机制、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环境等。目前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偏离政策宗旨的行为,利益错位和政策执行力要素缺失是影响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架构和开通各种路径以实现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兴国、高校扩招、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学城建设风起云涌,越建越多.越建越大。目前,全国共有大学城50多个。在这股建设热潮中,确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涉及公共政策的问题:地方政府建设大学城决策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盲目性、土地政策的不明晰性、政策执行失真等。 本文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对大学城建设的政策决策、建设中土地等政策执行失真的问题进行探析。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大学城建设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就应该:提高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依法行政;建立地方政府官员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迟一步增强政策的明晰性、协调性;进行必要的政策整合;制定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土地监管体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西方政策科学家提出了许多政策执行的模型,对我们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方案本身,政策资源、政策执行者、目标群体等,相应于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宁波市审批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削减审批事项和规范政府行为的审批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审改)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变量影响审改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失败,这些变量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宁波市审改的政策过程分析,运用执行结构转换理论,对宁波市审改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了解释.认为审改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在审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改革决策团体和执行团体之间是权力互动的.执行结构转换和权力互动过程是影响审改政策执行成败的因素.在宁波市审改的案例中,削减审批事项的执行结构从"有限分权"模式开始,逐渐向"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模式转换;在规范政府行为时,政策执行结构又从"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模式开始,逐渐向新的"有限分权"模式转换.在不同的执行结构模式下,审改决策团体和执行团体运用各自的权力资源讨价还价、策略互动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审改政策的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曹琦  严则金 《公共管理学报》2024,(2):141-152+175-176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与体制基石。诸多医改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势能,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产生偏差,政策执行结果与初衷偏离甚至相悖。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机制解释力不足。本文从高势能政策的本质入手,提出秩序维度的思考,认为高势能政策普遍旨在重构秩序,而政策执行偏差就来自于“自发秩序”向“自觉秩序”转化过程中的秩序困境。本文首先从类型学意义上,界定政策执行偏差包括“逆执行”、“形式执行”和“弱执行”三种主要类型,相应选择公立医院规模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三项代表性政策进行分析,并与“有效执行”的三项政策案例进行比较,提炼高势能政策执行偏差秩序视角的理论解释。认为高势能政策有效执行需要共享价值、结构功能与激励契约三项秩序要素的适配和共生,否则自觉秩序就不会生长,政策执行就会产生偏差。高势能政策不能只满足于制定环节的价值理性,还要关注执行环节中关键秩序要素能否统合支撑秩序范式转化。  相似文献   

14.
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其间关系到三个主要的变量:政策决策者、执行者和目标群体。按照洛伊的分类,政策可以分为构成性政策、分配性政策、规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不同类型的政策中,三方变量的关系和行动各不相同,表现出复杂的特徵。总体来看,政策三方之间是在中央最高权威下相互之间有效妥协的结果。然而,妥协可以分为积极妥协和消极妥协,消极妥协是政策实施效力减损的重要原因,消极妥协导致严重的政策执行亏空。  相似文献   

15.
社区警务战略的出现推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它们以诸多国家机关为中心形成了网络化的结构。政策执行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国家权威机关,它们掌控着关键性的资源。国家权威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政策执行的关键变量,但当前我国社区警务政策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沟通不顺畅以及受到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执行模式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当代中国政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过程是政府过程的核心环节,它主要包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国的政策过程的实际运行,阐明政策过程中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的一体性和互动性,同时探讨中国政策过程制度化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字政府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为矫正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执行偏差以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结合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逻辑,以浙、湘、黔、云4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执行状况分析。研究发现:逐级研制模式下理想政策缺失是政策执行靶向偏差的关键伏笔;府际博弈下执行主体的趋利选择是政策落实偏差的根本诱因;市场主体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与业务服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政策供需偏差的主要表现;社会场域支撑薄弱是政策执行未及偏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从政策防偏、执行纠偏、服务治偏、环境消偏四个方面提出省域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意见。  相似文献   

18.
张宇 《理论探讨》2006,(5):146-148
在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而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偏差往往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从政策执行者的心理层面分析,认知缺陷、利益冲突、思维定式、沟通不畅等是产生执行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建立积极向上的执行组织文化、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知和认同、增进政策执行者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强化政策执行者的激励机制等是防治这一偏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农民的增收减负问题,一直是公共政策的重点.很多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在制定之初是科学、合理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与预期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出台的农民增收相关政策可分为三类:一是加强政府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二是拓宽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农民增收相关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执行环境不完善,政策的延续性欠缺;信息传递不通畅,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低,政策执行缺少监督机制;农民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的程度不够.促进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有效执行,要努力做到严把政策制定关,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完善政策执行的评价机制,加强对政策有效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乡村生态振兴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实现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需要和关键所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政策规避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而且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策规避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相关政策设计缺陷、执行主体执行偏差以及目标群体动力缺失。矫正政策规避问题,完善相关政策设计是基础条件,提高执行主体能力是关键所在,增强目标群体动力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