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和谐社会视角论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特征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与和谐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低、社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我们构建小康社会结构的现实选择.政府应在制度安排及政策导向方面全盘考虑,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为更多的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拓展通道.  相似文献   

3.
由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际和谐,因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必须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城市化政策和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者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收入分层序列中处于中等状态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它不是一个阶层,也不是某个阶层或某些阶层的代名词。不能把中等收入者与所谓的“中产阶级”混为一谈。中等收入者在某些社会阶层中可能相对集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今后我们要努力形成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物价敏感人群由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阶层扩展,影响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扩大。原本属于社会稳定器的中等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下降,不安全感加重。这一轮物价上涨,联合利华涨价、出租车费涨价、可乐涨价,很多快餐店、西餐店都跟着涨价,而这些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消费,现在顿时让城市小白领们压力陡然增加。  相似文献   

6.
政府对中等收入者的住房责任,锁定"帮助"后仍问号多多对于中等收入者是否也要纳入政府的住房保障范围,近年来各方意见不一。支持者认为中等收入阶层处于住房"夹心层",特别是在一些房价飞涨的大城市,政府必须介入;反对者则认为政府的财力和行政能力不足以解决中等收入者住房问题。按照通常的测算,我国的富裕阶层占人口的20%,中等收入阶层占人口的60%,低收入者占人口的20%,若保障性住房涵盖中等收入者,则意味着政府需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存在一个规模达8000万的中间阶层。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甲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在我国,"中产"首次得到了  相似文献   

8.
自十六大以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体思想已经提出,即人们熟知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其中前三者被简要地称为提低,扩中,调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提低和调高都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手段,但扩中则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手段  相似文献   

9.
方欣 《理论导刊》2004,(1):19-2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型,要构筑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新格局,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能用基尼系数或收入五等分法来确定。近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标准应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至4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是在发展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  相似文献   

10.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根本和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展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自我致富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严格税收调节,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东亚经验看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收入阶层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使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以大众阶层为主体的新发展时期,并带来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伴随产业升级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多元化,中等收入阶层在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和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回应我国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共享发展理念本质上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建设理念,是针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等社会事实提出的,注重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要牢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契机,探索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等收入为何反而阻碍转型《同舟共进》2012年第3期刊登笑蜀的文章指出,通常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转型陷阱,知识界对此已没有什么争议了。之所以称作转型陷阱,当然因为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积累的社会财富没有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即没有用于推动转型,反而给社会进步和转型造成巨大困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但是"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我国发展的威胁依然存在。自200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如何使我国成功跨越这一阶段,走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如何在这一阶段保证社会稳定,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这些就成为了当前形势下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拉美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失败经验教训谈起,从这些教训中探讨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从而总结出如何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使我国成功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阶层分化的速度明显放缓,开始呈现固化趋势。社会阶层结构固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阶段,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过渡阶段以及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位序的定型化。不合理的二元体制、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允许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是造成社会阶层趋固化的主要原因。打破阶层固化、建立公平合理的阶层流动机制,需要制衡权力、驾驭资本,化解阶层矛盾,顺畅各阶层表达意见的渠道,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底层阶层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杜雪 《学理论》2012,(11):56-58
在我国客观中产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普遍较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中产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与客观分层的不一致,往往会使社会上的"非对立关系"转变为"对立关系",产生非理性认识社会问题,弱化社会阶层意识,削弱社会凝聚力等消极社会影响。逐步消弭二者间差异,造就一个阶层认同意识清晰,阶层凝聚力强的中产阶层的主要路径包括: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改革就业体制,适时化解社会风险,提升中产阶层理性看待社会问题,增强中产阶层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很多国家在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就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的国家(地区)必须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地区)行列,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东亚先进经济体在这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当前,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及时总结东亚先进经济体的成功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强调"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政治学的视阈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将在优化社会结构、消除贫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政治文明、促进政治稳定与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2,(12):10-11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表明:首先,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以及城乡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其次,产业结构变动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收入差距会随着现代产业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而扩大;再次,收入差距也会随着劳动力在两大产业部门间的转移先扩大后缩小,即呈现出倒U形变动趋势;最后,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以避免收入差距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