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质法律推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质法律推理是相对于形式法律推理而言的,是在没有现成且明确无误的法律规范可资适用的情况下,以法律的目的和基本理念、普遍接受的公平价值观念、社会公共利益等法律之外的因素作为大前提而进行的法律推理。实质法律推理有助于克服形式法律推理的缺陷和弊端,有助于促进和实现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
沈宗灵先生曾提出:"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法律推理作为特定法律工作者推导和论证司法判决的证成过程和证成方法,已为司法实务部门广泛认可并成为维护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广义上的法律推理以狭义法律推理、事实推理以及判决推理为三种类型及阶段,承担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王菲菲 《学理论》2012,(14):142-144
形式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法律推理观事实上均有赖于一种一般科学模式下的法律推理观,即把法律视为支配所有案件结果的规则和逻辑。惯例主义下的法律推理观对比了法律命题和经验科学命题,提出了判断重要性的方法,从而建立起其自身的法律推理观。然而,其核心概念"惯例"并未有效地解决重要性判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图形推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类的智能而言,抽象推理和形象推理缺一不可,而图形推理是形象推理非常重要的形式。积极、深入地开展图形推理规律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进一步开发人类的智力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图形推理是以推理为主、其他思维方式为辅的综合性思维过程;图形推理的有效性既考虑图形在空间形式结构上的联系,又考虑图形与图形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图形推理的结论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图形推理培养的是发散型思维。图形推理可以分为必然型和或然型、确定型和不确定型、直指型和意谓型、平面型和立体型等多种不同的推理形式。图形推理具有重要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5.
判决的任务就是司法人员运用法律推理的方法,依照法律制度努力促进法律价值的实现,使法律的精神与文字协调一致,将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寻求一种正当性的证明。其核心主要是为行为规范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或妥当提供正当理由,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规则的正确含义及其有效性即是否正当的问题,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有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蕊 《学理论》2010,(21):64-65
社会发展日益迅猛、形式逐渐复杂,立法技术也随之不断提高,法律原则在法典中的数量和地位逐步上升,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越发显著。法律原则作为法律的要旨与目的的凝练,其主要机能在于顾及具体案件,使法律适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引进变迁中的伦理观念,指导法律解释和推理,补充法律漏洞,合理限定自由裁量权,使法律能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实践其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法律方法的范围上,学界存在不同的界定。传统的法律方法,即建立在萨维尼集成的解释理论基础上的法律方法,是狭义的法律方法。而要想明确法律解释的概念,必须先谈立法的概念,而立法又涉及"法是什么"这一问题,这又与哲学和政治学对接了,这方面,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先贤对后世的三大法学派影响甚大。在掌握了各学派的对法律解释的见解分歧之后,我们立足于萨维尼的学说分析,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立法者的原意,得出这个所谓的"目的"包含着多层次的含义的结论。最后,我们通过思考法律推理的过程,可以得出法律解释的存在意义,起到补强大前提,使得最后的推理结果尽可能合法、合情、合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利明 《行政论坛》2010,17(3):93-96
体现在冲突法中的正义价值包括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国际产品责任侵权法律适用领域的价值取向已从单纯追求冲突正义到目前司法实践中更注重实质正义的转变。传统的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原则存在固有缺陷,最密切联系原则又过于主观。在构建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规则时,连结点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产品责任案件中涉及到的连结点主要有:产品生产地、产品销售地、损害发生地、受害人的住所地和惯常居所地、被请求承担责任人的主营业地。分析各个连结点的法律性质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公约开放灵活的层级体系和先进的冲突法立法观念,我国的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规则可以将侵权地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同时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有利于原告原则,并排除被告不可预见法律的适用,从而实现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反事实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实验,补充了传统的因果推理,可以适应复杂系统对偶然性的关注。反事实推理以情景分析为工具,以合理性、相近性、理论性和真实性的标准,可以"重构"历史的多种可能性,进而探寻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也可以分析未来事件的多种可能性,进而对国际关系决策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但因为反事实推理本身的局限性,使用时应该谨慎细致,以免偏离科学研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陈聪 《理论探索》2015,(1):109-114
"紧急状态"是应急法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但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一词的含义并不明确和统一,易和戒严、战争状态、突发事件等相近概念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受法律规制的"紧急状态",应该是指一种法律状态,是具有规范意义的法律概念,如将紧急状态从文义上理解为紧急情势导致的危机状态,可能会导致国家紧急权力的不当使用。对法律条文中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应避免使用"紧急状态"一词,改用突发情况、危险状态、紧急情势等相近词语替代;要从根源上解决"紧急状态"含义混乱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2)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基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思想,提出了溯因推理。作为唯一一种提供新的概念的推理形式,皮尔斯把它作为与演绎和归纳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三大推理形式之一。但是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形式的扬弃,皮尔斯在由假说推理过渡到溯因推理的过程中,溯因从独立的推理形式转变成为科学方法论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肖顺武  张晓玲 《学理论》2010,(11):121-122
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型构了"在社会中理解法律,在法律中理解社会"的意象。"形式理性的法"与"实质理性的法"是韦伯有关法律最为原创性的思考。韦伯推崇形式理性的法,但对于素人裁判的解构性作用,韦伯并没有一味地否定而是展现出一种辩证的灵活。素人裁判对法律形式理性的影响是显著的。韦伯有关重视法律形式理性的思想对我国法治的深层建构具有规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波  张嘉明 《理论探讨》2015,(6):170-173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反事实推理作为一种思维实验,补充了传统的因果推理,可以适应复杂系统对偶然性的关注。反事实推理以情景分析为工具,以合理性、相近性、理论性和真实性的标准,可以"重构"历史的多种可能性,进而探寻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也可以分析未来事件的多种可能性,进而对国际关系决策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但因为反事实推理本身的局限性,使用时应该谨慎细致,以免偏离科学研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在法治推进的过程中,法律的数量日益增多,立法、司法活动就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形成法律歧视。法律歧视就实质而言是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除性的法律行为或制度安排。在形式上有政治性、政策性、行政性、技术性和文字性法律歧视之分,其中,政治制度安排、立法体制错位、实验性立法影响和精英者歧视意识是其产生的具体因由,而审慎法律预设,加强政策建议、完善救济程序,是当下反对法律歧视必须要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诊所武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法学院的新型法学教学方法,其模拟医学中的诊所教学模武,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实际参与到法律实践机构,直接以主体的身份贴近法律实践前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诊断以及代理诉讼.同时,诊所式法律教育更是体现出一种多位一体的全景式人才培养结构.但是,中国的法律教育,尤其普通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如何引进诊所式教育模式,其实践方法论值得一观.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不确定性"是指法律无法为法律纠纷提供一个正确答案.法律不确定性问题可以分解为法律渊源的不确定性、法律解释的不确定性和法律推理的不确定性.自从20世纪初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者提出法律不确定性后,法律不确定性问题便成为法律理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法律不确定性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心应当从立法转向司法.  相似文献   

17.
法律思维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时,依据法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具有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认定事实的证据性、使用法律的规则性和思维语言的专门性等特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在社会转型期的政府治理语境中体现为形式法治优于实质法治、程序优于实体、理性优于情感和契约优于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丁利明 《行政论坛》2012,19(3):55-60
2011年4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涉外产品责任的选法规则进行了特别立法,但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着:被侵权人单方选择法律及排除被告无法预见原则的作用范围狭窄、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的规定不完善、双重可诉规则及最密切联系原则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为完善我国现行的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建议在于:第一,在被侵权人单方选择法律的范围内增加产品取得地法;第二,扩大"排除被告无法预见的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第三,明确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的限制条件;第四,在损害赔偿问题上我国法律应坚持双重可诉原则,应规定在损害赔偿限额方面,作为准据法的外国法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相抵触的,不得适用;第五,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立法方式上,应当发挥最密切联系原则克服已有冲突规范机械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类别不确定下的特征推理是类别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归类不确定时特征推理定义、基本问题、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形成的职业道德,其形成主要来源于"情感场"和"职场"的体验,但是我国传统的法学专业教育主要集中在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学习上,在经验积累方面还比较欠缺。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法律职业道德人格养成,实现知识与品格的双重教育。加强和改进当前法学教育中职业道德缺失的措施如下:增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和情感体验环节;毕业考核中应将法律职业素养作为考核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