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2.
读者建议     
《瞭望》编辑部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年过70岁的老读者,对于《瞭望》,我有比较深的感情。以前,是在单位阅读《瞭望》的文章,退休后,我的收入不多,但是,我仍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瞭望》海外版在香港出版发行五周年,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向《瞭望》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瞭望》海外版的同志请我说几句话,我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短文。 我希望《瞭望》海外版今后能继续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及海外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4,(43)
(一) 自从《瞭望》创刊以来,我这个农村基层干部,一直是贵刊的积极订户和热心读者。每期《瞭望》一到,我都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阅读一遍。特别是中央领导的指示,瞭望论坛,不止一次地反复学习,从中领会精神实质,了解中央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因为《瞭望》周刊刊登的很多文章,是报纸和其他杂志所没有的,所以,每期《瞭望》我都保存得好好的,一有空,就翻一翻,从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5.
张宣美 《瞭望》2021,(5):63-63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单位订有《瞭望》。如其刊名本身,《瞭望》更加凸显“站得高看得远”的特色,与其他报纸杂志相比,其视角更广、更具前瞻性。《瞭望》紧贴时政,内容多元,结合了民生热点,使文章更具穿透力和可读性有些涉及工作部分的政策解析,帮助我更深一层解析工作,并指导到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我在《瞭望》里都能找到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5,(44)
《瞭望》周刊以其品位高、视角广、触角深、立意新、文风实而倍受读者称道.我过去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时,就与《瞭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到地方工作后,尽管事务繁忙,仍坚持每期不辍地阅读《瞭望》.我觉得《瞭望》的可读性强,文章引人入胜,办得很有特色:一是时代感强.象“瞭望论坛”、“专题报道”、“特稿”等专栏文章,全局在握,引导潮流,时代气息非常浓厚,给人以理论指导和新的启迪.二是紧扣现实.《瞭望》围绕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社会关  相似文献   

7.
创新与变化     
李明 《瞭望》2005,(27)
作为《瞭望》的忠实读者,看《瞭望》成了我莫大的享受。每期杂志收到,必先睹为快。因为对《瞭望》情有独钟,也就爱之越深,期望越高。过去多多少少感觉《瞭望》在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基层方面有些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呆板了些,影响了可读性。令人欣喜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  相似文献   

8.
瞭望周刊编辑同志:我是《瞭望》的一位忠实读者,从脱下军装回到家乡穿上地税局的工作服起,我就坚持年年订阅。十多年来,《瞭望》吸引我的原因主要有六点:一是重文轻名。刊登的文章既有名编辑名记者的精品,也有基层作者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1,(9)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作为《瞭望》的一名热诚读者,我想提些希望与建议。 《瞭望》杂志在每一期上都要刊登一篇“《瞭望》寄语”,专门发表编者的话。在这里,编者向读者概括介绍本期的主要内容,表达编者  相似文献   

10.
一起成长     
《瞭望》周刊编辑部: 我是一名山东的读者。在我的案头总摆着一份自己心爱的《瞭望》, 我结识贵刊已经有很多年了。可以说,贵刊成了我的“座上客”,是我一位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同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别山深处固始县地税局的一名干部和《瞭望》多年的忠实读者,它伴随着我从青年步入中年,已经成为我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食粮和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我认为《瞭望》应呈现出更多的新变化,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读者阅读率。  相似文献   

12.
翻开2006年最后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感谢读者》一文令人眼前一亮,也使我对这本刊物有了更深的了解。的确,在读者的眼中,2006年对《瞭望》新闻周刊来说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3.
收到新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40期),一看是农村改革30年的特刊,十分高兴。我是一名老"知青",这一期的《瞭望》勾起了我的思绪,让我回想到了30年前插队时的情景。正如《瞭望》所言,我国农村改革30年,真正是"造福人民的创举",中国人民冲破了旧体制的桎梏、打破了许多禁忌、改革了自我、影响了世界。30  相似文献   

14.
目录·反馈     
《瞭望》2005,(32)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瞭望新闻周刊》我收到必读,常常感到欣喜、欢畅。贵刊从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等多层次多方位报道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前瞻性、指导性很强很好的文章,我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5.
瞭望新闻周刊:你们好!我是一个初识《瞭望新闻周刊》的大学生,昨天我在校阅览室里第一次阅读贵刊,贵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提笔给贵刊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6.
牛仁亮 《瞭望》2021,(11):70-71
我在《瞭望》上先后发表了《同向预期: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吸引外资要有新思路》《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高质量高效益阶段》等文章,记载了作为改革参与者的思想印记,也和《瞭望》其他报道一起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反馈     
你们好! 我是湖南省岳阳市外汇管理局的一名干部,2006年订阅了《瞭望新闻周刊》杂志。贵刊是我平时经常翻阅的期刊,其内容很丰富,时效性也很强,有大刊风范。1月11日, 我阅读了贵刊“瞭望论坛”栏目《‘十一五’开局关键在落实》一文。这篇文章作为新年的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32)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一段时间,新华社有关编辑部和瞭望周刊社接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读者的电话,询问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是否办有“北京新华视点广告有限公司”?瞭望周刊社是否办有《瞭望中国》《权益瞭望》《市场瞭望》等刊物?新华社有关负责人郑重提醒社会各界:新华社从未以“新华视点”名义注册任何公司。《瞭望中国》《权益瞭望》《市场瞭望》等刊物及其相关人员,均与瞭望周刊社无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19.
北京 《瞭望》2012,(33):4-4
从记事起,我就经常能在客厅茶几上见到爷爷订阅的《瞭望》杂志,上大学后,爷爷开始鼓励我看一些里面的文章。我觉得《瞭望》的文章偏重于政策解读和当前的热点新闻,视角独特,聚焦民生,追踪热点,透析政策。题材比较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读后对我的启发颇多。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美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这五年来一直靠《瞭望》获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准确感觉.今天看到贵刊95年44期上有一篇题为《瞭望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的文章,不由地提起笔来要对你们的认真、尽职的工作表示感谢.如果要说“瞭望”在我心目中的位置,那么我说它是我读到的中国出版的所有刊物杂志中我最爱读的.我在美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多年来一直想从中国的经济学刊物或大学学报上读一些反映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文章,但不幸的是国内的学术刊物很少有值得我们去细读的文章,而《瞭望》周刊上几乎每期都有值得让我细读的东西,如两年以前(93年)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新闻分析,这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