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敏 《瞭望》1995,(25)
三峡四川库区:建设新的家园金敏三峡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库区移民的重头戏在四川。不久前,记者从重庆出发,过程增、穿巫峡,走遍了三峡四川库区10多个县市,亲眼目睹了库区人民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发展经济,建设新家园的动人场景。八年试点,探索开...  相似文献   

2.
五年前,重庆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中央交给重庆“四件大事”:按期完成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五年后,重庆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中国西部  相似文献   

3.
中南海心系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本刊记者金敏重庆日报记者蒋蓓蓓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按计划顺利实施,令人激动的大江截流即将开始。作为三峡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库区百万移民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多次到三峡库区考察,对...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2,(3)
这组图表从防洪、发电、航运、移民和工程量几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荆江险段,可保百年一遇洪水无虞,受益耕地800万亩以上,人口500万。 三峡工程发电后,对缓解华中乃至华东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效果明显,每年可替代原煤5000万吨;可改善川江航道650公里,万吨轮可直通重庆;开发性移民措施的实施,使移民问题可以妥善解决;从工程量上看,也并非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而且三峡工程论证准备充分,做了大量科学细致的工作,从这些图表上也可看出广大科技人员为三峡工程倾注的心血。  相似文献   

5.
关注移民     
程青 《瞭望》1997,(12)
长江三峡工程是1992年4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项审议批准的我国迄今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三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直接关怀三峡工程的建设。 大江截流在即,三峡库区一期水位线以下的地区将被淹没。三峡工程最牵动人心的是百万移民。历时十多年,搬迁百万多,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离开祖祖辈辈的栖息地,后靠的又是土地贫瘠的高山陡坡,移民往哪里搬?他们将来的生存条件怎样?难处确实很大。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这句话的背后,又是有着许多沉甸甸、说不尽的内容的。 最初站在三峡移民第一线的是四川和湖北两个省份。而当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重庆直辖市及其所辖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成了移民任务最重的区域。重庆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三峡工程建设并统一规划、妥善安置好库区移民。 有一个将自己工作和命运与库区人民联系在一起的人,在1996年12月23日到重庆市出任副市长,他就是原四川省分管移民工作的副省长甘宇平。从副省长到副市长,甘宇平做的还是移民工作。他说三峡库区他走过70多趟。他说移民的命运牵动着他的心弦。  相似文献   

6.
三峡文物大抢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刘刚 《瞭望》2000,(46)
重庆云阳张飞庙。著名长江洪 水题刻处。一方青岩之上十 个红色大字夺人眼目:“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 聂世江,云阳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面对记者激动了:“1870年,特大洪水涨至150米,把张飞庙正殿以下建筑全部冲毁,后来重建就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而现在要在不到3年时间里,就完成整个张飞庙的搬迁,时间太紧迫了!” 江水无情。按照三峡工程分期蓄水计划,2003年6月,三峡工程电厂首批机组蓄水发电,大坝坝前水位将涨至135米,水库淹没区将扩展到重庆境内的涪陵,有13县、区或全部或部分淹没于水线之下。而在1…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百万 移民更为引人注目。这道被 称为水利史上的“世界级难题”,在科学规划和严密实施中,正在被破解。 根据移民规划,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时,重庆库区规划迁建安置人口总数达103万人,是整个三峡库区移民任务的85%。 1999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库区12万无法就地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向重庆、湖北两省市的非库区和11个省市安置。这项大规模的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并进展顺利。 库区移民外迁将给移民未来生活和库区生态建设带来积极影响 三峡百万大移民被称作“世界级难题”,移民数量之…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46)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的负责的精神,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确保三峡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考验  相似文献   

9.
王军 《瞭望》1995,(15)
三峡库区文物探明“家底” 抢救性发掘与保护拉开序幕本刊记者王军雕刻于元末的重庆弹子石大佛,三峡工程竣工后,石像下半部将被淹没.1997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大坝坝前水位达到90米,屈原故乡─—湖北境内的归等一些城镇将首先被淹没;200...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经常性地遇到各种危机。对于重庆这个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而直辖的老工业城市来说,工业隐患和库区水域污染是这个年轻的直辖市所面临的最大危机。重庆是重要的天然气和精细化工基地,主城区共有69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带来新的灾难。强化重庆市工业危机管理、降低工业隐患需要构建“三观念”、“三制度”、“一防范”、“一政策”的交叉式网络管理体系,将工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经不允许三峡水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解决三峡库区水域污染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并非有了三峡工程,长江就万事大吉三峡工程是具有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长江中游各地区防洪能力将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荆江地区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而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与  相似文献   

12.
国庆节七天长假刚过,地处 三峡工程淹没区的云阳张 飞庙闭门谢客,正式开始整体搬迁。以此为契机,三峡库区地面文物的抢救进入了更为紧迫的倒计时。据了解,三峡工程牵涉到22个县、市、区的120多万移民,将淹没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等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淹没面积达到632平方公里。抢救库区水面淹没和移民迁建范围内存在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形象。记者近日在库区各地采访时看到,来自全国近70家文物考古单位的强将精兵正汇集于此,以倒计时的紧迫感,在峡江两岸掀起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文物保卫战”。 张飞庙西移32公里 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川平告诉记者,重庆已完成110多处地面文物的资料留取、38处文物点的原地保护和66处文物点的搬迁保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是这次人大、政协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是一个酝酿已久的工程,从提出设想到勘察、研究、规划、试验、论证……,经历了七十年的时间。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国务院将它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审议情况显出,大多数代表和委员认为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赞成将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成功实现 大江截流,到今天已三年出头。这一被称为 “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跨世纪特大型工 程,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进展到了 哪个阶段?它的质量有保障吗?三峡工程究 竟要花多少钱?建成后它的电力会不会滞 销?它在什么时候能够发挥抗洪作用?三峡工程蓄水后会不会诱发地震?等等,都是国人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刊记者从三峡工程第一线发回的这一组专题报道,对上述问题作了比较详细地回答。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8,(22)
长江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伟的开发水能资源的规划之一。规模大,投资巨,难点也多,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影响自然也会极为深远。对这样一项宏伟工程的上或不上或缓上,持慎重的、科学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对长江三峡工程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已有50余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许多专家学者砥砺攻研,做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工作,逐步深化了对三峡工程的认识。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象三峡工程这样的重大决策,应该增加一些透明度,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 为此,我们访问了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和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水电工程专家陆佑楣。王淦昌同志曾为《论三峡工程的宏观决策》一书写过书评。这部书集中了三峡工程应不上或缓上的主要意见,陆佑楣同志参加了三峡工程科学论证的领导工作,对论证的进展情况知之甚稔。本刊发表的两篇专访,反映了众多专家的不同见解,关注三峡工程的各界人士从中可以窥见工程论证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三峡蓄水175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委16次会议精神和最新安排,三峡工程预计今年9月中旬将实施试验性蓄水,蓄水目标是最终水位175米,三峡工程由此将进入正常运行期。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现在已连续建设了16年,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此番蓄水,则是竣工前的一项重大事件。这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蓄水至最终水位及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意味着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将全面而充分地发挥出来。据介绍,届时,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起决定  相似文献   

17.
“反对”意见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记得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截流成功时,有位记者问工程负责人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家铮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和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的人贡献最大。”这话很有道理。持反对意见者从国力能否承受、移民如何安置、生态怎样保护、文物怎么保留等方面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当葛洲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水电部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报告,建议尽早决策。这时正值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这一年,中美两国相继签订科技合作协定、水电开发和有关的水资源利用议定书。中美两国准备再次在三峡工程建设上进行合作。但好事多磨,中美合作还没有正式开始,就险些夭折,甚至出现影响到三峡工程是否上马这样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潘倩昀  潘星宇 《学理论》2013,(15):59-61
自三峡工程建立以来,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三峡工程的成败中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三峡移民而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不言而喻。1993年来,三峡工程全面开展移民搬迁工作,迄今已经20年,共有上百万人远离故土。相关数据显示,约14万人迁到沿海或中部省市,其中广东省便接纳了来自三峡的移民1985户共7009人,这批移民全部来自重庆市巫山县。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融入的困难以及对故土的怀念,造就了三峡移民不可磨灭的乡土情怀,并且导致了近年来的移民返乡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91年的洪灾过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了;10月至11月间,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相继派团对长江防洪有关键作用的拟议中的三峡工程坝址及库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据悉,重新编制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通过,一俟国务院正式审批,即将提交全国人大讨论。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辟《话说三峡工程》的专栏,聘请或采访一些专家学者,向读者个绍这一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有关情况。本期发表的文章权作这一专栏的开场白。作者为湖北宜昌市政协副主席,高级建筑工程师,三峡工程移民专题论证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