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但究其要义,又是十分精辟的。一是防御性,二是积极性,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则是它的本质。防御性是指这一战略思想是指导防御性战争及战争准备的战略思想;积极性是指这种战防御性战争或战争准备,其目的是非常坚决的,它要求采取一切最有效  相似文献   

2.
丘岳  穆重怀 《侨园》2015,(Z1):16-19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命运,重塑了东北亚的地缘态势。同时也撬动了地球,打破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格局,重新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为十年后的日俄战争、20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下了伏笔。甲午战争,虽是中日博弈,但在它们身后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列强积极活动的身影。它们把中日两国作为自己的棋子,努力使自己在东北亚的利益最大化。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文化的视角对英美两国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国家战略、应对策略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月以来 ,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备紧锣密鼓 ,为了寻求对伊战争的国际支持和合法性依据 ,美国曾经进行一连串的外交努力 ,争取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不过 ,美国已经表示 ,即使得不到联合国授权 ,他也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果然 ,海湾地区又一次战争终于在 3月 2 0日打响了。这场战争成为全球目光的聚焦点。对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的后果 ,全球观察家纷纷发表评论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也试对这次战争的深层原因和战争的性质及其后果问题作一个分析。一、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深层原因虽然国际社会曾经为避免新的海湾战…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Z2)
<正>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自豪地说,过去西方列强在中国沿海架上几门大炮,派2万人的八国联军就能长驱直入中国首都的历史从此结束了。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人无尊严可言。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军队屡战屡败的屈辱史,终被抗美援朝改写。  相似文献   

5.
一八七○年九月,当普法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德国方面战争已失去纯粹防御性质而变为反对法国人民的战争的时候,马克思在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中曾经告诚法国的无产阶级:“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权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兰西内战》第27页)。可是,到了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当巴黎工人被迫进行决战,起义已成为事实的时候,马克思却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迎接无产阶级革命,热情歌颂法国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和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这场革命的后态度的变化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场革命本来是不应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把中华民族推向山河破碎、人民受难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地起来反抗,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全中国每个阶级、每个政党、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重大抉择。这其中也包括了作为国民党民主派和其它爱国民主人士的民革前辈们。他们中既有宋庆龄、何香凝等一贯坚持孙中山三大政  相似文献   

7.
反恐怖战—— 史无前例的新型战争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的反恐怖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战役或冲突,而是有别于二次大战以来历次战争的一场新型战争。美国有人称之为“灰色战争”、“非常规战争”,英国有人称之为“第四代战争”,日本有人称之为21世纪的“非对称性战争”。用词不同但描述这场战争的着眼点相同,即从战略高度、尤其是以国家安全战略的全局观来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8.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包括日本在内的49个国家签订了一份“对日和平条约”,史称《旧金山和约》。该条约旨在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战后地位问题与厘清战争责任所衍生的国际法律问题,但实际上却是美国为了扶持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对抗苏联,确立亚洲“冷战”格局而策划的单方面媾和条约。  相似文献   

9.
腥风血雨的波黑内战已持续了18个月,至今已使2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负伤、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堪称二次大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波黑内战一开始,欧共体和联合国就出面调停。国际调解人卡林顿、万斯、欧文和斯托尔滕贝格为解决波黑冲突进行了频繁的穿梭外交。他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和平计划。但一个也没有被冲突3方接受。在国际社会斡旋下,冲突3方至少已30多次签署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今年六月发动的侵略黎巴嫩战争,赤裸裸地暴露了它的扩张战略意图,也暴露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深刻地教育了阿拉伯和世界各国人民。 以色列——蓄谋已久 惨绝人寰 从六月四日开始,以色列对黎巴嫩不宣而战。这是以色列从一九四八年以来进行的第五次反阿拉伯战争,也是为时最长,无辜平民惨遭杀害最多的一次战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迈进了21世纪,和平与 发展仍是当今世界时代的 主题。但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在不断爆发。未来战争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作战样式?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美军正充分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积极酝酿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全隐精确战”。所谓“全隐精确战”,主要是指充分利用隐形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战中隐形于敌,在己方不被对方发现的情况下,对对方进行精确打击。可以预料,未来战争中,“全隐精确战”将是美军的主要作战样式,从而引发一场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12.
平定拜叛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场重大的军事行动,对晚明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胜利告终,但是也暴露出明朝的边政弊端。这场叛乱发生的原因与明代的传统统治方式、明代后期消极防御蒙古的政策以及拜个人实力的强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三方面出发,分析拜叛乱的原因及明代政策的失当对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丘岳  穆重怀 《侨园》2014,(12):8-10
日本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者,在物质上它获得了鸦片战争后列强从未得到过的巨大利益,战争赔款和赎辽费就达到了2.3亿两白银,再加上掠夺的价值一亿多两自银的财物,总计三亿多万两的库平白银为日本的现代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精神上日本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学生打败了老师,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亚洲秩序被重写了。与中国文化同宗同源的日本为何能够在明治维新后的短短几十年打败中国,其中原因,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9)
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基于对所处时代的不同认识及对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不同理解,在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理论分歧。考茨基在《疑问的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中,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的分析,回应并批判伯恩施坦的改良社会主义观。探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1930年7月2日至8月10日,张学良在渤海岸边的葫芦岛避暑长达40天,通过保存下来的档案资料可以看出,张学良此次名为"避暑",实则"避战",避免中原大战各方代表之拉拢。张学良在这些看似"休闲"的日子里,始终关注中原大战局势发展,并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1930年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后,张学良于当年3月发表通电,主张和平救国。由于张学良所部东北军三十余万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军事力量,张学良  相似文献   

16.
陆路 《侨园》2006,(6):30-31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为金钱所驱使,被某一个国家所雇佣,投身到战场中,这就是雇佣军。至于为意识形态或宗教信仰所战,为寻求刺激所战的,则是其中的少数。名扬世界的法国“外籍军团”1863年4月30日,法国的一支由65人组成的“外籍军团”护送一批军用物资行进在墨西哥卡玫农地区,遭遇了一支2000多人的墨西哥军队的袭击。面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法国的“外籍军团”坚持阻击了一整天,只剩下了5人时,仍顽强战斗。墨西哥军队被对方的战斗精神感动,让这5名士兵带着车队离开了包围圈,还为战死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立碑以表敬意。卡玫农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我国犯罪学界,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但对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在分析犯罪原因的问题上,旣存在着许多一致的认识,也还存在着许多分歧和不同观点。总之,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合乎逻辑的论证与研究还很不够。我们的研究成果距离党中央提出的“综合治理”要求还有极大的距离。每个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求知》2020,(6):32-34
正120年前的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华大地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深重危机。正是因为中国人民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斗争反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但由于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和国家实力的贫弱衰微,一年后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今年又是一个农历庚子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今天的中国更是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地走向复兴。放眼天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集中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2014年甲午战争研究的焦点很多,对钓鱼岛问题、国际关系和舆论认知这三方面内容的回顾梳理,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分歧的认识,有利于廓清历史是非,也有利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继锋 《学理论》2009,(20):45-47
抗日战争胜利后,久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希望和平建国。从民心向背、国民党的困境、共产党的行动、国际力量等四个方面来看,和平建国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对所建立的国家的性质的根本分歧,国共两党的长期恩怨和力量对比,以及美国的积极介入来看,和平又是那么的脆弱以至于战争一触即发。而这场战争,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又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